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17家引资银行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良贷款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对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影响效应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境外战略投资者进入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纯技术效率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且这种特征不因银行的所有权性质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对此,应充分发挥本土银行的地缘文化优势,提高自身吸收能力;完善合作协议,真正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相似文献   

2.
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来自城商行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晔  黄振  姚若琪 《经济研究》2020,55(1):181-197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战略投资者对银行效率影响的差异,并对战略投资者影响银行效率的渠道进行分析。基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更为多元化,本文选取2008—2016年102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引入战略投资者能显著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第二,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是商业银行战略引资时的最佳选择,其次是境内非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最后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第三,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引制"与"引智"渠道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和Bootstrap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奇 《经济研究导刊》2009,(32):123-125
针对14家商业银行样本2000-2007年间的技术效率变动进行测算,并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差异进行分析。研究中还引入了Bootstrap方法估计技术效率变化及其置信区间,通过纠偏提高了效率测度的准确性。纯技术效率看,国有银行超过了股份制银行,而股份制银行则在规模效率上更加具有优势。但是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能力仍然比较低,充分整合利用各项资源的能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银行业效率在改革深化后有所提升,股份制银行比国有银行更有效率,改革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之间的差距有所减小;在影响商业银行改革效率的主要因素中,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其中财政赤字与银行效率之间呈现显著负向关系;投资的开放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提升;竞争有利于银行效率的增加,但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目前看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效率研究是经济学的永恒命题,也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准确反映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了解中国银行业的效率现状,并对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效率进行比较评价,有必要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实现效率的准确测度.本文分别从经济(财务)和技术(生产)的角度,对银行效率测量的财务分析方法和D队方法在理论原理和实际测度中作了比较,力求在方法上使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更为科学,以供决策者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5~2012年22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SFA技术实证分析了所选银行的经济效率值,选取的银行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农村和外资商业银行等类型。为考察所有制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以税前利润收入和贷款净额分别作为产出指标建立模型。并对低效率残差项的不同分布假设的精度进行比较,选出最优模型。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所选银行中,外资银行效率水平最高,地区性商业银行效率值最分散,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较集中,普遍位于0.8左右,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最低。最后,针对不同所有制银行的特点,提出提高其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蔡卫星  曾诚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3-21,124
本文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贷款行为的视角研究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的计量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而其他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其他商业银行贷款行为更符合商业导向;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带来了国有商业银行整体贷款行为的显著改善,对引资国有商业银行个体贷款行为的分析结论与之类似。本文的结论对制定中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发现:2007~2012年我国银行业平均利润效率出现较大波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利润效率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银行的所有制形式、市场份额以及权益比率对银行利润效率存在显著正影响,贷存比与上市年数对银行利润效率存在显著负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自我改革和完善,不断提升利润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提高商业银行效率是银行改革的核心.通过计量实证的方式对投入产出的变量做出筛选,再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求出各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而分析找出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测度中国17家商业银行的效率。结果表明,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为主的大型国有控股银行的效率还是领先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但其规模效率大多都处于下降阶段。然后再利用截断回归模型(Tobit模型)来分析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认为创新程度、资产配置、发展能力、人力资源质量、员工技能都对银行效率有正面影响,并提出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3  
迟国泰  孙秀峰  芦丹 《经济研究》2005,40(6):104-114
基于随机前沿法原理,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本文评估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在1998—2003年间的成本效率情况,并按考虑贷款产出质量的2003年成本效率情况对各银行排序。实证研究结论为(1)中国商业银行总体的成本效率并不很差;(2)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处于上升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保持波动攀升趋势;(3)贷款产出质量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考虑产出质量时,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明显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力变化。基于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15家主要商业银行为例,本文采用关于投入-产出变量选择的两种模式,分别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力变化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特别是在2008—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生产效率水平得到了提高,其全要素生产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本文还对国家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两类银行的效率和指数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魏民  甘柳 《经济研究导刊》2009,(28):107-108
人力资源配置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焦点问题,人力资源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贡献度,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人员配置的效率。目前,关于商业银行人员配置模式的理论研究均不太深入。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结合中国商业银行人员配置的现状和特点,建立了人员配置模型,从而为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科学的人员配置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张宗益  汪宇 《技术经济》2014,(6):112-116
利用2003—2012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其非利息收入和规模与其所承担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并不显著关联,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高度相关;银行规模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曲线呈U形。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应发展和创新非利息收入业务以降低对利息收入业务的依赖;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应适当限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15.
经济资本是一种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科学的配置能够使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和取得的收益协调一致,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思路,继而在对动态配置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配置模型的构建研究.最后,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对推进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并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取得近年来商业银行并购的12个典型案例,借助DEA模型对其并购效率进行分析,最后从银行自身、市场机制、政府行为三个层面提出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并购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是中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向社会提供流动性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社会融资的效率.为弥补流动性创造研究在效率和中观层面的不足,文章采用中国商业银行2000?2015年微观数据,探讨了市场竞争、银行市场势力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市场竞争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中国银行业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2)银行市场势力过强是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银行市场势力越强,其流动性创造效率越低;(3)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势力的流动性创造效率系数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寄希望于通过增强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来改善银行市场势力过强所导致的流动性创造效率过低,作用可能非常有限.中国应沿着"增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的改革方向继续前进.文章的研究丰富了已有文献,而且为中国银行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类型,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实证分析表明,反映中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创造指标会显著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表示银行融资流动性风险的NSFR比率不会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不显著。本文实证分析也从侧面证明银行资产流动性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较高,因为二者都与银行账面资产有关。实证分析还表明中国银行业存在"大而不倒"的现象,但本文认为这种"大而不倒"的现象本质来源是政府承担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任务,因此商业银行自身应该从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交互作用角度做好风险管理,降低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国际资本引入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弛 《技术经济》2007,26(5):67-72
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是国内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对引入国际资本后可能产生的各项效应进行分析,继而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前后各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度,说明其变化情况;并以可能造成效率变化的因素为自变量,银行效率为因变量建立线形回归模型,发现资本充足率高低对银行效率并无直接影响,但产权结构与银行效率显著相关。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在金融国际化和银行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中间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和竞争焦点。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范围小、层次低和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其竞争力。由中国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对比国内外银行之间中间业务状况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