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盟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发展缓慢,战后,先后独立或摆脱控制,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六、七十年代以来,东盟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它们不仅是第三世界中的佼佼者,也是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一片衰退,唯独东亚—枝独秀。东盟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2.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加入多边投资框架、承诺遵守一个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多边投资规则 ,可以改善发展中国家投资政策环境的稳定性 ,提高投资者信心 ,吸引那些在不承诺时不会发生的投资 ,但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加入这一框架却存在过度承诺的可能和风险。由于多边投资框架对发展中国家在权利和义务上的不平衡 ,维持现有国际投资规则并逐步向多边投资框架过度是发展中国家当前的明智抉择。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民族经济发展时,如何利用跨国公司,如何增强同跨国公司打交道的能力,是一个十分迫切和现实的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所作所为的批评越来越激烈,在许多国际会议上跨国公司都成为众矢之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和英国、法国、西德。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竞相开放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FDI)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业FDI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在获取服务业FDI开放带来的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本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风险。明确服务业FDI对东道国的存在的巨大潜在利益非常重要,它能够促使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业FDI。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业FDI开放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规避经济风险和降低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东盟国家(不包括文莱)的经济发展曾经出现过三次分化:第一次,新加坡和台湾、南朝鲜、香港一起于七十年代下半期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NIC,Newly Industrialiging Countries)的行列,和其他四个东盟农业国家出现了第一次的经济分化.第二次,在八十年代上半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全面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面向出口经济受到了抑制,而马来西亚、泰国由于得到农业部门的支持而取得了比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较好的经济发展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持续强劲地增长,东盟国家成为继亚洲“四小”之后又一充满生机的经济群体。“东盟热”带来了投资“热潮”。虽然外国直接投资(除新加坡外)在东盟国家的国内资本积累总额中不占主体,但人们对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东盟国家工业化发展这点却深信不疑。争论焦点只表现在东盟国家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能获得多大利益?外资来源该不该分散化以求引进工作的协调发展?本文拟就外国直接投资与东盟国家工业化关系作一初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 战后,澳大利亚政府一直重枧资本积累和新技术的运用,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近年来,政府实施经济结构的调整,更需要较大的投资,使制造业有可能更新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无论是当地的私人资本和国家投资的金额都不能满足需要。它除了提高国内储蓄水平、企业资本的积累率以及扩大政府的投资外,外国资本的流入也是补充国内储蓄不足的重要来源。于是,澳大利亚政府积极推行吸收外国投资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减少了江苏省农业引进外资的数量,降低了农业利用外资的效益.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农业引进外资呈上升趋势,但中国也面临着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引资竞争;在国内,农业利用外资拥有良好的经济、法律与政策环境.应当在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完善农业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并对外资并购和订单农业进行规范和监管,以增强江苏省农业吸引外资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政策及投资促进战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直接投资(FDI)作为联系各国经济的最重要机制,主要通过与贸易相关的FDI、技术和技能的转移来实现。跨国公司以各种方式在国际上获取资源和市场,也将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这又导致了作为世界经济生产核心的国际生产体系的出现。因此,FDI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FDI对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影响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吸收并利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认识到若要有效地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虽然应该充分关心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技术引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改善、人口增长的控制及出口导向的促进等问题,但更应该关注经济发展中的有关制度性因素。其中的分析结论是:经济上成功的国家往往拥有健全的制度,如法律安排、经济政策规范及组织健全等,而那些经济上不那么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则缺少这些制度;一个繁荣的市场经济需要有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的支持,这对于发达国家是既定前提的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却是有  相似文献   

11.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外国直接投资(FD I)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投资、生产、运输和贸易的全球合作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的权力也得到了急速扩展,这使得外国直接投资的目标国家,尤其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或削弱。在此背景下,反全球化运动向以强调市场机制、反对政府干预为政策主张的“华胜顿共识”提出了挑战。文章认为,以美国模式为核心的“华胜顿共识”存在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必须超越“华胜顿共识”,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生活全面国际化的今天,利用外资已不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办法,也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各国都在利用外资,但效果却是很不一样的。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条就是和正确选择和利用外资的形式有关。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形式的比较,可以为我国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集中研究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趋同问题,并对1990~2009年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同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东盟国家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以及AFTA等制度安排是有效的;而在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缩小成员国收入水平差距方面,目前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政策和实践却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积极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再次就贸易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就东盟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倩 《魅力中国》2010,(25):89-89
在2009年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基础上,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但总体上看仍将乐观。本文首先对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判断,然后阐述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之后分析了中国资本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资本积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直接投资是国与国之间长期的资本流动,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经济现象和活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引进国外直接投资已成为经济领域中一项重要内容。现在。这项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摆脱在摸索阶段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观念,深刻理解直接投资这一国际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及时制定正确的引进战略和策略,以利于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简单论述,然后,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引进直接投资时的若干对策选择,并对我国(包括上海)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格局作一判断,最后对上海的引进战略和策略提出几条意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曾经出现过经济“奇迹”的亚太地区发展中国,进入八十年代后,经济结构中的种种弱点和困难逐渐显露出来,且矛盾也越来越多,终于导致了1985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放慢,一些国家甚至陷入了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不管是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还是东盟中的一般发展中国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经济结构性调整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璐 《发展》2007,(6):43-43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一)经济发展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强调储蓄增长和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陆磊 《首都经济》2001,(5):9-11
如果说,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因和必要条件;那么投资就是推动经济数量和质量提高的直接因素和充分条件。在世界范围,即便是经济陷于停滞的南撤哈拉、刚果河流域,同样存在居民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消费水平过低或大宗消费依赖进口,国内消费就无法转变为本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而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消费存在总量和结构瓶颈,反之,投资则必然形成国内新增资本,必然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因而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谈到投资与经济发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而言,一直存在一个可以称为“克鲁格曼假说”的不祥预言;由于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提高,投资是低效率的,前苏联、东亚等地区依靠高储蓄-高投资维持的高增长是不能持续的,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位经济学家;胡祖六和卡汉于1997年发表了著名的辩护文章,证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通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投资体制依然存在严峻的效率、结构和制度问题,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切实扩大内需的要求,而症结所在是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我国经济和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也经历了一个政策逐渐成熟、数量由少到多、效率不断提高的阶段.中国和印度两国选择了相似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化经济以及国家在经济中的统治地位.在中国和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差异比较中,我国应充分借鉴印度吸收利用外资的经验,采取科学的对策,使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末,世界上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曾预测:世界经济中心将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并强调二十一世纪将是“太平洋时代”。然而,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充满着不平衡的过程。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正在崛起的亚太发展中国家(地区)产生了强劲的冲击。面对挑战,亚太发展中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