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现已被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不仅给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蓟州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在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产业方面的应用,本文通过考察蓟州全域旅游示范区"互联网+旅游"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文章深度剖析了全域旅游的内涵,通过调研铜陵市义安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践,发现创建过程中存在规划的核心目标不明晰、创建内容重项目轻基础等问题,提出在规划上求定位、在配套上求质量、在产品上求创意、在联动上求突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湘西州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湘西迈入了"全域旅游时代"。湘西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在肯定全域旅游对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在发展全域旅游中湘西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实施高端业态引领、完善乡村旅游治理模式等方面推动湘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全域旅游的全新理念,结合南宁市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介绍了该市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时的管理经验,进而详细论述了全域旅游的建设路径:创新的管理机制、产品体系、市场营销、产业融合、服务体系,以此来促进社会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6年我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布,"全域旅游"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旅游发展规划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这对中国旅游行业的进步有着深远影响。与全域旅游相关的理论机制愈发健全,在实践研究上更是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推动着我国旅游产业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本文研究通过利用CiteSpaceV软件,深入对有关全域旅游方面的学术研究团队、研究基础、研究进程、研究热点演变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中,各示范区要找准自己的发力点和主攻方向,紧抓龙头旅游产品,打造核心品牌;围绕旅游核心,搞好配套服务,促进区域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拓宽旅游投入渠道,解决示范区建设的资金难题;创新管理体制,加强综合执法,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加大宣传,提高示范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7.
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正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随着2016年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确定,晋中市被列入其中,这意味着晋中市旅游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晋中市在旅游开发与利用中存在开发程度不足、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新的旅游发展思路: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开发全域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提高其旅游吸引力,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2月公布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济源市名列其中。济源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良好条件,济源发展全域旅游将大有可为。文章就济源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8,(2)
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正以高能的速度出现、渗透到人们的休闲生活中。作为"两会"热词,全域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关注,国家政府也积极开展了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人以旅游区原住民、游客的身份参与到全域旅游模式中。本文将以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为例,研究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及路径,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助力全域旅游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域旅游的概念近来在社会上逐渐引起注意,越来越多的地方对此表示很高的积极性,并就此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2015年末,全国首批共计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正式发布,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全域旅游将成为各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本文将从全域旅游的概念入手,结合发展全域旅游的意义和指导思想,浅谈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给出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8,(2)
<正>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忻州市被确定为山西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要在深刻认识全域旅游的重要意义,把握全域旅游的变革要求,科学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心灵之舟"旅游品牌,讲好忻州故事,建设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一、忻州"心灵之舟"旅游品牌内涵2016年申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权竞争电视演讲,忻州市推出忻州旅游的主题词,就是"心灵之舟",以"五台圣境,净化心灵;雁门雄风,激荡心灵;黄河风情,愉悦心灵;芦芽  相似文献   

12.
《财贸经济》2020,(2):F0004-F000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戴学锋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目的地管理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廖斌合著的《全域旅游: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于2019年10月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紧紧围绕“实现旅游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带动”这一维度来阐释全域旅游,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历程中旅游业的作用,分析了全域旅游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并用大量案例说明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房车旅游业态发展有利于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增强区域旅游发展动力。为顺应国家加快房车旅游发展的政策,各省、市努力推进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及房车旅游产品开发。从消费意愿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索性的分析了房车旅游的消费意愿,在此基础上对伊犁河谷房车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厕所是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游客等"外来者"对一个地方的第一印象,旅游厕所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桂林从2000年首次进行"厕所革命"至2017年,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建成公共厕所上千座,并连续两年获得"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近年来,随着我国"厕所革命"工作的全面推进及国家(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桂林"厕所革命"取得了更加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及不足,从旅游厕所的设计、建设、使用、管理、评定等方面作出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是我国新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核心战略,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中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进行了案例探讨。研究表明,全域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重点关注乡村性和地方性,拓展乡村旅游的地理界域、做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构建乡村旅游文化高地等。  相似文献   

16.
"大花园"建设是浙江全域旅游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是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全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有助于清晰认识浙江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不足、有效地高质量建设全域旅游产业。通过以浙江省11地市2017年全域旅游产业数据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11地市全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浙江省域全域旅游产业资源竞争力>支撑竞争力>业绩竞争力,11地市全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差距逐渐缩小,但优劣势明显。未来,需充分调动省域11地市联动作用,将全域旅游建设与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以及城乡协同发展相结合,加强基础建设及监管机制,实现浙江省"美丽大花园"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北方经贸》2021,(1):138-140
<正>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方向转变。辽宁是我国北方旅游资源大省,自国家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工作以来,辽宁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如何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条件,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带动效应,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一、发展现状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是东北的经济中  相似文献   

18.
全域旅游加剧了旅游目的地城市之间的竞争,在做好相关资源、建设、服务整合的基础上,如何做好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营销已经成为旅游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全域旅游智慧营销的新路径,使智慧营销成为了旅游营销领域中的新型营销模式。文章分析探讨了全域旅游智慧营销的重要作用与实施路径,期望对推动全域范围内智慧旅游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市场。但是与国际发达旅游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业仍存在着精细化服务不足、专业化不强,整体运营效能低下等诸多问题,旅游公共服务品质与游客期望和旅游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战略。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为旅游者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实现我国旅游业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从小旅游向大旅游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应从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旅游精品供给等方面,全面实现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彭祥龙  张扬 《国际商务研究》2003,43(1):63-67,87
旅游业是一种外向性特征鲜明、关联带动性强、可持续发展性强的产业。它对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项目本身是良好的引资项目;商务旅游的开发直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塑造和改善地方形象,改善地方投资环境。要充分发挥这些积极作用,就应在商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与招商工作相结合、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相结合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