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美国质量学会邀请,由中国质协组织,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主任王海森为团长的中国质量代表团一行16人,于2005年5月14日~25日赴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出席了首届“世界质量与改进大会”。会后代表团走访了美国Benchmark电子公司、波音公司和考斯科仓储销售公司(Coaco Wholesale)等国际知名企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关专家进行了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学术和经验的现场交流。此外,代表团还与业界专家——InterServe公司的王安先生就“美国商品召回机制”、召回管理机构和召回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刘源张 《上海质量》2007,(10):29-31
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一共召开三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每次会议都是由中国政府的副总理主持和总理讲话,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质量和质量管理,也开始有了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正确认识.30年来中国的一系列战略性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的质量和质量管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使中国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但也存在3大教训,以及"三农"标准化、质量信息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零缺陷管理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P.B.Crosby)提出的现代质量管理学说,现已风行各个质量领域。那么,零缺陷管理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改变人们做人做事的态度,引导人们“第一次把正确的事件做正确”。零缺陷管理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质量问题,所谓的质量问题是由于人们缺乏知识和缺少注意,没有第一次把事件作对而造成的缺陷和失误。  相似文献   

4.
6σ质量与"隐蔽工程"的开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σ质量6σ质量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质量特性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其次,避免缺陷。要使质量特性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正确定义质量,用量化的语言来描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包括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充分考虑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在正确定义顾客满意和忠诚的质量的基础上,避免缺陷和风险,使其差错率降为百万分之三点四(图1)。从经济性角度用财务的语言可表明推行6σ管理的重要性(图2)。每个组织都有成本核算。要想改进业绩,不断降低劣质成本占收入的比率,6σ管理就是一个务实、有效的途径。因此,从经济意义上讲,6σ管理对每一个欲改进其业…  相似文献   

5.
杜志渊 《中国质量》2002,(10):45-46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在50年代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先生提出来的,1981年3月瑞典质量管理专家L.桑德霍姆博士在讲学时第一次把质量成本概念介绍到国内,1987年中质协制定出了<工业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推荐办法>,从此质量成本核算开始在我国企业中开展起来,为了很好地推广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还被列为国家质量管理奖的评奖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质量》2005,(7):53-53
为了传播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广最新的质量技术和研究成果,提升我国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水平,中国质量协会定于2005年8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7.
《中国质量》2009,(10):95-95
为提升我国质量管理的理论水平,倡导质量文化,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质量协会于2003年设立了“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中国质量学术论坛的宗旨是为我国质量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质量工作者提供一个进行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质量是兴邦之源,是富强之本,如何加强质量建设,推进质量振兴。保障质量安全。不仅是各级质监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9.
相对质量 赢得市场 重庆市某副市长曾经问我:老尹,我和外国商人接触的时候,他们老是说中国产品质量低,你建议怎样回答才好? 我说:市长,我建议你和外商谈中国商品质量的时候,要和他讲讲相对质量和绝对质量。一个商品如果不计较它的价格高低只看它的质量,比如以性能、外观、材料、工艺来分高低,那就是绝对质量的高低。而  相似文献   

10.
论质量经营     
我国加入WTO已一年有余,人们除了对新的经济规则日渐熟悉之外,对“质量”二字的理解也更趋深入。质量正逐步从单一的实物质量向企业从生产、管理到经营、文化方方面面的综合指标拓展。“质量领导力”、“优化质量功能”、“质量是本钱而不是目的”、“经营质量以及质量经营”等新理念在质量界逐渐升温。12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主办,《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企业质量经营战略高层论坛”上,我国质量管理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最终作用是指导实践。本刊摘其本届论坛上获一二等奖的部分论文的部分章节,旨在使企业界的读者了解我国质量管理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运用质量经营的新理念,做好今后工作。  相似文献   

11.
“提质增效”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有利于“提质”;另一方面,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有利于“增效”。质量成本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当前,以控制为主导的质量管理正在受到以创新为主导的质量管理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以控制为主导的质量管理三个阶段的基础上,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层面对质量成本管理如何适应以创新为主导的质量管理新要求进行探讨,得出创新型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是适应质量创新背景下的质量成本管理新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质量》2005,(8):50-50
(本刊讯)为了提高我国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整体水平,倡导质量文化,激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追求卓越,在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中国质量协会于2005年4月8日启动了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征集和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13.
风风雨雨近20年的质量管理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是没有终点的长跑。企业产品质量的控制,并非仅仅是厂里内部能消化的,产品质量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只有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的质量管理才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化条件下企业行为所要遵循的最高法则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占有市场大份额,其效益也高,这是企业生命之源。那么顾客的需求是什么?是质量。“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永远第一,质量是企业生命”已被国际工商界所共认并已成为他们的信念。质量应是每个企业永恒的主题。然而中国企业界面临的质量问题是相当严峻的。本文试从中国企业面临的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要求与思路,探讨我国企业质量振兴的出路。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实质上是将我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运行体系,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的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入世",首先受到国际企业质量的竞争与挑战.我国企业在质量文化、人员素质,特别是经营者的质量意识、经营作风等方面与国际企业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为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分析我国企业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误区入手,提出了中国企业进行质量文化创新应遵守的原则,即战略性、现实性、有利性原则.最后,提出将提高"顾客满意度"作为切入点的质量文化创新方案,以促进企业界做好"入世"准备,尽快转变观念,实现质量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2004,(9):59-61,65
应美国质量学会邀请,以中国质量协会副秘书长周宏宁为团长的中国质量代表团,不久前出访了加拿大.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出席了美国质量学会第58届年会,与美国质量学会(ASQ)、美国质量学会多伦多分部、韩国标准化协会(KSA)等质量组织进行了座谈,参观了加拿大皮里特里种植园酿酒厂等企业.对当地质量界的特点和加拿大有关质量组织与企业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凉夏 《中国质量》2004,(4):33-33
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已年届80高龄的近藤良夫博士,被誉为质量管理界的"常青藤".他作为第一代质量管理活动的开拓者,在日本乃至欧美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我们走进秋天,又迎来了一个"质量月". 每年的9月,在神州大地,到处飘扬着质量的大旗,涌动着宣传质量、推进质量的人群,"创造高质量,享受高质量"激励着我们为质量振兴,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朝着更高的质量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9.
陈伟 《中国质量》2004,3(5):29-31
本文根据中国医疗企业的现状,探讨了中国医疗企业如何通过学习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奖标准即卓越绩效模式,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尤建新 《中国质量》2003,(10):16-17
质量的三种人才 记者:您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授,对质量人才评价您最有发言权。您认为目前在中国最需要什么样的质量人才?从这种学术背景上说,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学术给养、培训、什么样的教育? 尤建新:在中国,我觉得质量人才有三类:第一类是质量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