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本文借助钻石模型选取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构建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相关指标,主要包含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程度、我国创新水平、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力度及劳动力成本,通过逐步回归得出影响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因素主要为我国创新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由此得到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结果显示,我国贸易型外贸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新业态,在拉动生产消费、打破地区壁垒、促进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进行转型升级,是现阶段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双循环为视角,分析江苏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历程、现状,以及跨境电商出口转型受到制约的原因,提出双循环背景下江苏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为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寻求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3.
浙江作为全国"走出去"的大省,是一个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的省份.但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省出口贸易受到极大影响,转型升级成为必然.本文构建了基于转型能力的产业升级模型,并且对浙江外贸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转型能力的提高对外贸企业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减排交易量的增加,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经济主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小,人才、物资等相对匮乏,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另外传统观念强,高能耗、高排放,能源选择不当,利用率低。面对着自身的发展特点,中小型外贸企业应如何在低碳经济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沈萍 《现代商业》2015,(2):98-99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在为提高各个市场上的占有率而努力,竞争已近白热化。新形势下,我国开始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发展,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张家港的外贸企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以文化驱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连接我国与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周边国家地区的重要商贸通道,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规划。可以说,"一带一路"对于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开拓对外贸易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在介绍传统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贸易转型的内在动力,进而提出了"一带一路"景下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希望能对相关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7.
研究山西省外贸现状对在“双循环”背景下提升山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收集山西省外贸的相关数据,从利用外资、商品结构、外贸方式、外贸市场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外贸对山西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不足;商品结构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出口产品比较单一和初级;外贸方式、外贸市场有待优化与拓展,新兴市场空间有待布局。最后本文从工业内部结构与新型工业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各地市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以及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战略合作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伟 《现代商业》2023,(21):39-42
面对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长期依赖外贸出口的东莞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风险和挑战,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东莞制造业就必须走转型升级之路。东莞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应然要按照国家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要求,发挥东莞制造业发展竞争优势,针对当前东莞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着重从五个方面建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体系:培育本土自有品牌,扩大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加强内需挖掘,畅通企业“生产”循环;消除创新梗阻,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做好人才培养,加快大湾区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下,我国亟待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本文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外延、主要特征、动力体系、产业链重塑效应四个方面阐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体系,结合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剖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提出建立“推进机制、协同机制、共享机制、保障机制”四大政策机制和“构建自主创新与开放共享结合的数字技术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模式创新与变革、提升产业数字化治理模式水平、加快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措施,以推进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商业零售企业在满足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商业零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在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发展机遇,认为商业零售企业应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可采取的发展策略包括加强行业整合以提升经营规模、通过数字化赋能升级运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与产业融合的程度也越来越深。江苏省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大省,同时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领跑省,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实施一系列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制造服务化、服务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江苏省数字贸易规模稳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数字化交付的对外贸易规模走在全国前列,促使省内传统外贸企业迎来了数字化转型时代。为了帮助外贸企业有效转型,通过文献调研和企业走访等方式,从江苏省外贸行业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外贸行业数字化的发展情况,以传统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转型面临的产品、资金、人才、技术、风险几个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提升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推进跨境电商模式、构建风险体系以及培养数字化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面对金融危机,外贸企业为求生存选择了经济转型.但在外贸转内销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的困难和挑战.我国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哪些策略和调整完成经济转型,成为经济困局中的优胜者呢?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背景下,义乌外贸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义乌外贸要想持续深化发展,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认为义乌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为:改善贸易方式、改变产品结构、扩大贸易市场、扩展贸易渠道;并提出营销、管理、产品研发、计算机应用等各方面的人才是义乌外贸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能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我国"互联网+"战略性的产业,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国际贸易流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升和改造我国传统外贸方式的途径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对生产型外贸企业升级的影响,可以帮助广大生产型外贸企业决策者分析影响企业有效吸收跨境电子商务技术的因素,有助于更多生产型外贸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逐步转变企业贸易增长方式,促进企业升级能力的培育,实现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尚处于变幻多端的局势,面对这一时代变局,国家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构想。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大背景在变,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面临着转型。国家出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文件对北部湾港提出了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的新要求,这也意...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效,对湖南外贸企业当前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旨在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解决策略,以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目的,推动当前企业的经济运行及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王令 《商展经济》2022,(6):16-18
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对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双循环战略下,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数字经济引导消费结构转变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实现制造业企业柔性生产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价值链高度化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应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推动数字化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一带一路”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广州是千年商都,专业市场在广州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广州专业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因此如何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是专业市场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文章简要描述了广州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广州专业市场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自身具有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出转型升级的路径探析,包括注重细分与定位以树立差异化的形象、练好内功对接采购商、O2O模式以及业态专营等,以期对广州专业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低迷造成其对我国外贸产品需求量减少,一些国家同时采取外贸保护政策。另一方面,新经济背景带来电子商务等新型的交易模式,促进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但由于硬件等条件无法及时跟上造成新的交易形式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分析了我国外贸企业在新的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肯定了战略转型的必然性,并提出了针对新经济背景的转型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