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iu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8年中国蚕桑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重点分析了东桑西移实施后中西部蚕区蚕桑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蚕桑生产的TFP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增长共同推动;西部蚕区TFP增长对促进其生产增长作用显著,东桑西移工程对中西部蚕区的技术效率有积极作用,但对推动中西部蚕区技术效率和TFP的快速增长作用有限,中西部蚕区除了注重技术的推广外还要加快以组织经营模式为代表的制度优化来加速TFP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猪肉贸易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猪肉市场也有重要影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却是猪肉出口小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尽管我国猪肉业拥有成本和价格方面的比较优势,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我国猪肉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包括个体散养带来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及监管的困难;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不善于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忽视品牌建设;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指出我国猪肉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实行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完善肉类食品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注重从业者和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猪肉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却是猪肉出口小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尽管我国猪肉业拥有成本和价格方面的比较优势,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我国猪肉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包括个体散养带来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及监管的困难;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不善于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忽视品牌建设;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指出我国猪肉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实行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完善肉类食品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注重从业者和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4.
浙江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浙江茶业发展概况和主要特点,从生产要素、茶类结构、国内外市场、相关支持产业、国际贸易政策变化、茶叶产品特征、茶叶经营管理体制等7方面分析了浙江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据此提出相应的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我国近几年苹果进出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苹果产业与世界其他国家苹果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贸易指数以及生产成本、出口价格等方面的比较,得出我国苹果产业的在国际市场中虽具有竞争潜力和一定的优势,但是国际竞争力情况并不容乐观。在分析了影响我国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促进我国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多年来,对虾产业的发展在各养殖国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球粮食安全、食物供给、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平衡、就业等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虾也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水产品。如何衡量各国的对虾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高低,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论文选取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五个对虾出口国的现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各国的对虾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我国提升对虾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产量和区域角度对我国特色淡水鱼养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概述,通过收集各类官方数据,运用资源禀赋系数等四项指标分析罗非鱼、鳗鱼、鮰鱼、鲑鳟以及鲟鱼5类出口品种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我国特色淡水鱼产量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产量最大的品种是罗非鱼,产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省,2016-2018年我国特色淡水鱼养殖产量出现相对较大的波动;罗非鱼、鳗鱼、鮰鱼以及鲟鱼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罗非鱼、鳗鱼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罗非鱼、鳗鱼、鲑鳟(淡水)以及鲟鱼属于出口主导型养殖产业,外贸竞争力强;我国特色淡水鱼产业2012-2020年的资源禀赋系数均大于1,国际市场占有率平均达到33.85%,贸易竞争力指数平均达到0.88,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平均达到2.73,说明我国特色淡水鱼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对红茶及其它高价值茶叶的生产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的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对粮食需求的加大促进了我国化肥产业的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受能源缺乏、品质不高、配置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以及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体制和管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化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以化肥市场开放程度逐步加深为契机,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系数等指标分析我国化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对我国化肥产业的生产成本效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利用FAOSTAT的1961--2004年期间的人造板统计数据,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4个指标,分别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并与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等10个世界人造板主要出口国进行国际比较,得出了2004年中国人造板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表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证,分析了森林资源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但人工林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通过森林认证水平低,对进一步提高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十分不利。通过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可部分缓解原材料的供需矛盾,但从长远看,加快工业原料林培育是解决中国人造板产业原材料供应不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波特—邓宁的钻石模型"为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结构、战略与同业竞争4个方面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人造板出口具有重要贡献,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人造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胶合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先对中国胶合板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中国胶合板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在逐年增强;然后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中国胶合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劳动力、生产原材料、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以及机会和政府都对提升中国胶合板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最后得出了提升中国胶合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解决资源约束问题、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森林认证、调整产业政策、走国际化经营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蔬菜品种及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中国蔬菜品种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研究了中国蔬菜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蔬菜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2~2007年间FAO统计数据库主要刨花板强国的数据,使用劳动力资源禀赋系数、制造业雇员平均每小时工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定量指标,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3个方面,对劳动力资源对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数量优势很强,但靠劳动力的数量优势以保持竞争优势不是长久之计,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和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劳动力质量有利于提高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木浆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中国木浆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条件以及进出口贸易基本现状,以产品国际贸易竞争指数、产品平均贸易价格、产业和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为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中国制浆造纸行业连续11年的国际贸易竞争能力及变化趋势。研究认为,中国木浆造纸业产品国际贸易竞争能力较弱。在评价基础上,从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中国木浆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产率、价格、贸易成果三个方面对韩国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韩国农业土地生产率相当高,但价格竞争力很弱。通过对27种主要农产品进行价格比较,发现韩国农产品价格比中国农产品价格平均高6.4倍,这意味着韩中两国之间如果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通过对贸易成果的分析,本文发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相比,韩中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互补性,但因价差太大,很难找到具体的互补或合作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