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红军 《经济学》2009,(3):1615-1646
近年来,国外社会科学家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探讨已进入了一个更新、讨论内容也更为深入和具体的研究阶段,但国内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探讨却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本文指出了目前国内经济学家在解释李约瑟之谜上尚存在的问题,对目前为止经济学家和其他领域专家有关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性假说进行了分类、综述、对比与评论,对各种传统的解释性假说的共同缺陷及其出现这种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旧有解说方法论偏差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经济学家进一步研究中值得借鉴的一些新假说及其解释力,最后概括了经济学家研究李约瑟之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约瑟之谜提出之后,包括李约瑟本人在内的各种解释就一直层出不穷.人们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对李约瑟之谜的解释,笔者通过总结梳理出有关社会原因导致李约瑟之谜出现的各种解释,查找在当代中国模式下科技、经济迅速发展和不足的原因,分析科技在两种社会背景下发展历程中的不同作用,通过对比研究,认为社会原因在促进科技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长期的发展,同时也是提高增长质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重新考察了李约瑟之谜。通过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本文证明 ,初始人口 资源禀赋的差异是造成中国和西欧在 1 8世纪之后的文明分岔的原因。这一理论和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学说是一致的。本文纠正了伊懋可学说中的逻辑错误 ,并发现了形成高水平陷阱的两个重要前提 ,即工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以及人口增长符合马尔萨斯原理。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献中对李约瑟之谜的解释可以分为技术供给不足和技术需求不足两个视角。将利益集团的偏好引入到现存的分析框架,尝试从技术抵制的视角对中西方在近代的大分流来做一个解释。虽然西方在近代科技革命发生之初也存在着广泛的技术抵制,但是其后一个较为自由的思想市场的形成,使得利益集团成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剩余的受益者,从而使得他们成为新技术的消费者。而对比此时的东方中国,利益集团往往是新技术的提供者,当合理的预期到新技术的出现对其潜在的收益造成损害时,将会对新技术进行抵制。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史文献研究中,李约瑟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技术等各方面曾一度领先,直到16、17世纪仍与西欧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为何迅速衰落,又在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崛起?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国出现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在众多的经济变量中分离出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以期对此类文献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文贯中 《经济学》2005,4(2):519-540
为何科学革命只发生于欧洲,是李约瑟之谜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之归于地理禀赋。宋朝的地理禀赋条件对农本社会的自我延续最为不利。却反以城市工商业和民间海外贸易的繁荣,以及技术创新的频繁著称于世。元朝后中国疆域相对人口获得周期性的扩大,反使中国周期性地向农本社会倒退。自此,中国失去了本土性科学革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李约瑟之谜的思考和探讨--系统动力学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立鑫 《财经研究》2005,31(7):51-59,70
对李约瑟之谜的已有解释分为工商业畸型论、政经制度缺陷论、文化约束论、人口土地比率决定论、不可逆演化论等五大类.文章认为,要进一步解释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根源,探索范围就不能只局限于在社会系统内部,而是要追溯到自然约束条件的特殊性,这其中尤其要深入探索特殊的自然约束条件下特定社会发展形态形成的深层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笔者题为“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文贯中,2005)一文发表后,主编姚洋转来皮建才的长文,题为“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我们到底站在哪里?”(以下称皮文),评论笔者和其他几位学者发表于同一期的有关李约瑟之谜的一组文章。皮文不但热心李约瑟之谜的研究,而且大胆提出批评,自然应予鼓励,所以决定作一回答。一来,可对被人误读、误解之处作些解释,这样双方都可轻装上阵,避免概念上的纠缠不休而影响研究的深入;二来,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学者对李约瑟之谜发生兴趣。皮文对笔者的观点虽有直率的批…  相似文献   

9.
一个文明在世界上影响力的重要测度是其经济活动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因而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影响力以及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演变进行长时段研究。已有研究大多引用麦迪逊估算,其准确性值得商榷。本文应用国际学术界前沿的历史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得到的最新世界各国GDP数据,结合中国原始历史记载,大幅校准了基于麦迪逊人均GDP猜估值得到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重新认识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演变。研究发现:第一,公元1000—1978年,中国GDP在世界总GDP中的比重先升后降,峰值为1600年的34.6%,而不是麦迪逊估算的1600年和1820年两次高峰,1600年34.6%的峰值高于麦迪逊32.9%的最高峰估计。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中国GDP在世界总GDP中的比重断崖式下降,1952年和1978年分别仅占5.2%和4.9%。第二,改革开放后,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迅速恢复,2017年达到18.2%。第三,以人均GDP衡量,中国从18世纪上半期开始,生活水平开始落后于主要欧洲国家,中西大分流已经出现,而非加州学派认为的工业革命后。本文研究表明,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的是自公元1600以来中国经济的首次历史性复兴。  相似文献   

10.
11.
美国经济在复苏之路上已经行走了两年,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经济前景进行了分析,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美国历史数据分析,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日本宏观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时的情形做以比较,结论是美国本次复苏过程痛苦而缓慢,持续时间可能要超过1982年时的经济复苏,但演变成为日本20世纪90年代那样的长期衰退的概率较低,即伴随着美国资本有机构成降低力度的温和前行,美国经济未来可能经历出现反复波动的缓慢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一个科技大飞跃,经济大发展,思想大解放,社会大进步的时代,在千年之交、世纪更迭之际,人类社会即将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这种变化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革。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纪,面对加入WTO的中国社会与经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的会计工作的健康运行是我们会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场变革中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财会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应该从治本、治表两方面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3.
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竞争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深刻影响着所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土安全、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地缘政治的深入发展,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凸现铁路产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刘鹏 《经济论坛》2007,(19):21-22,54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是党中央面临新世纪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对其他地区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中,河北省的区位属于东部地区,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却仍属于中部水平,生态环境状况与西部同属于一个水平.西部大开发带给河北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西部大开发河北省既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有自己的现实不足.如何扬长避短,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提出可行的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