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霞辉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4):3-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政权和一套新的国家发展方式的确立,赶超成为近代中国所追求的梦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赶超是以牺牲个人福利的提高及扭曲经济运行机制为代价的,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就成为改革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中国的改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看,经济赶超中不断创出奇迹,全社会福利状况大幅改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改革对社会福利改进效应明显,取得了改革与发展的双赢,使赶超进程得以延续。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增长仍处在规模收益递增的阶段,但近年来的外部冲击已经直指资源扭曲下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必须加快转变增长机制。新的增长机制必须从政府目标转型开始,消除扭曲、歧视和过多占用资源等行为,政府激励企业创新,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30年经济增长奇迹”界定与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保平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22(6)
在对国内外关于"中国奇迹"不同观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中国"30年增长奇迹"进行了描述,界定了"中国奇迹"的内涵和特征,运用转型理论和增长理论对中国"30年增长奇迹"进行了理论解释,并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持续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晖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34(4):23-26,44
改革后中国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是解释这一问题却是个世界性的热点和难题。当前解释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主流理论大致可以概括成要素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这些理论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中国经济增长很好的解释,但是限于理论发展和分析框架,都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正确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向在于激励理论,"搞对激励"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是分析问题的原则。中国经济的主导者是政府,因此,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就是要理解政府激励和官员激励。 相似文献
5.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期。通过对经济增长与所有制结构关系的分析以及对转型期所有制结构变迁路径的考察,结合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实践,探讨了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如何通过所有制结构的变迁来促进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增长的质量也在不断改善。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趋于下降,第三产业趋于上升,第二产业基本稳定,而且一直占主导地位;从所有制结构看,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已从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但从效率特性看,公有制经济一直表现出比非公有制经济更强的动态规模效益,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增长不仅表现出持续高速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可持续性。虽然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奇迹”有它偶然的一面,但毫无疑问的是,“二战”后的日本在历史机遇到来时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而其国内各利益集团间谈判势力结构的对称化变革及其国际谈判势力的提高为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迎迎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8-62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十二五"期间珠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进行测度.分析投资产业结构、投资地区分布结构、投资效益、投资渠道与投资主体表现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布局、提高投资效率、放宽投资准入、创新融资模式等方面提出调整投资结构的对策,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进一步促进珠海市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C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GDP只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数据指标,而非质量指标。因此,如何设定衡量经济增长状况的质量指标,并以此作为评价中国经济状况的依据,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明显,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表现为对立的形态。原因在于生产要素价格长期低于应有水平,价格调节机制失衡,要素价格长期低于边际产出,导致消费率较低、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不足、要素分配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对比日本、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的相关数据,提出进行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分配政策、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倾斜、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率来获得调整机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赵蕾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2):14-19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已到一个瓶颈,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以来未完全被激发,内需潜力很大,有待深挖。文章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最终消费支出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国内最终消费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驱动经济总量提高0.59个百分点;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角度分析来看,经济发达程度与区域自发性消费支出的大小基本成正比,即地区经济越发达,本地区的自发性消费越大,而自发性消费支出越大,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驱动也越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消费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3):76-79
本文考察了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变化,分析了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变化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美国经济能够得以稳定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经济结构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关系,作为经济结构的贸易结构同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正的规模效应,另一个是负的比重效应,产生负的比重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因此应调整贸易结构,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5.
尹敬东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5):105-109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迁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通过考察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变迁的原因及后果,从制度创新约束、技术创新转移约束和经济区位约束分析了云南省国民经济约束机制,并从区际间商品流转的角度分析了这种约束的特性,最后提出了超越约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周文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4):2-9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一直笼罩在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中,"向西看"一直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然而,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宣告中国道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前进过程是不断打破西方中心论的过程.中国对西方的超越,表面上看是经济的成功超越,本质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超越.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受控于西方中心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和坚持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荣开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4):19-25
本文针对多年来关于“中国奇迹”的争议,对其中的中国奇迹是否出现、奇迹之源是什么、奇迹能否持续等三个问题以事实为依据,就事论理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作出了肯定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但中国经济还存在就业压力大、农民增收困难、收入分配不尽合理、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度、领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经济增长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在追求物质明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追求物质明、精神明和社会明的协调统一,坚持统筹、协调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