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水推舟法     
星期天,我们计划在家做家务.搞大扫除,孩子却想去野外玩。我说去不了.孩子很不满意:“我叫你做什么你都不做,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听。”我就顺着他说:“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确实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裤你洗,你用的文具你买,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话一说完.孩子就嬉皮笑脸地说:“爸爸,我要你管.我听你的。”  相似文献   

2.
八点三十分,准时到达办公室,我还没来得及开办公室的门,一位约六十来岁的男士气势汹汹地冲进物管前台大厅,大叫着要找物管经理,还未等我接话,管理员郑工跟了上去,亲切的问:“方爹爹,你家又有什么事呀?”看到郑工,方爹爹火气更大了,说:“你两次电话告诉我,说我窗户前的垃圾桶问  相似文献   

3.
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激烈不言而喻,新老物管公司更替更是比比皆是.不是被炒、就是亏损的物管项目也常见不鲜.如何保存战果甚至年年节节高.我有个观点,就是:让物管无法被取代。按营销学中所讲.提高客户的转换成本。并使他对你产生依赖感。这样你想走恐怕他也会千方百计地挽留你.他离不开你啊!所以.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物管公司的实践来列举一些让人“离不开”的诀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座破旧的庙里住着两只蜘蛛,一只在屋檐下,一只在佛龛上。一天,旧庙的屋顶塌掉了,幸运的是,两只蜘蛛没有受伤,它们依然在自己的地盘上编织起蜘蛛网,没过几天,佛龛上的蜘蛛发现自己的网总是被搞破。一只小鸟飞过,一阵小风刮起,都会让它忙上半天,它去问屋檐下的蜘蛛:“我们的丝没有区别,工作的地方也没有改变。为什么我的网总是被弄破?而你的网却没事呢?”屋檐下的蜘蛛笑着说:“难道你没有发现我们头上的屋顶已经没有了吗?”  相似文献   

5.
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讲过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间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间饮食店。而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一修车店,第二个、第三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落个人仰马翻”是常事。能不能来个“你过你的独木桥,我撑我的小木船”  相似文献   

6.
“你怎么能这样做生意?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问。跟你的人一样,半死不活的。气死我了。”郑民叔叔又在我耳边吼叫,我拿起一个纸杯摔在他脸上,声音尖利地喊道,“我的生意不要你管.你去死吧.”说完我气呼呼地把门一摔,出去了。外边的风异常刺骨,一哆嗦,我醒了。躺在床上,心却再也难以平静。父亲去国外考察三个月,把酒店交给我打理,我哪里是做生意的料?跟男朋友分手后,我心情一直不好,爸爸的朋友郑民叔叔住在我家里,像个世界警察,什么事都要说,都要管,我简直烦死他了。一大早,他的声音比闹钟还响亮地逼我上班,带领员工一起举行升旗仪式,唱店歌。…  相似文献   

7.
八点三十分,准时到达办公室,我还没来得及开办公室的门,一位约六十来岁的男士气势汹汹地冲进物管前台大厅.大叫着要找物管经理,还未等我接话,管理员郑工跟了上去,亲切的问:“方爹爹.你家又有什么事呀?”看到郑工.方爹爹火气更大了,说:“你两次电话告诉我,说我窗户前的垃圾桶问题解决了,根本是在哄我,垃圾桶到现在还在原来的地方,我再不找你了,我直接找你们经理,非得让评评理不可……”  相似文献   

8.
小婷 《大众商务》2006,(9):40-41
女留学生走进了“美手”培训班 我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留学近三年了。2002年5月的一个星期日,我在给一群前来旅游的日本人做兼职导游时,一位日本女士对我说“导游小姐,你的手长得真标致,很符合做手模特的标准。”原来这位日本女士是从事专业手模特培训的,怪不得她用一种职业的眼光盯着我的手。接着,她建议我说:“我在墨尔本有一个同行,她也是日本人,来这儿开了一家专门培训手模特的公司,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到她那儿去训练一下,然后再找机会拍广告。”说着,她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你直接找她联系,就说是我介绍来的。”  相似文献   

9.
我是从1983年开始做盆景的,但那个时候我生活在山区,对外面的世界很陌生。3月的一天,我到山上拾了捆柴,背着住家走。正在这时,有两个城市模样的人喊住了我:“同志,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你肩上的柴?”我听心里直笑,这些大城市的人,柴禾又有什么好看的?但我还是把柴禾卸下来交给他们,他们打开柴禾,左挑右选,如获至宝地从中选了20多株名叫雀梅的带根的小灌木,然后对我说:“给你5元钱,把它卖给我们吧!”闻听此言,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这烂柴都能卖钱?我一边接钱,一边不解地问:“你们要这东西干哈?”其中一位操着上海口音说道:“我们是上海来的,专门收购雀梅,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上山挖,我们定期来收购。”说完,那两个人扬长而去。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内心翻腾着喜悦的浪花。  相似文献   

10.
父子商战     
高中毕业后,我没上大学,也没找工作,整天骑着摩托车闲逛。我父亲是大型餐饮连锁店“黄记”的老板,开着大小五家连锁餐馆。一天吃晚餐的时候,我提出要管一家分店,可万万没有想到,父亲把脸一拉,说:“不行!你要来工作可以,先从服务员干起!”原来自己在父亲的眼里就是只配做服务员的无能之辈。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想了一夜,一股男儿的雄心从心底进发出来,我打定了主意:出去闯荡,不活出个人样绝不回来!第二天一早,我买了一张去温州的车票。  相似文献   

11.
商业秘密     
小张把同学小李的一件T恤衫弄坏了,小张主动到店里买了一件同样的T恤衫赔他。小李问:“买多少钱?”小张说:“50元。”小李说:“我那件是500元的。”小张不信:“你先看看衣服吧,哪里不一样?”小李将两件衣服仔细比较了一番, 颜色、样式、大小,生产厂家都一样, 看不出不同来。  相似文献   

12.
1998年6月,我怀揣着6000元钱,开始闯荡世界。在车上,碰上了老乡“曹老板”。“曹老板”初中未毕业就闯荡江湖,近来靠贩卖竹木发了点“小财”。一见到我就以晚辈的身纷又是递烟又是让座,我迫不急待地将我的处境一五一十告诉了他:“曹老板”很爽快:既然这样,你跟着我干。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曹老板”亲自上门送业务来了,我和妻子喜上眉梢,备上好菜陪他痛饮了一顿。饭后“曹老板”不慌不忙地交待业务:原来他在邻  相似文献   

13.
“蒲主任,我又来了!”“老李,坐,快坐!你的腿怎么样?”“托您的福,我的腿早就好了。现在我参加了社区腰鼓队昵。今天,我给您介绍一位患者来。”  相似文献   

14.
一位年轻人因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一天,走过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吗不高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 1 000 元,你干不干?”“不  相似文献   

15.
在律师家里     
《新智慧》2000,(1)
一个卖肉的人怒气冲冲地走进一个律师的家里,对他说:“喂,我问你,如果一只狗在我店里偷了一块肉,它的主人应不应该赔偿?”律师回答:“当然应该。”“那好,”卖肉的高兴地说,“你的狗刚才偷了我一块价值二十法郎的肉。”“好,好”,律师笑着说,“这样,扣除你的肉钱,只要再?..  相似文献   

16.
话说1998年,电信局某领导出国考察,入某国一饭馆。 服务员:“先生,我的名字叫‘ZGDX’,我将为您服务。” 领导:“你的名字怎么这么怪?” 服务员:“嘿嘿,我们的服务更怪。阁下可要用餐?” 领导:“当然,我快饿坏了。” 服务员:“别急!你必须填表申请装一张桌子并交2 300元初装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出门,尤其是出远门的时候总不忘给亲朋好友带点礼物回去,当然地方特产最佳。从美国这万里之外的地方回去,更是要给亲朋好友带一些礼物。于是,在美国期间,购买地方特产便成了一项任务。可是,逛来逛去,我发现这礼物还真不好买,因为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就是找不到“美国制造”。不管是美国的西部还是东部,  相似文献   

18.
我当时二十岁,上衣胸袋里塞着一封暂任教师的聘书,忐忑不安地去学校谒见校长。“你是谁?”秘书问道“,这个时候校长只见教师。”“我就是新来的教师。”我说着,并向她出示聘书。秘书一边走一边抱怨,进了校长办公室。校长走出来,看到我就皱眉。“教育部在搞什么鬼?”他大声说“,  相似文献   

19.
三年前,我的朋友大林去一家出版社应聘,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获得了面试的机会。见到面试官后,大林平静地说:“我……天生……口吃!”面试官乐了:“那你还来应聘?我们招的可是销售经理?”大林点了点头:“我……知道,所以……自己先说  相似文献   

20.
甲乙两个经济学家,在野外散步, 边走边热烈地探讨深奥的经济学问题。正说着,甲看见路旁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讲:“你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吗?”乙回答:“这非常合乎经济学所强调的理性,我当然相信。”甲于是指着那堆狗屎说:“你若吃了这堆狗屎,我给你 100万元钱。”乙起先十分恼怒,但是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