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有点害羞"、"时而语塞"、"不善言辞"是孙宏斌给人留下的表面印象,"干劲十足"、"狼性十足"、"赌性十足"是孙宏斌给业界留下的印象。而今,老孙又多了一个绰号——"收购王"。在与绿城合作不成之后,他又将收购的触角伸向了佳兆业,我们不禁要问,在一次又一次的并购案中,怎么总有孙宏斌的身影?难道仅仅是他的"赌性"使然,还是因为孙宏斌对后市有独到的见解,急于扩张融创的版图,抓住未来十年的"白银时代"?或许,我们很难替孙宏斌做出明确的回答;又或许孙宏斌本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2.
声音     
《英才》2006,(11):18-18
“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着急,他只比郭为大1岁。以前我就提醒过他,存扩张时一要注意资金链,二是有些话不要说得太满。” 面对孙宏斌今天的困境,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如是说。孰不知,在这位亲手把他送进过监狱,又在其出狱后以50万元助其创业的老一辈企业家面前,孙宏斌一直想超越柳传志。当2004年孙宏斌提出1000亿元的销售目标时,其瞄准的企业已经不是100多亿销售额的万科,而是联想。  相似文献   

3.
《东方企业家》2014,(12):25-25
我至今认为,孙宏斌与他的融创团队,在经营、营销方面是非常优秀的。我也不认为孙宏斌是一个坏人。但是融创和孙宏斌的基因,经过100多天的观察,是明显不融于绿城一一当然,我的悟性也是要慢慢提升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产市场》2006,(10):46-46
前不久与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敲定融资合作计划,解了燃眉之急的“孙宏斌系”又传出消息.孙宏斌旗下另一企业融创集团.将争取在三年内实现上市。  相似文献   

5.
观察     
慢慢来的孙宏斌:需要稻盛式涅槃孙宏斌又回来了。这位在IT圈曾挑战了柳传志,到了房地产圈则向王石下战书的黑马,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不过这次,孙宏斌有点让媒体失望  相似文献   

6.
《东方企业家》2009,(10):31-31
孙宏斌 曾一度扬言赶超万科的孙宏斌沉寂三年后重出江湖,他的融创地产近日出现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格的名单中。孙宏斌成名和发家始于1994年在天津创建顺驰地产,2006年初,随着项目公司增加,资金链越来越紧张的顺驰最终被迫易主香港路劲基建。  相似文献   

7.
边看边说     
《中国新时代》2006,(5):16-16
孙宏斌直面顺驰迷途?顺驰幕后的操控者孙宏斌忍不住“出山”了。这之前,顺驰地产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3月17日,孙宏斌宣布复出,重掌大权。此役,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我们目前尚不得而知。看过贵刊4月号“特别策划”的《顺驰转型》,感觉这个策划非常好,文章让读者立体的了解了顺驰的困境,了解了神秘的孙宏斌,更了解了这家“黑马公司”试图调整与崛起的发展意图。由于战略失误,顺驰地产全面而迅速的进军各大城市,而集团又难以让众多子公司快速回笼资金,从而导致了顺驰地产资金链的紧张。项目遇到问题,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是孙宏斌不得不面对而又…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时代》2006,(5):128-131
我一直都在江湖上 孙宏斌从来都是媒体追逐的热点。过去是因为他的狂妄.敢于向地产大佬叫板,敢于抓住政策变化异地发展。对于那个阶段的孙宏斌和顺驰.人们有欣赏.有赞同.有批评.有质疑,也有不屑。  相似文献   

9.
孙宏斌从来都是媒体追逐的热点。过去是因为他的狂妄,敢于向地产大佬叫板,敢于抓住政策变化异地发展。对于那个阶段的孙宏斌和顺驰,人们有欣赏,有赞同,有批评,有质疑,也有不屑。《中国新时代》2006年4月号推出的“特别策划”中,两度专访了孙宏斌。此时正是江湖盛传顺驰中国全线收缩,甚至处于风雨飘摇的当口,本刊试图展示一个真实的孙宏斌以及他的“顺驰猜想”。2006年3月17日,退隐了近三年的孙宏斌正式复出,担任顺驰中国的董事长。三年前,顺驰中国迈出了全国化扩张的步伐,先后在十几个城市拿下土地的顺驰,一年之内从一个地方公司变为一个全…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4,(10):54-57
1994年3月9日,即孙宏斌出狱前18天,他和一位狱警到北京出差,托人请柳传志吃了一顿饭。  相似文献   

11.
杨哲答应帮忙,但是他告诉孙宏斌:“帮了这一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顺驰的事是个系统问题。”孙宏斌说,“那你回来吧!”  相似文献   

12.
西谚有云:王者本天成。这一点用在孙宏斌的身上可谓是名副其实。早在联想主持企业发展部工作时,孙宏斌驾驭部下的能力就令柳传志也佩服不巳,尽管后者最终将其送进了监狱。“那些人的确都很听他的话。我听说后来在监狱里,  相似文献   

13.
孙宏斌的性格果然是“不放弃”。 8月25日,绿城中国(03900-HK)在香港举行201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孙宏斌、寿柏年以及绿城中国首席财务官冯征出席发布会。这起业绩发布会上,上述消息被孙宏斌直接予以否认,称“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放弃这起收购”。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04,(Z1)
<正> 10多年以前,一个沉重的故事。“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谁也不愿意经历这种事情,”孙宏斌点燃一根烟,“但是,如果没有这件事,也就没有我和顺驰的现在与未来。”孙宏斌披露入狱真相 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刑事拘留。10天后,被正式逮捕,案由是挪用公款。在海淀看守所经过漫长的27个月后,孙宏斌接到了刑事判决书,他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罪名是挪用公款13万元。1994年初,孙宏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1年零2个月:1994年3  相似文献   

15.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6,(10):22-22
顺驰中国神话终结孙宏斌本来距离他的顺驰帝国只有一步之遥,如今却功败垂成。9月5日,孙宏斌把顺驰中国55%的股权卖给了香港路劲基建公司。至此,控制顺驰长达12年之久的孙宏斌正式出让大股东的位置,丧失了对顺驰中国的控股权。成立于1994年的顺驰中国,从天津的一家二手房中介店起家,苦心经营12年,打造出中国地产界最剽悍的黑马。自2003年底开始两年内,迅速积蓄超过700万平方米的土地。然而野心勃勃的孙宏斌遭遇了国家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随后手中的巨额土地储备反而挤压着顺驰的资金血脉,同时,孙宏斌还遭遇到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管理混乱等问…  相似文献   

16.
李乐 《中国企业家》2010,(20):30-30
归来的孙宏斌不再是过去那个地产骇客,这让曾经熟悉他的人,多少有些失落。 三度折戟之后,孙宏斌韬光养晦之所——融创中国,终于在香港赢得了国际投资者的认可。10月7日,融创中国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但受内地新一轮地产调控消息影响,首日即跌破发行价。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2003,(5):1-1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指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每一次突破认识上的误区,都会带来证券市场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积极推动证券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他表示,要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完善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和品种结构。他还说,坚持推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妥善化解历史问题和风险隐患,要按照“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8.
恒大的隐忧     
众甫 《中国企业家》2010,354(1):31-31
许家印在业界素有“孙宏斌第二”之称,盖因两人都从事房地产且都在香港上市受挫。但许终于证明他比孙更狠——2009年11月5日,他旗下的恒大地产在香港成功上市。为保成功。恒大弃高就低,以询价最低价3.5港元售10亿新股、6亿旧股,并抛出派现承诺:“每年派发盈利的10%作为股息”,最终取得45.72倍认购倍率。其后,通过行使超额配股权又配售了2.4亿旧股。虽然场面还过得去,  相似文献   

19.
《新远见》2006,(6)
2005年8月26日,属于两个山西人。一个是李彦宏,这一天,其创立的百度在纳斯达克市场凭借高值股票引起全球哗然。另一个,是孙宏斌,这一天,软银投资联合凯雷投资共同向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投资4500万美金,孙宏斌在地产业外开始向“互联网”和“零售渠道连锁店”的头把交椅发起正式冲出。2006年3月,因为重掌顺驰,顺驰系浮出,孙宏斌再度走上前台。  相似文献   

20.
要找到恰当词汇来描述孙宏斌并不容易。精明、偏执、理想主义、激情、果敢、大起大落.似乎都能和他沾上边.又似乎都不贴切。老孙也许是一个“智力至上”主义者:依托过人的天赋和努力,自信已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没有理由不大干快上.办顺驰如此,办融创也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