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WTO经济导刊》2010,(10):15-15
胡锦涛:促进体面劳动 9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致辞说,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相应的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所有困难民众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群体是就业弱势群体,长期以来,有劳动能力(包括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主要通过在福利企业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等集中有限的途径和形式实现就业。而福利企业在解决残疾人就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福利企业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福利企业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灵活就业作为一种新型就业模式已经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吸引了不同人力资本劳动者。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不同人力资本劳动者选择灵活就业的原因,结果显示不管是低人力资本劳动者还是高人力资本劳动者,选择灵活就业方式都是个人理性的选择,是个人在既定的条件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我国在最大限度提供正规就业的同时,应建立有利于灵活用工的劳动法规、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当前应着力保障就业制度的公平性,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劳动法规和就业政策,规范和促进灵活就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关于做好境外就业管理职能划转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做好境外就业管理职能划转移交工作,我厅和省劳动保障厅于2008年11月14日在宁联合召开省境外就业管理职能划转移交工作会议,各有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外经贸局业务处长及境外就业中介经营服务机构法人代表等约50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控制的全面实施,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健康发展,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六部、委、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开展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控制落实情况检查,按照国办发犤1999犦60号通知精神,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改进和加强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促进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控制的实施。《通知》要求,各级劳动、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成立联合检查小组,尽快制定检查方案并开展工作,在检查过程中,要对一些劳动力就业和流动量大、企业集中…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确认“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将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市场的运行特点:劳动市场是“连续非出清市场”;劳动市场的波动是供求总量波动的“减幅谐振”;劳动市场存在两个层面的运行失衡;劳动市场的调控需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5年就业形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2005年就业形势(一)2005年劳动力供给预测1.2005年劳动力供给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由于中国还处在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扩张期,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外推,2005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200万,约900万有就业要求。其中,大学毕业生340万人需要就业。2.2004年年底,约890万  相似文献   

8.
李杰  徐向平 《现代商业》2011,(17):278-279
职业技术教育开展不足的直接后果是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低教育水平、低劳动生产力和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而经济社会发展要步入较高劳动生产力、就业扩大以及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国家则需要制订有效政策、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改善所有国民的职业技能获取通道。本文以体面劳动的视野审视国家夯实国民的职业技能基础,在发展经济中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集体企业中的非正规岗位是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存在的主体。从资本劳动替代性来看,当正规就业市场中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愈来愈大时,大学生正规就业市场的就业弹性就会变小,其吸纳新增大学生劳动力的数量就会下降,相应毕业生进入非正规就业市场的人数也愈来愈多,进而造成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供给持续增加,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0.
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的信访工作是接受劳动群体进行利益诉求的渠道,是帮助企业和劳动力之间化解劳动矛盾的组织,是能够促进劳动力群体和谐稳定、合理维权的工作方法.在基层信访工作过程中应该做好信访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信访对象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劳动观念,从而推动用工矛盾化解、维护双方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下岗职工为何不愿与国有企业脱离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是一种物质经济利益关系.下岗职工选择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是基于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下岗职工不愿与原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其原因有;计划的就业体制正向市场的就业体制转轨、劳动管理混乱的客观原因,下岗职工自身择业现落后的主观原因等.这些原因都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邹德军 《现代商业》2011,(32):172+171
就业是后工业时代劳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本质是通过实现他人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劳动。导致就业不充分长期存在的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并且其他形式收入的提高使得失业者可以不依赖就业收入维持生活。那么,后工业时代就业收入形式的效率降低不仅挫伤劳动效率,也会导致其他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是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服务外包的产生对接包国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务外包对接包国的就业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就业数量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和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不仅有利予扩大我国服务业就业数量,而且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就业也具有带动作用;对我国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生产服务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从长期看,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改善我国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戚欣 《商》2014,(52):31-31
一、就业歧视中性别歧视概述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或者劳动关系建立后,基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或工作岗位无关的因素,对招聘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求职者或雇员,不能基于平等的就业机会或在工资、晋升、培训、岗位安排、解雇或劳动条件与保护、.社会保险与福利等方面不能提供平等待遇,从而取消或损害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或雇员的平等待遇权的现象。就业歧视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在招聘或劳动关系建立后对女性求职者或雇员给予的有别于男性求职者或雇员的歧视待遇。  相似文献   

15.
一、破解当前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当前,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偏差呈逐渐扩大之势.第二产业由于资本深化导致资本劳动比加速增长,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越来越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具体来看,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就业大量向其他产业转移.造成第一产业就业出现负增长.与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不一致的是,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非常缓慢,而第三产业成为就业增长最快的部门。  相似文献   

16.
王立超 《商》2013,(17):364-364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谈论的热点问题,劳动保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处于什么角色,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将会起到什么作用,也是我们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周晓 《市场周刊》2004,(12):50-51
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形式的灵活化、多样化,导致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非正规就业应运而生。尽管非正规就业的产生促进了市场机制发育,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就业矛盾。但他们普遍缺乏社会保障,制约其自身发展进程。分析将就非正规就业群体在社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体面劳动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领导人亦是多次提及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在参考国内外学者所确立的体面劳动测量量表和指标的基础上,综合了关于体面劳动从不同视角、不同群体和实现水平的研究成果,根据所选定的失业率、全国女性就业人员未受教育比例、全国男性就业人员未受教育比例、女性就业率和CPI增长率五大指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体面劳动水平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体面劳动水平相差最大,且西部地区的体面劳动水平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剩及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有关,也与我国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有关.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投资推动和资本劳动比例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沿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节约型轨道运行的,其总趋势是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这不符合我国劳动力异常丰富的现实.我国应从国情出发,构建就业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总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第三产业对扩大就业的作用,提高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源的吸纳力,推动统筹城乡就业,促进人力资源流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改革在中国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就一直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019万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2005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84,31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乡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2%。可见,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变。所以,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存在的现实。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通过效仿西方通过城市化发展模式,还是应该立足中国国情开拓农村市场来解决更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