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厂商理论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托宾模型在马柯维茨定义和夏普概念上的拓展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表现出日益与现代厂商理论共生演进的趋势。激励机制理论、控制权理论、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拓宽和丰富了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同时对经典的 MM定理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理论以来,资本结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MM理论及其修正--基于税差的分析、基于权衡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四个方面阐述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成果,试图为我国学者开展资本结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引言 有关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早些时候的文献大多把其症结归因于制度歧视(王元璋、赵中杰,1998;李琳、陆三育,1999;黄锡钦、李芳,1999;张杰,2000).如张杰坚持他一贯的"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二分法,从体制的角度论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实践来看,体制的影响已经大大降低.因此,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加快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转亏为盈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由此也反映出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偏好。通过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较分析 ,可以得出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的结论。国有企业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 ,主要是由于存在认识原因、政策原因、现实导向、制度原因、市场原因、历史原因。只有建立和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 ,规范资本市场运作 ,国有企业才能找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7.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是实现其快速扩张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明显偏向于股权融资,这与传统的融资顺序偏好理论相悖。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有:一是股权融资成本低、风险小;二是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国有股"一股独大,产权主体缺位,实际上由代理人控制公司;三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股票市场占相当大的比重,债券市场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股权质押增强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市值管理"的动机,增大了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可能加剧公司融资约束。本文以2004-2015年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以上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同时,在国有企业、国际"四大"审计以及股票流动性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约束效应较弱。本文在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融资约束等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含义,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制度的假设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对内部控制制度假设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四个假设:即受托经营假设、信息不对称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协同舞弊困难性假设。其中,受托经营假设是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最基本前提。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内部控制制度四个假设在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融资约束是约束企业投资活动的重要原因。不完美市场中,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向外部市场融资时频频碰壁。融资约束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显著。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梳理,从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企业内部因素等方面分析融资约束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整理出缓解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债务融资契约安排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债务融资能够缓和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 ,进而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 ,然而 ,债务融资契约的引入又会产生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 ,因此 ,最佳债务融资比例的确定需要在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本文依据代理理论 ,就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债务融资契约安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邱笛 《新金融》2015,(11):53-57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小企业对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进行考察,并从理论上分析关系型融资这种融资制度安排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运用博弈方法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关系型融资效率问题加以探讨。研究发现,关系型融资是解决金融市场失灵的有效制度安排,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沪深股市2006—2015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结合我国的产权性质,考察了会计稳健性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并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讨了会计稳健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可能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第一,会计稳健性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信息不对称水平是会计稳健性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一个中介变量。第二,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融资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种反映市场经济本质的新型融资机制——市场调节型融资机制已逐步建立起来,并居于主导地位。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制度性及历史性原因,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存在严重的非均衡性,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所存在的非均衡性及其所产生的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所强调的代理成本和资本市场层次理论所强调的信息披露成本为理论出发点,以东莞中小企业为案例,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建立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够彻底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代理成本问题,而在于它使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融资渠道的选择,降低其融资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并且通过衡量不同资本市场层级的融资收益与信息披露成本之间的差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