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辅车相依风雨同舟澳门与内地企业合作前景展望本刊记者刘小云1999年12月,澳门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历史的时钟也即将敲开21世纪的大门。在这世纪之交,澳门的回归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喜悦,还为澳门与内地企业的合作展示了无限美好的前景。澳门的工业经济状况仅...  相似文献   

2.
《时代经贸》2008,6(7):88-96
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约53万人口,主要以华人为主,其占总人口的94%,葡国人及其他外国人则仅占6%。澳门经济的发展以旅游服务业为主体产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及建筑地产业与之配合,成为推动澳门经济的四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郑天祥  朱雪梅 《新经济》1995,(10):12-15
由于种种原因,澳门经济近年增长放缓,各界人士纷纷为此担忧,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澳门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澳门昔日的优势不复存在,将来,澳门只是供人们瞻仰的“纪念品”而已。澳门目前经济状况不佳这是事实,但由此而推论澳门的优势已经丧尽,这是不符合科学与实际的。优势、劣势  相似文献   

4.
胡天存 《经济地理》1995,15(1):51-54
澳门出口加工业以纺织、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特征,八十年代末以来,由于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又面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澳门出口加工业陷入严重的困境。在发展出口加工业方面,澳门拥有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外向程度极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澳门无法比拟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澳门出口加工业如果立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按比较优势原则,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在分离三角洲地区低成本低价格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澳门广泛的国际联系,尤其是与拉美各国的经济往来关系,扩大海外市场,在此基础上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华南地区西部不可缺少的经济信息中心,这是澳门出口加工业的一条切实可行并富有广阔前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一、澳门与葡萄牙的经济关系:澳门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澳门与葡萄牙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联系。但相对于政治和文化方面较为密切的联系而言,经济联系显得较为薄弱,与英国同香港的经济联系相比差之遥远,这既同葡萄牙政府和企业界重视不够有关,也同葡萄牙的综合国力不甚强大相联。下面我们从投资、贸易、旅游几方面分析一下澳门与葡萄牙的经济关系。从投资方面看,香港是澳门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其次是内陆资金,香港和内陆投资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章平  钟坚 《经济与管理》2010,24(7):23-26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利用中国澳门回归十年以来的经济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可知:内地在澳门的旅游、金融及投资方面对澳门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广东省与澳门进出口贸易的线性相关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郑天祥  张莞 《新经济》1995,(1):15-19
在现有的基础上,在中葡政府及各方努力下,澳门经济将继续发展,经济结构将趋于优化,投资环境将不断改判,它在中国对外开放总格局中将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澳门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8.
在澳门回归祖国前夕,记者有幸作为中国财经报社迎澳门回归特别报道组的成员赴澳采访。在澳门,我们报道组一行所到之处,都会看到中资企业的身影。澳门最高的大楼是中国银行大厦,最大的银行是中国银行,最大的保险公司是中保公司……中资企业已融入到澳门的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49年8月南光贸易公司在澳门正式注册以来,驻澳中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实力的中资企业不断涌现。80年代以前,中国银行(当时称南通银行)、南光公司和中国旅行社在澳门名闻遐迩;80年代后,南粤公司、珠光集团、中福公司、振华海…  相似文献   

9.
回归前后,澳门经济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并不理想:原有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问题尚未解决,又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加大了澳门经济走出困境、重新复兴的难度。到1998年,澳门经济已连续3年出现负增长。民心思归、人心思变,成为澳门社会的现实心态和强烈愿望。澳门的回归,正好为澳门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澳门可以摆脱过去主权分割造成的人为障碍,在“一国两制”和“澳人治澳”的基本框架下,长远地思考和探索澳门经济发展道路,根据澳门自身发展要求来改革澳门社会体制中种种陈旧落后以及与现代澳门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澳门…  相似文献   

10.
陈弘 《新经济》1995,(4):44-45
尽管珠海、澳门之间存在着社会制度的差异,但珠澳间的经济合作始终存在。从历史的沿革来看,珠澳本是经济的连身体。澳门在葡萄牙1899年切割之后,与珠海的经济联系也依然存在。这表现在澳门的粮食、农副产品的供给、淡水供应等一直依赖珠海,而珠海也一直在借助澳门的自由贸易港进行对外贸易交易。  相似文献   

11.
《澳门经济四百年》一书出版由黄启臣、郑炜明编著的《澳门经济四百年》一书,最近已由澳门基金会出版。该书是第一本系统论述澳门四百年经济发展史的著作。此书对澳门经济四百年的风风雨雨,世事变幻和社会演进,作出了详尽而深刻的撰述,是一本资料丰富,内容全面的书籍。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要解决三大问题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郭东坡最近强调:要实现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要解决语文、人才、法律三大问题,目前的状况与平稳过渡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解决这三大问题的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中国贸易投资洽谈会在港获佳绩“香港九四中国贸易投资洽谈会”六月初在港签订协议  相似文献   

12.
张敏 《经济论坛》2000,(15):18-18
一、澳门经济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澳门实行的是自由港和自由经济政策,为海岛型经济。在香港开埠之前,澳门曾经是东方最大的贸易转运地之一,也是欧洲前往中国及日本经商的必经之地。香港开埠之后,澳门的贸易转运地位逐渐下降,并发展成为以博彩、旅游业为主的消费型城市。本世纪 60年代,澳门经济开始起飞。 70年代,澳门依靠工资低、地价廉、享有欧美市场纺织品配额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尤其是香港工业资本前来投资,促使经济高速增长。进入 90年代以来,澳门遇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内部结构调整等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私人…  相似文献   

13.
孙文友 《新经济》1995,(2):20-23
由澳门经济学会主办的“国际机场与澳门经济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月14日在澳门南湾商业中心举行。澳门政府经济财政政务司贝锡安、运输工务政务司麦善道、经济司长薛凯丝、政府策划暨合作办公室主任苗兰图,以及澳门和来自广东、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及经济界人士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澳门回家了!祖国母亲这个月终于盼回了漂泊400多年的游子。全中国的人民普天同庆,喜气洋洋,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这份狂喜,只有懂得中国近代史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随着澳门的回归,外国人占据中国领土的历史将从此彻底结束!1999年是“澳门回归年”,也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人类也将迎来新的千年,历史的巧合真是不可思议……第一篇澳门: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句号以幅员来审视澳门,它不过是珠江口西岸的一块弹丸之地,只相当于香港的六十分之一。但以历史眼光来审视澳门,这却是一块折射中华文明悠久与坚忍、光荣与屈辱的镜子。考古…  相似文献   

15.
澳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澳门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面积20.96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以后,得益于内地改革开放以及邻近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澳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一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8%,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达20%左右,并逐步形成以旅游博彩、出口加工、建筑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为四大支柱的产业结构,它们分别占澳门地区生产总值(GDP)的40%、20%、10%和10%。1997年,澳门地区的生产总值(GDP)为593亿元(澳门币,下…  相似文献   

16.
一、纺织品配额在澳门制衣纺织业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东南亚国家的兴起、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和澳门经济的发展,澳门工资低、地价便宜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失去,澳门80年代欣欣向荣的出口加工业,90年代后逐步萎缩,有些行业几乎淡出了澳门。1990年至1997年,澳门出口加工业生产总值占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从49.84%跌至23.9%。90年代澳门的制衣纺织业虽然相比七八十年代来说发展缓慢,但其产值还是稳步增长,其出口金额在澳门出口总额中的比例越来越大。1990年至1997年间,澳门制衣业的生产总值从68.28亿…  相似文献   

17.
WTO为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一、澳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一)CEPA为澳门和内地的更紧密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3年10月17日,国家商务部和澳门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并于2004年实施。以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规则和“一国两制”方针为法律依据的CEPA是国家主体和其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它的实施不仅消除了澳门与中国内地经贸交流中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9.
澳门的渔业经济与妈祖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端,三面临海,周围浅海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其海岸停泊方便,是一个优良的鱼港。因此,渔业经济是澳门最古老的经济活动,1940年以前,它还是澳门经济的重要支住,其地位在爆竹、烟花等产业之上。1921年前后,澳门渔民人数达6万多人,占当时澳门总人口的71%左右;有大小渔船3千多艘。虽然渔业经济于1950年代走向衰落,但1970年代后期又趋于回升且不断发展。1980年澳门有大小渔船1400多艘;渔民1200多户、13000多人。1984年渔船增至1700多艘,渔民达15000多人。这一年渔业产值达0.94亿澳元,占全澳门生产总值的1.…  相似文献   

20.
一、比较优势下澳门与内地不断拓展的经贸合作澳门是个高度开放的自由港,也是典型的微型经济体。自1993年以来,澳门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1%、4.6%、3.6%、-0.5%、0.1%、-4%,经济出现产业放空的长尾现象。尽管如此,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仍然一直保持着发展的态势:(1)从贸易来看,内地与澳门的贸易总额由1980年的2.6亿美元升至1998年的8.7亿美元,年均增长6.8%,其中澳门向内地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4.3%,从内地进日年均增长6.8%。内地输往澳门的轻工业产品,除在当地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