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琳  齐建锋 《商》2014,(7):26-26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我国2011—2012年证券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证券业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良好,所披露的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基本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然而,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据此,本文给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内部控制的第一年,各企业加大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多数上市公司聘请外部咨询单位为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以达到监管要求,但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与维护则考虑甚少.本文从内部控制建设观状出发介绍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后的运行与维护的方法,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运行、维护以达到常态化运行提供可操作性指导.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文妮 《现代商业》2011,(33):150+149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在我国企业掀起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高潮,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重视。但是在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上市公司因此而陷入了危机,因此合理有效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显得既紧迫又重要。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化解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动态活动,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强有力保证。但在实务中,我国上市公司注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却缺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全面评价。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在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颁布,如何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将是中央企业和国有上市公司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内控体系的内部环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动态活动,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强有力保证。但在实务中,我国上市公司注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却缺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全面评价。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在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关系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正处于建设阶段,要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加强财务管理,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笔者将在文中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来,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逐渐按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依然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文章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出发,结合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真正需求,探索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内部控制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9.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1年我国开始逐步强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严格的规范制度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巨额的执行成本,这一系列规范是否会为企业自身带来明显的正向收益便值得思考。因此本文以2011~2013年强制披露框架下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经营效率的相关关系,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推行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华 《中国市场》2010,(26):20-21
2008年7月10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发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这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制度保障和积极支持作用。本文在风险管理框架内对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进行研究,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财政部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大部分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的开展已收到效果。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此提一下本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以说相当于中国的《SOX法案》。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颁布,如何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将是中央企业和国有上市公司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内控体系的内部环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来适应各种新环境的复杂变化。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显得日益重要。文章通过介绍内部控制体系的内涵,阐述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想抓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为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创造有利条件。从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环境建设仍然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建设原则,标志着我国企业全面进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时期。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制订并颁布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南》、《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为我国企业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2012年,围绕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国资委下发了《关于  相似文献   

17.
朱洪能 《商》2012,(18):95-95
财务内控不仅能够增强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能力,还可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文中分析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包括企业行为控制、建立合理的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主要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和非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上述分析对于当前企业财务的风险进一步降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关系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正处于建设阶段,要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加强财务管理,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笔者将在文中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第一个制度性的整体框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充分借鉴了美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本文拟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与美国内部控制框架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特点以及需要完善之处,并就国际趋同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王伊丽 《商业科技》2014,(32):118-119
伴随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上市公司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型知名上市公司出现财务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让政府监管部门、公司管理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产生密切关注。针对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不规范,我国监管部门在2008年和2010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基本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和规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因此,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从而针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