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信息化社会的巨大转型促使当今包装设计领域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为紧随时代的步伐,满足市场现有及潜在的消费需求,包装设计师顺流而动,逐步走出一条创新设计之路——他们在包装设计的新形态语言上作出了开创性探索,力求包装形态的标新立异。这些新形态语言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设计是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生活的风向标,其根本目的是适应、创造并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电商时代的家具包装设计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模式正在兴起,在对传统卖场的实体销售形式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在网购的诸多商品中,家具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大众消费门类,其特殊性在全新的电商背景下变得尤为突出,家具包装设计也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包装工业》2012,(11):24-26
新世纪,人们在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将看到许多更方便、更安全、更多样的包装,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商品的外衣不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这便是新世纪将引领包装潮流的"绿色包装"。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绿色包装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绿色包装将取代传统包装成为新的消费需求。发展绿色包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到2015年县城以上冷鲜肉占比提升到30%,以及为满足我国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裸品为包装品的趋势,为我国肉类包装企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带来了机遇。"十一五"期间,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大环境中,在中国政府对  相似文献   

5.
金属包装在人们生活视野中是一种高档包装,可信赖的包装。它的内装物精品可靠,它的容器技术含量高,产品的保质期长且可放心,收藏的环境不苛刻,加上密封严实,强度刚性好,耐压耐碰撞,携带方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属包装制品越来越为普通老百姓接受。因此在经济发达国家成为了首选,消费量很大。例如美国人年均消费饮料罐达375厅,食品罐90罐。气雾罐11.8个。表1列出世界主要的金属罐消费情况,由此可见一般。  相似文献   

6.
《中国包装工业》2004,(9):46-48
在人们一天比一天更倾向于感性选择的消费时代,时尚已成为当今消费社会中无法回避的热点。时尚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使追求时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知不觉的习惯性行为。而今令我们惊奇的是,连一向以理性自居的工业产品也开始走向时尚的星光大道。”作为‘工具理性’之典型表现的设计领域,却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  相似文献   

7.
品牌包装设计应着眼于市场需求与社会责任的平衡,把减量、瘦身、回收及可降解作为生态环保包装的主要目标,以简约设计的观念来限制包装消费,达到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包装,因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商品。包装扮演着本体与附属的双重角色,是今天品牌与商品不可或缺的载体。设计与生活的关联已越来越密切,然而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却是走入了工业文明的误区,以包装设计为例,供货商、设计师以极大刺激消费者消费为最终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 营养、卫生、安全、食用方便和多层次 ,已成 为现代人对食品的消费需求 . 食品离不开包装 ,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 销售 . 近年来 , 国内外相继开发出一批功能独特、品种多样的食品包装新品 , 令人耳目一新 , 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包装界的关注 .  相似文献   

9.
获国际奖的湾正隆包装张文聪“包装”从古到今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人类生活智慧的结晶,因为有了“包装”,使人类的生活更舒适、更美好。现今“包装”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更代表一个国家人民消费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的特色。有幸参加1...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包装工业》2009,(5):24-25
一、奢侈品包装制造业的形势 消费者追求高品位、高质量的生活已成为新世纪消费潮流和趋势,为新产品的诞生提供发展机遇,为企业提供商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中药生产和消费大国。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藏,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受到西医的冲击,中医和中药消费曾一度跌入低潮。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和社会压力的增大,中药温和、调理的特性迎合了人们注重自我保健;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潮流,又致使中药消费出现了热潮,可以根据身体状况、个体差异的不同来调整搭配不同的中药配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越来越热衷于奢侈品消费。这股奢侈消费的潮流甚至影响到了包装行业。近年的中秋节,月饼包装越来越豪华,有的月饼甚至卖到了18万元的天价。这样的包装,不仅会造成惊人的资源浪费,而且会助长腐败风气在社会上蔓延。那么,外国是如何限制包装的呢?  相似文献   

13.
食品包装保存期预测研究的趋势与意义韩兆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利用包装可以使食品在长时期内得到质量保证,方便了储运环节和有利于使用和消费。但包装对内装食品的保护性并不是绝对的。经过包装的食品,在流通贮存期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也不再只注重质量方面,而更多的也向包装设计的美感方面转化。现代人性化包装设计的最主要作用也是要不断的满足人们心理、生理上的需求,消费心理与瞬间视觉是其中最核心的考虑要素。本文就消费心理与瞬间视觉在人性化包装设计中起到的重大影响进行了探讨,继而分析了如何在人性化包装的设计当中,将消费心理与瞬间视觉的理念融入其中,发挥其作用,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要求以及人性化包装设计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WTO离中国已越来越近了 !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现代包装需求量最大的市场,早就成了国际包装强国窥测的首选目标,是 WTO各成员国的"商家必争之地"。 笔者作为无锡包装业的业内人士,试图立足包装,着眼无锡,提出一些粗浅见解,以期引起共鸣,并希望得到指教。   一、无锡包装业的现状   现代包装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消费生活息息相关的巨大产业,一直在无锡地方经济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全省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经过改革开放 20年的洗礼,无锡包装业发生了三大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包装印刷工业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于商品包装有了新的审美认识和不同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商品包装设计市场定位细分化的形式,探究其中包装设计功能的变化与突破,以及包装设计应与市场个性化和人性化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的政策,农业生产连年上涨。到1993年底,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达4500亿公斤。为此,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粮食生产不足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促使粮食供应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时,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包括膳食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追求方便、卫生、营养、快捷已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一种时尚,甚至出现了礼品化趋势,这一切必然对粮食包装提出新的改进要求,因此,实现粮食包装的改进,既是减少…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商品的包装有了更高的要求。资料显示,现代商品的包装是影响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者随着购买力的增强,对商品包装的精美度要求都有所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口号的传播,我国居民也越来越关注环保,倡导绿色消费,尤其开始注重消费品的环保性能,油墨作为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也受到了国民的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医药、烟酒、化妆品、玩具等包装用油墨提出了较高要求。水性油墨环保、无毒、节能、减排的绿色特性正好符合消费者对包装油墨的较高要求。因此,国民对油墨的绿色要求是环保型油墨发展的良好契机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简约的设计理念不仅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设计与生活的关联已越来越密切,然而人们所面对的现实是:走入工业文明的误区,以包装设计为例,供货商、设计师以极大刺激消费为最终目的,一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虚假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生产的包装等设计层出不穷,对社会、环境、人类造成极大危害,这种危  相似文献   

20.
创造新的价值取向-试论包装设计与品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时代,包装设计的发展与消费社会息息相关,特别是它们的外观不仅是功能的载体,而且成为某种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象征。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分支,以及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中视觉识别(“VI”VisualIdenti-ty)的应用要素之一,对于商品社会品牌文化的树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品牌文化也引领着包装设计向多元化且有意味的方向发展,以满足、适应人们物质消费时的精神需求。这就是说,包袋设计赋予了产品本身使用价值之外的功能,提供了品牌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又反映了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