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今年5月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而与此同时,中国股市"铁公鸡"盛行。截至2011年末,连续十年未分红的公司达245家,另有47家"铁公鸡"自上市以来就从未进行现金分红。  相似文献   

2.
“铁公鸡”是中国股市的毒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就中国股市的现状而言,证监会重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事项很有必要。要知道,中国股市一直以来都是个缺少投资回报的市场,"铁公鸡"在中国股市里疯长。  相似文献   

3.
运用 Fama & MacBeth 的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控制市场风险、公司市场规模和公司账面价值的条件下,分析了中国证监会推出一系列半强制现金分红政策对农林板块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回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林板块上市公司在该类政策出台后进行现金分红,并没有出现显著的现金溢价效应,分红政策对投资者回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强制分红,距离上市公司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翀 《财会学习》2011,(12):18-20
2011年10月底,中国金融业三大监管机构——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掌门人”同时易主,原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接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主席履新后的“第一把火”直指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11月9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解答四大市场热点问题时强调,证监会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包括立即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  相似文献   

5.
现金分红是公司履行对股东回报义务的重要手段,然而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较非国有控股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现金分红。且传统型行业的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的比例更高。本文研究的是从投资者回报角度来分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动机,并以电力行业为样本,分析传统型行业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经营业绩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实施现金分红。  相似文献   

6.
余艳玉 《时代金融》2015,(8):116-117
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分红问题,对于广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本身,乃至中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能够从证券市场中获取合理乃至较高的回报,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各类机构投资者所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分红的基本情况,结合四大银行等案例分析,与国外市场进行比较,揭示中国证券市场分红存在的问题。再者,通过对强制分红的讨论,浅析中国上市公司分红问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决策,发现上市公司总体分红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分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以及分红决策的透明度仍有待提高,分红决策的行业趋同和集中化趋势比较明显,财务指标对于公司分红决策的影响有限。目前不仅要采取措施增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还需要重点关注少数盈利公司长期不分红现象。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施资本市场综合治理,重塑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引导价值投资理念,是未来中国股市生态改善和资本市场秩序重建的关键我国分红政策实施效果与评析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将上市公司现金分  相似文献   

9.
一般而言,现金分红有助于提升净资产收益率,而现金分红又有着"回报投资者"的光环,那么,现金分红是否会成为公司隐蔽的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手段呢?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考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股权激励为研究情境对此问题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分红前净资产收益率接近达标的观测更可能实施分红,股利支付率也更高;同时,由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中对分红实施时点存在加权调整,这些公司还更可能提前分红,并且会综合考量分红的实施时点及金额.本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些公司的分红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此外,为达标净资产收益率而实施的分红并非"百利而无一害",这一行为对公司价值有毁损效应.总体上,本文的发现意味着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使得公司管理层在推动分红时存在一定的动机异化.  相似文献   

10.
评价半强制分红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目标是否实现,不能仅仅着眼于现金分红水平是否提高,更要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和资本投资效率是否改善。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的现金股利决策对公司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有再融资需求公司,不仅迎合现金分红会提高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而且过度现金分红会加大公司再融资需求与投资不足的敏感性;对于无再融资需求公司,迎合现金分红不会增加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门槛现金分红也不能降低公司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过度的敏感性。这给优化半强制分红政策、完善股利决策自治机制提供现实启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彭忆  李佩 《会计师》2015,(1):3-5
通常认为,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取决于公司经营产生的当期利润及以往的留存收益。但由于会计利润并非"现金",而实现利润的刚性分红要求使得市场上存有"庞式分红"现象。那么,如何衡量公司的实际分红能力?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不仅受到企业留存收益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源自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产生的现金量的限制,二者同时作用,决定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和现金分红的多寡。  相似文献   

12.
现金股利是公司发放股利的重要形式,2008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该决定要求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应符合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本文以这项决定为背景,利用2009至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在控制了财务杠杆、经营效率和企业规模的情况下。对现金分红与企业价值(长远价值和短期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金分红对企业长远价值和短期绩效的提高均没有显著地影响,即现金分红不能保护股东的利益,进一步表明在资本市场不是非常发达的中国,现金分红不是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最好方式.同时对证监会提出的现金股利政策提出置疑。  相似文献   

13.
陈乾 《投资与理财》2013,(10):39-41
2012年被称作是最慷慨的上市公司分红年,但分红显得良莠不齐,怪态百出。各种各样的分红反映出了公司背后的“如意算盘”,也为此分红年增添了几分另类色彩。  相似文献   

14.
强制分红难治中国股市“圈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29日,新一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走马上任。针对中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恶习,郭树清的"第一把火"就烧在了分红制度上,拟从四方面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其效果到底如何,能否增加股票投资回报,能否医治中国股市的"圈钱病",这些无疑都成了投资者心中的疑惑。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实证分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从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 ,特别注意现金流量 (FCFE、ONCF、NCF)对现金分红的影响。主要回答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为什么不相等 ?现金分红与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有什么关系 ?不同行业现金分红有什么特点 ?  相似文献   

16.
公司分红历来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等多方关注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监管部门将公司分红作为再融资约束来促使相关企业提高公司分红比例,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这样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分红较低的状况,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要改善公司分红的现状监管部门不应仅仅关注股权再融资.还应当将公司分红与债务融资联系起来从更好地改善分红现状,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7.
实物分红,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当前形势下提高投资者回报、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促消费拉内需保增长的一项举措,也是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一种公司和投资者关系的管理手段。今年,南方食品(000716)、量子高科(300149)、人福医药(600079)等上市公司先后提出了实物分红方案,引起了广泛讨论,但是实物分红的界定、会计处理依据和税务处理方案等均未形成明确的定论,法律暂未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王祥胜 《理财》2012,(1):22-24
“圈钱”者得意地开心微笑,投资者无奈地摇头苦笑。“弱分红”已经成了中国内地股市的一个笑谈。以至于股民对上市公司高额现金分红基本上不抱任何希望,上市公司则正好利用股民这一心理。浑水摸鱼,你不逼我掏现金,我就没有派现压力,你要求送股票,我就送些废纸给你。如此恶性循环下来,上市公司对股东越来越缺乏感恩和回报意识,投资者更是毫不关心上市公司是否分红。  相似文献   

19.
"半强制分红制度"在我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施该项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更合理的手段和措施"半强制分红制度"的由来及在我国的实践从正常的法律关系来看,上市公司是否分红,以及分红多少,应该由公司的董  相似文献   

20.
证监会2006年颁布实施了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对意欲再融资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进行了强制性要求。本文研究了半强制性分红政策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操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实施后,再融资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操控程度显著高于非融资上市公司,这表明半强制性分红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再融资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相应分红比例的监管门槛而操控经营活动现金流。进一步研究发现,再融资上市公司会通过营运资本项目和获得地方政府的税费返还等路径来操控经营活动现金流,再融资上市公司操控现金流行为最终导致公司价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