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据缅甸中央统计局发表的最新统计数字,持续长达两年多的亚洲金融危机致使流入缅甸的外资锐减。该统计数字显示,在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7月至今年4月近两年期间,缅甸吸引的外资总额仅为6.19亿美元,其中,1997年下半年为主64亿美元,1998年全年为2.47亿美元,1”9年头4个月仅为8册万美元,而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1996年,缅甸吸引的外资多达对亿美元,1997年上半年缅甸吸弓l的外资也多达8.92JL美元。东盟国家对缅甸的投资占缅甸吸引外资总额的60%,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对缅甸的直接投资锐减70%。自从缅甸于1988…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影响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从上世纪未至今。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仍未退去的全球金融危机。1997年由泰国货币贬值为导火索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横扫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受到了重创。  相似文献   

3.
1997年爆发自东南亚,随后覆盖整个东亚地区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就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区,着重是香港、台湾和祖国大陆两岸三地经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及前景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冲击1.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最为严重,出现了自1961年以来首次经济收缩。从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香港联系汇率制已先后4次遭受国际游资的攻击。为稳定汇市,特区政府曾两次调高港元银行优惠利…  相似文献   

4.
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迄今为止,危机仍未平息,并随日元的贬值呈继续蔓延和发展之势。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并非是偶然的,既有国内经济政策的偏差,也有国际金融体系不健全的负面影响。从表面上看,是由经常项目赤字,币值高估和非法集资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5.
越南金融经济已有一段时间,有专家认为,它可能成为第二次亚洲金融危机。今天越南爆发的货币汇率危机和必定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完全就是1997年泰国货币汇率危机和金融危机的重演。  相似文献   

6.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给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受亚洲金融危机及多年来重复建设的影响,199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走低。为加快经济发展,在内需启而不动、出口受阻的严峻形势下,中央政府出台了发行国债,加强基础设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在泰国首先爆发,迅速向该地区其它国家扩散,并引发了亚洲和世界股市的急剧动荡。危机几乎扩散到亚洲主要经济开放国家,成为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影响最为广泛的经济危机。本文将从危机性质的演变入手,分析危机对发生国经济的影响和未来走势。一、东南亚危机的性质演变从性质上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经历  相似文献   

8.
吴培力 《宁波经济》2007,(11):47-49
十年前的1997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宁波开放型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面对严峻挑战,宁波外贸在探索中走上了一条艰难的转型发展之路。十年光阴,弹指一挥。今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站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点,回首宁波外贸十年历程,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个中意义不言而喻。新面貌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1997年,宁波外贸总量尚不及50亿美元,其中出口不到30亿美元。经过十年发展,至2006年  相似文献   

9.
中日韩构筑经济合作制度框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亚国家主要奉行基于最惠国待遇(MFN)的单边自由化政策,是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力量。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基于市场力量而不是政府间的制度安排。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东亚国家的政策取向,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回首世界经济发展史,自从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频繁出现。特别是80年代以后,频率更大,危害更深,表现形式更加复杂。比较严重的有1987年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此次次贷危机。尽管每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不尽相同,同时危机的爆发也会因国家地区不同、经济运行环境和政治制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这些金融危机的爆发却有着共同的经济运行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根源上看,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不力密切相关。本文从金融危机的成因及传递机制入手,对金融监管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的金融危机,对改革金融监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导发的金融危机自美国本土向全球蔓延,严重危害着全世界的金融安全和稳定,对全球经济也造成不可估计的损伤。然而这次金融危机的出现从深层暴露了美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松乱,其直接原因还是要归咎于美国金融政策的过度宽松和监管体系散漫。鉴于这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金融危机的损害,我国理当有所借鉴,有所警惕,以此为例检测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法规体系,以期达到完善法律、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霸权的地位及其对危机的影响是国内外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体系论视角,分析了美国在牙买加体系中的金融霸权,其金融霸权不仅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为金融危机在美国国内生成创造了条件,而且也导致危机在全球迅速传播,从而演变为自1929年-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大危机.为制约美国的金融霸权,全球金融治理已提上议事日程,但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从东亚金融合作的历程看,东亚金融合作是在东亚金融危机中诞生,又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不断发展的。尽管东亚金融合作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进展,但此次金融危机对金融全球化下东亚各国如何进一步推进区域金融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东亚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宋昭 《特区经济》2010,(2):100-102
美国次贷危机更多的是美国人的,但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金融自由化浪潮使世界与美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随后危机的演变及事态的发展可知,各国并不可能在此次次贷危机中独善其身,也就不能作壁上观。笔者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分析了应对次贷危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备受关注,受其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本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动荡之中,这一现状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产生的影响与引发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亚金融一体化:基于资本流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生后,为了避免对外国资金的过分依赖,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东亚各国(地区)陆续开放本国资本账户,加快区域间的资本流动以推进东亚金融一体化。本文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对东亚的金融一体化程度做出分析,研究发现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但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所加强,而其中东盟是东亚各子区域中金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晨 《特区经济》2009,(8):174-175
在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逐步加大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湖北省作为中部重省,对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湖北省受到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湖北省在金融危机下面临的挑战,同时也看到了其发展存在的机遇,最后根据湖北省的发展现状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剖析了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发生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在次级债发展的初期,它充当着财富放大器的角色,使大部分美国人圆了“美国梦”;而在危机深化的过程中,因为其特有的链式反应,把全球金融市场卷入到更广更深的危机中,此时它充当了危机放大器的角色,这是金融创新设计时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性”所埋下的诱因。为此,我们需要在信息对称性条件约束下创设金融新工具,才能在分散市场风险的同时不会诱发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李东星 《特区经济》2009,(12):85-87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很多美国金融机构的倒闭,很快危机又蔓延到世界其他各国,引起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致使全球的金融资产遭受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和1997年由泰铢贬值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对比,说明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且指出这两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