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66块火驱开发见效后,砂卡比例逐年升高。通过分析储层物性和火驱开发机理,结合区块出砂井史,对火驱井出砂原因进行归类,分为储层因素、开发因素和管理因素。针对不同出砂原因优选防砂技术措施,并评价不同措施应用优选条件,总结出系列火驱防砂管理技术对策。完善了火驱防砂工艺技术体系,对国内外油田火驱开发井防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火驱(火烧油层)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热力采油方法之一。随着火驱时间的延长,油井产气量大幅度增加,甲烷含量逐步降低、进入气系统无法充分利用。通过技术研究与分析,提出并试验一套适合稠油火驱产出气再利用燃烧的方法,确保尾气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高升油田火驱区块主要有高3618块和高3块,火驱井组66个。自2011年规模开发之后,井组产气量逐步上升,注气井油套管、油井管杆泵及地面设备腐蚀加剧,导致作业及现场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查找设备腐蚀原因、提高设备抗腐能力成为火驱采油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项实验研究发现,火驱尾气中H_2S和CO_2在特定含量及温度下,极易造成设备腐蚀,严重制约火驱采油生产工作,为此提出了下步防腐工作的攻关实验方向。  相似文献   

4.
火驱是稠油最具潜力的方式转换技术,在国外已实现商业化开发。国内辽河油田率先在D块开展规模试验,历经多年技术攻关,在多层火驱设计基础上,形成辽河特色的火驱开发关键技术,完善火驱开发效果评价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5.
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火驱是重要的开发方式之一。而火驱开发中火线位置预测和控制是稠油油藏动态调控的关键,决定了火烧油层的成败。稠油油藏注气燃烧后,需要时刻了解掌握火线的位置,并根据油藏火线的径向推进距离,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调节整体或局部的注气强度,使得火驱油藏燃烧带平稳向前推进,以达到最理想的开发效果。文章对火驱的开发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火线位置预测与调控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我国各大油田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3618块指的是高升油田高二、三区的东北部。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主要对高3618块火驱举升工艺配套技术及其实地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火驱试验的成功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火驱开发过程产生大量的尾气,火驱尾气中含有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其中硫化氢含量100~600mg/m~3。硫化氢气体存在不仅会对金属管线设备产生腐蚀,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硫化氢具有毒性,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必须对尾气中的硫化氢进行脱除。随着火驱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尾气集中干法脱硫技术已经成为保证油田正常生产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稠油是一种比较粘稠的石油,具有较高的粘度和较大的密度,国外通常称其为重油,国内一般叫稠油,主要是相对稀油而命名的,稠油主要有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几种。本文主要以某油田为例,首先对火驱实验原理及开发技术进行了一番分析,其次,指出了阐述了火驱重力泄油在超稠油开发中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次研究选择高升采油厂的蒸汽吞吐开发区块,其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表现出生产效果变差、油井产能低、地层压力低、吞吐轮次高的特点,针对其开发后期存在的这种现象,积极应用火驱采用技术开展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就主要对获取采油技术在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的应用予以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G2块自投入开发至今已有30余年,经历了天然能量、蒸汽吞吐、注水等几个开发阶段。本文针对注水后的稠油油藏G2块,存在的纵向动用差异大、水驱方式开发潜力有限、区块开发采收率低等问题,提出转换方式迫在眉睫。通过开发方式粗筛选、相似区块类比(相似区块火驱开发效果较好)、油藏工程计算、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研究,综合分析认为火驱方式是G2块未来较可行的开发方式,达到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高3618块自1987年开发以来,目前存在油套环空掺油困难、油井见效缓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火驱配套工艺试验,先后实施了泵下油管电磁加热工艺和原油脱水工艺,提高了老区块的油气产量,为辽河油田其他区块的油气增产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稠油是指粘度大于50000MPa·s的石油.中国单是新疆风城超稠油油藏就拥有3.6亿吨的资源量,2014年风城油田超稠油年产量为214.5万吨,潜力很大.辽河油田2004年超稠油年产量占稠油总产量的28%,这一比重在逐年增加.超稠油资源量大并且是稠油开发的接替资源,超稠油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超稠油火驱现场经验和室内研究较少,本文为超稠油火驱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油田开发后期,实施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以聚合物驱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微生物驱油技术为主,获得最佳的油井产能,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稳产的需要。微生物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是油田开发的新技术措施,有望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获得最佳的油田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原料气量因批处理,异常事件发生等各种原因产生波动,天然气净化厂应对原料气波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锅炉启停和汽驱设备运行,切换汽驱,减少再生蒸汽使用,联合装置采用新模式运行,脱硫单元停止进气,一拖二运行,保障全厂蒸汽系统平衡,保障装置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5.
<正>三元共聚冻胶微球调驱剂技术为中渗油藏深度调驱找到了出路。中原油田2.78亿吨的中渗油藏经过多年高速高效开发和注采调整,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开发效果逐年变弱。针对中渗高含水油藏深部调驱难题,中原油田科研人员研制开发三元共聚冻胶微球调驱剂,创新形  相似文献   

16.
海1块为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藏,按照总体上按一套层系、在构造高部位的局部地区分两套层系开发的原则,划分出分采区、进行细分层系全面注水调整,使分采区内水驱储量动用程度、采出程度等指标明显高于全块开发水平。通过对分采区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分采区水驱采收率进行预测及研究分采区扩大、调整的可行性,明确了分采区适合内部调整、提高注水井分注级别等工作方向,为进一步改善区块水驱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新霍地区属于高压低渗油藏,自然能量开发过程中面临产量递减快,注水开发又面临着注水压力高,且油井见水快的矛盾,常规的二次采油技术已难以提高该块的储量动用程度,二氧化碳驱从增压、降黏等方面改善了原油的性质,有利于原油从地下析出,对提高新霍油田的采收率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二氧化碳的驱油机理以及通过二氧化碳驱在新霍地区的应用来论证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渗油藏中的优势,为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从注气受效、气窜判断、注气并方案调整及措施改造、CO2做为一种驱油介质对储层基质物性特征的改善情况等方面阐述试井资料在特低渗透储层C02驱油开发中的作用,为特低渗透储层C02驱油动态分析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三次采油中重要措施之一的聚驱技术,是油井的降水增油的重要措施之一。渤海某些油田经过多年聚驱的实施,注入管线中存在了大量结垢物,造成注入压力高、设备负荷大,使聚合物驱注入端受到严重影响。文章针对海上某油田情况和聚驱设备、流程,分析结垢原因并提出了一种适合海上解决聚驱注入流程管道结垢的方法,即“化学除垢法”。该工艺占地小、易操作,可有效地解决渤海油田聚驱流程除垢困难的问题,保证聚驱作业的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20.
油气田开发中,结垢是一个伴随始终的严重问题。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应用范围逐渐增大,由于系统中的温度、压力和油气水平衡状态的变化,会使无机盐类在三元复合驱系统产生沉积,导致结垢。文章针对三元复合驱试验站垢样及油田防垢剂为研究对象,依据结垢机理及垢样分析结果,探述防垢剂防垢机理并优选出相应除垢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