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称《劳动合同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劳动保障部在第一时间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厅(局)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宣传提纲的通知》,要求各地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在劳动保障系统和广大用人单位、劳动者中广泛宣传普及《劳动合同法》。本刊对宣传提纲的部分内容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这是白《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赵轼 《中国就业》2007,(8):23-25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28日上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说,贯彻实施《劳动法》还存在许多问题,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报告建议要加快制订《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修改完善《劳动法》(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5.
一项事关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在4月24日至27日期间,被第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在去年3月曾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个月内立法机关收到19万多件意见,关于法律天平在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之间如何权衡取舍,曾引发激烈争论。这些声音来自劳动者和企业对切身权益的维护,其反映出的观点和问题可以帮助立法者更完善法律的各个方面。为此,本刊组织了一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兴的用工形式,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呈现出非正常的“繁荣”。《劳动合同法》辟专章对劳务派遣制度予以规定,期望用规范的制度引导劳务派遣规范化发展。但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出现与立法本意相悖的不和谐现象,滥用劳务派遣已成为当前劳务派遣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2012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直指乱象丛生的劳务派遣市场。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劳动合同法视频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盛华仁主持会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作题为《广泛宣传、认真学习、切实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日前,人社部就《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公司在劳动派遣操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劳动争议较多。为了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历经4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以"145票赞成,0票反对,1人未按表决器"获得通过。一度引发争议的法律终于尘埃落定。本刊6月号刊登的《新版〈劳动合同法〉大讨论(上)》也在读者中引发了各方人士的积极反响。但无论这些  相似文献   

10.
当《劳动合同法》还处在征求意见稿的草案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收到了将近20万条意见和建议,其中63%来自于职工和工会。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145票赞成,0票反对,1人未按表决器"让历经四次审议的《劳动合同法》果敢"亮剑"。这是一把经过反复博弈终于出鞘的利剑。2007年被喻为中国的劳动立法年。《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密切相关的法律,被列入全国  相似文献   

12.
立法进行时     
8月30日,《就业促进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两天前的28日,《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草案)》开始进入"审读";而此前的6月29日,《劳动合同法》被审议通过;正在起草的还有《社会保险法》。  相似文献   

1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  相似文献   

14.
HR来信:我们集团旗下有二十多家子公司,最近一个子公司可能要“关停并转”,故而需要整体裁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公司需要提前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后才可以实施裁员,现公司既不想履行繁琐的民主流程,也不想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我们如何处理会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5.
Q 我公司(上海)即将有一部分员工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公司只打算与其中一部分员工到期续签.请问,其余员工可以终止合同吗? A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需要与这类员工续订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都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但是,对于期满时是否能够终止,依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是否续订第三次合同时要形成合意.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是此次《劳动合同法》的一个亮点,《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的期限、约定次数、试用期的工资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加强了对试用期的规制,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这些。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对试用期的法律规定有深入的了解,谨慎使用试用期。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赋予了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并对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和补偿标准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鉴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有了多方面的变化,作者认为有必要系统地梳理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支付规定,以利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文华 《企业文化》2007,(5):13-15
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中国的现实问题。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权利经常受到侵害,法律应该扶助弱者、规范强者。时隔整整一年,《劳动合同法(草案)》于2006年12月24日再次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法律草案曾于2005年12月24日首次提交审议。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3月20日将一审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并征求意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从其实施至今,大量案件事实证明,我国劳动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这其中恰恰起到了消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劳动制度的司法现状出发,深刻挖掘我国现行劳动制度的弊端,从《劳动合同法》的层面提出完善劳动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4日闭幕。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要议程有: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议案;审议江泽民关于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