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0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财政赤字首度破万亿元. 积极财政继续发力 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花的钱比挣的钱多.增加赤字,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曾成功运用过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办法刺激经济增长.而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启用了"赤字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2.
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余额对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有很强的政策效应,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了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余额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情下的因果关系。并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内外失衡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谢光华  张雅婷 《浙江金融》2007,(8):15-15,14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促使我国自2003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9%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在宏观层面上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财政赤字迅速增加,财政赤字从1986年的82.9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280亿元;(2)货币供给量增长持续上升,我国广义货币的增长始终在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m2对GDP的比率已达到180%。本文研究我国财政赤字增加与货币供给增加的关系以及长期以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对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旨在说明赤字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面临财政赤字货币化,货币量超额供给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财政赤字政策和国债问题的国际考察及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红日 《涉外税务》1999,(11):16-19
1998年,为应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外贸出口下降、总供求失衡的影响,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继续运用这一政策刺激内需.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的扩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议论.财政赤字政策的利弊、衡量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财政赤字与债务累积的后果等问题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调控在影响经济运行的同时,也会通过各种经济变量对预算赤字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对货币政策变化影响财政赤字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该分析框架说明了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中货币政策对财政赤字影响的具体表现,并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飞 《西南金融》2012,(3):10-13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得财政赤字政策经常化了,那么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是不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原因呢?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两者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运行轨迹,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财政赤字政策与货币供给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是导致我国通胀发生的主要原因,相反"倒逼机制"引起的信贷扩张才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为切入点,运用1995-2008年我国分省面板数据,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率为风险指标,对财政分权和由财政分权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的赤字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都显著的影响地方财政赤字水平,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财政赤字水平也越高;并且由财政分权带来的地方政府的竞争效应能够更好解释地方政府的赤字膨胀,而非财政分权本身。  相似文献   

8.
随着《预算法》的出台和财政制度的规范化, 关于财政赤字是“硬赤字”,还是“软赤字”已无需争论了, 但关于财政赤字统计口径, 仍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 本文通过对几个方面的讨论, 以期对财政赤字口径有较为确切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安排,全国财政赤字将达到9500亿元,这一赤字规模创出了新中国60年来的最高纪录。单从数字来看,这样的赤字规模仍然是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丁建臣 《国际融资》2010,(10):32-33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为提振经济,果断采取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较为平稳地度过了危机时期。然而,通过发债筹集资金需要考虑到国债扩张效应。本文从国债扩张效应角度,分析了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潜在通胀风险,强调了构建财政赤字弥补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欣 《财政科学》2021,70(10):131-143
欧盟对赤字和债务有3%和60%的规定是为了控制赤字和债务.在疫情背景下,各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创下新高,因此本文审视了该规定的意义及对我国的借鉴.本文认为,虽然根据形势的变化,欧盟的该规定被不断细化和考虑了更多的因素,但是并没有被废弃.该规定对控制赤字和债务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细化和考虑更多的因素让规定更加适合控制的需要.建议我国根据经验设立长期赤字和债务目标,在通盘考虑经济增长率、借款利率、支出增长率、债务占GDP比重的基础上制定和调整短期和中期的赤字和债务目标及其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逐步增大和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客观要求,伴随着全面减税政策和刚性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下的财政赤字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债务累积迭加带来财政风险的可能性加大,现有关于财政风险与债务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相关风险评估以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其防范财政风险的手段和政策建议也主要集中在收支和债务管理上,鲜有文献从宏观经济变量的角度定量分析财政风险的形成和传导机制。本文从政府动态预算约束出发,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了支出冲击对于赤字缺口、债务规模以及债务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我国现阶段化解财政风险的主要手段为以收支调整和债务控制为主的数量型调整政策,且存在"超调"现象,而以债券收益率调整为代表的价格型调整政策效果甚微,基于此应进一步控制债务规模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完善市场价格传导机制,从而为化解财政风险开辟一条更为广阔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飞 《海南金融》2012,(2):10-12,41
本文在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财政赤字政策与货币供给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非通胀发生的主要原因,相反“倒逼机制”引起的信贷扩张才是应该密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年4月16日发布的一份财务监督报告显示,尽管随着经济的恢复,大部分发达经济体都在收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规模在下降,但赤字规模仍然很大,全球财政可持续性仍然面临很高的风险,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赤字在GDP中的比例仍然在上升,整体财务需求将达到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财政悬崖”发展模拟情景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日益逼近,这是获得连任后奥巴马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美国两党在财政预算问题上各持立场,达成妥协需要经历艰难的谈判过程。本文在分析美国财政赤字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造成"财政悬崖"的收入、支出两方面进行了细项分解。通过情景模拟分析比较,我们认为,"财政悬崖"将使美国2013年的财政赤字较2012年大幅减少2000亿-25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3%-1.6%。这一硬性减赤的出现,可能会使美国经济再度陷入超低速增长。"财政悬崖"会通过贸易、货币、债券市场等渠道给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16.
梁学平 《财政监督》2012,(13):52-56
一、引言国债和财政赤字是一对如影随形的经济现象。众所周知,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首要动因。尽管世界各国财政赤字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但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缺口"这一点却基本相同。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导致政府对国债发行的依赖程度增加,致使国债规模攀升,而这又会影响财政收支平衡,进而对财政赤字规模产生深刻影响。不少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  相似文献   

17.
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未来存在上涨走势的可能。这主要是由美国政府针对财政赤字问题尚未能提出可行的具体方案,以及未来美联储可能实施的货币政策决定的。就美国财政赤字而言,虽然奥巴马政府所提出的《预算及经济展望报告》估计,随着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18.
财政赤字风险将引起收入分配不公 ,降低资本的效率和减少储蓄 ,危害物价稳定 ,引起各经济主体对赤字的路径依赖并损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但财政赤字也会带来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风险收益。评价和选择财政赤字政策时 ,必须比较赤字的风险收益和风险损失 ,以获取财政赤字风险净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人看来,由于美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脆弱的复苏阶段,白宫不会冒然出台增加税收的政策,而实际却并非如此。因为,结构性增税不仅不会对经济复苏的步伐形成掣肘,而且可以帮助政府尽快地从财政赤字阴影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邱云波 《证券导刊》2012,(25):15-16
从财政政策的扩张潜力看,今年财政赤字目标为8000亿元,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的2700亿元以及去年结转的2100亿元,若今年经济增长能达N8%,则赤字率将为2.5%,仍低于3%的水平,有较充裕的扩张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