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08,(33):9-10
澳大利亚央行降息至7%因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澳大利亚央行2日降息25个基点至7.0%,为7年来首度降息。澳大利亚央行行长史蒂文斯及其同僚2日午间宣布将隔夜利率  相似文献   

2.
2020年,全球央行降息潮再起。据统计,截至3月16日,全球2020年以来共计降息41次,而2019年全年全球共降息132次。除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外,新冠疫情的爆发与蔓延成为近期央行降息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两次降息,降息步伐之快出乎市场预料,说明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但也凸显出央行稳增长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财经动态     
巴西央行再降息100个基点,利率仍为G20国家中最高 2017年6月1日,巴西央行宣布降息100个基点,基准利率S e r i c降至10.25%的2014年1月以来最低,不过仍为G20国家中最高.这已经是巴西连续两次降息,降息幅度为2009年6月以来的单次最高,也完全符合市场预期.不过由于总统特梅尔的贿赂丑闻仍在发酵,市场对巴西降息的幅度预期已经下调.尽管巴西央行称,未来的政策会议也会保持降息100个基点左右的幅度,但经济学家认为,下次降息估计会进一步缩窄至75个基点,长期基准利率降至8.5%或更低.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金融》2008,(12):5-5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全球多同央行4日持续大幅降息对抗经济衰退。继泰国央行3日宣布降息1个百分点后,欧盟央行413决议降息O.75个百分点,降至2.5%,为该行成立10年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息。英国央行降息1个百分点,基准利率降至2%,是1951年以来最低。瑞典央行大幅降息1.75个百分点,降至2%,是1992年来最大幅降息,该行并表示,2010年以前不会升息,且预测明年经济仍陷于衰退。  相似文献   

6.
易宪容 《新金融》2015,(1):22-26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被市场解读为中国已经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中国货币政策将加杠杆。在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正在全面转型,增速下行并非不可容忍,央行不需要出台强刺激政策来保经济高速增长,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不需要重大转向。尽管过度信贷扩张短期内能够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甚至带动经济的短期繁荣,但它能否把经济带向持续繁荣增长之路是相当不确定的。降息的实质意义在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中国情况而言,去杠杆仍应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7.
一、印度三年来首次降息,保增长助推全球降息潮。印度央行4月18日意外宣布,为促进经济增长,将该国基准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为三年来首次降息。除了印度央行,面对充满风险的经济增长前景,近期,包括越南、印尼及澳大利亚等经济体央行都传递出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这些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理由都是担忧经济增长放缓。4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不过,美国经济尽管有所好转,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依旧在底部徘徊。  相似文献   

8.
降准冲击波     
《理财》2015,(3)
继2014年11月央行降息,2015年2月5日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2015年2月28日又再次降息,有专家说这是中国为应对经济下滑的压力而启动的降息模式,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相关的措施出台。  相似文献   

9.
《甘肃金融》2013,(5):5
新一轮全球央行的宽松行动现在刚刚拉开序幕,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波兰央行、匈牙利央行、土耳其央行、以色列央行在近期内都有降息或再度降息的可能,而俄罗斯央行则可能把降息时间推迟到今年年底。尽管全球各地央行"开闸放水",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中国跟风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随着通胀的反弹也不排除下半年还能见到加息。  相似文献   

10.
次贷风波的蔓延,迫使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追随美联储减息的步伐。2007年12月6日,英国央行宣布采取两年来首次降息措施,将银行利率调低25个基点降A5.5%。英国央行表示,此次降息主要是顾虑因次贷危机引起的信用成本大增会拖累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近期资讯     
国际部分:1、澳央行降息至历史低点。5月7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75%,刷新该国利率历史最低点。根据澳央行数据,此前基准利率最低点是1960年1月的2.89%。本次降息是澳央行自2011年11月以来的第7次降息。自2011年开启降息周期以来,澳央行累计降息幅度已经高达200个基点。(金融时报)2、美国3月消费信贷增长3.4%。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非周转性信贷上升  相似文献   

12.
1999年6月9日,央行重拳出击,第七次降息一锤定音。至此,许多业內人士认为,央行自1996年4月取消“保值储蓄”以来,虽屡次降息,可惜效益始终不大,因而主张不再利用降息来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其主要观点是:中国自第一次降息至今已30多个月,超过了国际间通常的货币政策发展效应的“后滞”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连续四年升息后,从10月份开始至今三次降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1月11日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央行行长2008年会上表示,“中国通胀压力已有所缓和,未来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在今后可能扩大”;而美联储可能将其基准利率水平下调至零。面对世界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意味着中国已步入降息周期。  相似文献   

14.
5月10日,欧洲央行(ECB)突然宣布降低主要利率,将主要再融资率由4.75%降为4.5%,自2001年5月15日起生效;将边际借贷率和存款利率也下调0.25%,分别至5.50%和3.50%.这是今年以来主要央行降息潮中最后一个降息的央行.  相似文献   

15.
2月28日,央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对称性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及存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继2014年11月降息后半年内第二次降息。这次央行降息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对于降息的目的,央行解释得很清楚,就是在当前国际油价下跌、CPI处于历史低位、PPI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为央行灵活使用利率工具提供  相似文献   

16.
银行     
央行3年来首次降息央行决定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时隔3年多来首次降息,上次降息还要追溯到2008年12月23日。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世界范围的降息浪潮风起云涌之际,终于引发了我国场是否降息的大讨论.尽管讨论最终以央行负责人对媒体公开宣布暂无降息举措而告终,可时过仅仅不足两个月,央行不得不宣告我国连续第8次降息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6月8日央行宣布降息,标志着自2010年以来的加息周期已经结束,货币政策再一次进入降息周期,同时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央行可能还有一到两次降息举措,这意味着新的降息通道即将打开。  相似文献   

19.
正央行降息,哭爹喊娘和兴高采烈的,有可能表错了情。央行官员表示,降息并不代表谨慎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但这句喊话没有抑制住市场的热情,全球股市与大宗商品大涨,向中国央行的降息政策致敬。有人进一步推测,这是降息周期的开始,远不是结束。央行降息是利率市场化的开端,2013年就有利率市场化路线图,取消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培育大额存单交易市场,建立债券收益率曲线,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方面则是建立存  相似文献   

20.
近1年多以来,为提振低迷的经济,全球各国央行开始了新一轮的降息潮,在日本、欧元区、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发达经济体降息的同时,包括巴西、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也纷纷下调基准利率,而且这股降息潮在2013年四五月愈演愈烈,这使得投资者开始担忧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出现下滑以及其持有的外币资产价值将会缩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