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三明市质监局全力打造出"全程说理式"执法新模式,将行政执法活动内化于法理、事理和情理之中,把说理贯彻于执法办案全过程,说明违法事实认定的事理,说透违法行为定性的法理,说通自由裁量的情理,说清行政执行的道理,围绕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告知听证、文书制作和行政执行等执法程序开展全程说理式执法。通过说理释法,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和谐执法、效能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说理式执法是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做到说明事理、说通情理、说透法理,从而避免简单执法、机械执法、粗暴执法,注重阐明法律背后的情和理,让人们感受到法律在严肃的外表下,有着融化冰雪的温情,使办案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说理式执法是近年来文明执法的新举措,它贯穿于各项质监工作,有力提升了质监  相似文献   

3.
说理式执法是近年来执法的创新,如何正确地把握说理的创新?一方面,一切说理的归宿都要落到行政决定上,如何把行政决定的理说清、说透、说通才是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行政决定的说理也体现在执法的整个过程中——是一种全程说理。笔者认为,只有掌握好证据采信的说理、依据选择的说理、决定裁量的说理,才能真正体现说理式执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说理式执法"作为一种执法方式的创新,已经引发不少理论研究,并也在某些地区的质监部门的执法实践中充分开展.然而如何正确地把握说理的创新,仍是一个开放的课题.笔者认为过于广泛运用"说理式执法",将其外延宽泛化,不利于凸显这种新型执法方式的作用.笔者试结合一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违法案件,探讨如何理解"说理式执法"的涵义,从狭义上把握"说理式执法"的适用情形,强调以"法理"为"说理式执法"运用要点,为推行"说理式执法"提供新的思路,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的办案程序”是我们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执法工作原则。而“事实清楚与证据确凿”是查清案件事实的两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说理式执法是近年来执法的创新,如何正确地把握说理的创新?一方面,一切说理的归宿都要落到行政决定上,如何把行政决定的理说清、说透、说通才是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行政决定的说理也体现在执法的整个过程中——是一种全程说理。笔者认为,只有掌握好证据采信的说理、依据选择的说理、决定裁量的说理,才能真正体现说理式执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的办案程序”是我们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执法工作原则。而“事实清楚与证据确凿”是查清案件事实的两项基本要求。事实清楚 案件的事实是多种多样的,为准确把握案件事实的特点和规律,在执法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从多种视角对案件事实进行研究和分析,切实做到对案件事实认定清楚。 一是要查清案件的主体事实、行为事实和结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整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作为抽象行为规范的法律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了不同的制度,造成了法律规范本身相互交错。案件事实的多样与法律规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冲撞,使得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不都是一一对应。同一案件事实同时符合多个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即多个法律规范适用同一案件的情况比较常见。在行政执法领域,一个行政处罚案件同时违反一部法律中的两个以上条款或两部以上法律中的条款,符合多个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情形也屡见不鲜,质量技术监督执法实践亦不例外。如何判断和选择所应适用的法律规范是执法部门必须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证据采信的说理 证据采信的说理实际上从调查取证时就已经开始了.行政机关应当采取合法的手段和依照法定的程序,客观、全面收集证据.一是要求取证的程序合法;二是要求取证客观全面,既要收集相对人违法的事实,也要收集对相对人有利的证据;三是要求收集的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它争议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江苏盐城质监局的"全程说理式执法",在创新中推进了依法行政工作,社会反响良好。民主是法治的精髓所在。"说理式执法",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在立法过程中,立法机关通过民主程序广泛集中民智和民意,使法律符合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也必须实行民主的方式。通过平等的双向的说理、沟通,执法  相似文献   

11.
最密切联系原则,又叫最重要联系原则、最强联系原则、或最真实联系原则,作为一项法律适用原则,最密切联系理论的基础是最密切联系说。该学说主张,某一涉外民商事关系或某一涉外案件适用与法律关系或该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那个地方的法律。在涉外经济合同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合同应适用与合同法律关系或者与合同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那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其中,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执法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它要求执法机关秉公办案,严肃执法,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处理各种案件,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标准;另一方面,它要求执法机关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社会上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予以追究,并依照法律规定给予制裁。执法是法实现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要达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等。1994  相似文献   

13.
《不严格按照强制性标准组织生产该如何处理》一文介绍了某县质监局在执法工作中,对违法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出现的四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违法事实和法律适用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4.
全渝滨 《活力》2006,(4):105-105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虽然本条没有明确规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依靠证据,但却强调了证据在判处案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我国也是认可证据裁判这一原则的。但是,我国法律所认可的证据裁判与国外相比,无论在作为证据裁判对象的事实上,还是对裁判证据的要求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尤溪县质监局在科技打假上积极探索,执法力度不断增强,监督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有力推进了职能的全面履行。在说理式执法上勇于创新,正确把握证据采集的说理、决定裁量的说理,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去年以来,共办理案件130多起,无一起案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或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16.
岳政军 《活力》2010,(14):65-6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对于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不捕案件说理就是根据这个法条的规定开展的工作。不捕案件说理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案件.经审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后.在向公安机关送达《不批准逮捕决定书》的同时,针对为什么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从犯罪构成、证据、逮捕条件、法律适用、犯罪危害与诉讼风险等方面充分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7.
法律适用有着其严格的规则。不论是在民事领域、刑事领域还是行政领域。法律适用方法是对法律适用思维判断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包含着法律行为的解释、法律选择、法律原则的适用、法律解释的运用、法律推理和竞合处理等内容。能够为法律适用活动提供客观的合理路径。但在行政执法领域。部分执法人员仅简单地将违法事实和法律条文进行比对。机械地对号入座。忽略了法律适用规则的要求和运用。目光未能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的来回穿梭。造成了法律适用的错误。本文从一简单而典型的案件入手。通过对各种意见的分析、评判。区分不同法律概念之内涵。揭示法律规范间之关系。分析竞合情况之处理。阐述产品质量监督执法中法律适用方法之运用。  相似文献   

18.
张东华 《企业导报》2013,(6):159-159
<正>诉讼中的事实是指司法人员,当事人以及律师在诉讼中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我国三大诉讼中的事实是有所区别的,刑事诉讼中主要指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量刑事实,民诉指民事纠纷产生和发展的事实以及民事法律关系构成的事实,行政诉讼中是指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在当今社会各个学科都在细化的时代,研究好三大诉讼的区别以及联系对于我们诉讼法的发展以及更好的解决当今社会不同领域的法学案件都有着重要作用,也为实现社会的正义打下基础。首先,在法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了国家随之产生了法律,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刑法很好的体现了这个功能,因此任何一个社会刑法都是最早出现的,奥斯丁的"命令学说"认为法律就是一种命令。但是由于命令学说的不确定性,静态性,无法解决类似于遗嘱,合同之间的关系,因此哈特又将法律分  相似文献   

19.
执法少不了处罚.有法律依据作支撑.可处罚要让人服气.就要看执法者说理释法的功夫了。江苏省连云港工商局新浦分局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基础上.创新执法理念.把说理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力求做到说明事理、说通情理、说透法理,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推定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已知事实或者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断出另一个事实存在的一种证明规则,包括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法律推定,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从某一事实而推定另一事实存在的一种证明规则。事实推定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论与之关联的需要证明的另一事实是否存在的一种证明规则。在工商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中准确运用法律推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证明对象,避免重复调查取证,节约执法资源和执法成本,切实解决困扰工商执法办案人员的取证难题,能够迅速对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和性质作出认定,从而能够有效地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