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房价收入比不是衡量泡沫的标准,因为;泡沫和房价收入比的释义不同,反映不同质的经济现象;4-6倍的房价收入比不是国际惯例;居民的贫富程度、房价、居民收入水平等与泡沫没有关系。当前的问题是,西方国家和我国经济学界对价格离开价值多高才算形成一般性泡沫的“泡沫状态”没有统一定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有位作在提出我国的房地产泡沫会很快破裂论点的同时,还提出了衡量是否产生泡沫的标准,其中,第一条标准是房价收入比。最近,有篇章也坚持这一标准,并以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过所谓“国际惯例”的4~6倍为据,想用以说明我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多么普遍和严重。还有篇章以1998~2004年美国的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分别提高20%和35%为据,试图证明美国的房地产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相似文献
3.
宣扬泡沫释义扩大化,把各种不同质的经济现象统统归入泡沫范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把房价收入比作为衡量泡沫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这种“时尚”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关于我国房价问题众说纷纭,房价收入比被作为判断房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房价收入比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阐述了房价收入比的定义、特性和计算方法,然后论述了我国房价收入比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使用房价收入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5.
6.
文章首先总结学术界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测量方法:一类是从房地产价格形成的角度进行分析,另一类是从房地产泡沫特征入手分析。然后在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基础上作出改进,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房地产泡沫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近几年来,全球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成为支撑不太景气的全球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是,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使不少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局部过热的现象,存在着一定的“泡沫”成分。那么,到底什么是房地产泡沫?它的生成机理及影响怎样?我国的房地产现状又是怎样的?本文即从这几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我国停止了福利分房制度,房地产由此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我国官方第一次提到房价收入比这一概念也是在1998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其中规定房价收入比为一套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自从 相似文献
15.
房价收入比是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关于它的研究对房地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房价收入比的来源与发展入手,介绍了目前房价收入比在国外及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国内对于房价收入比的困惑,最后通过笔者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对于房价收入比测算方式的建议和假想。笔者认为,房价收入比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政府调控市场提供参考,也应当对居民衡量自身的住房支付能力具有指向性。本文以成都市2011年的商品住房平均成交价及家庭年均收入为例,测算了不同收入层次人群对于不同面积的房屋的购买力,并以此对房价收入比的测算方式提出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将三地的房价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用理论和实际的资料数据以及计量方法来探讨鉴定,通过深入分析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并以三地房地产市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针对三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点,提出有效防范泡沫的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方法。本研究为关心这一问题的政府部门、理论界、实业界以及投资大众提供一... 相似文献
17.
18.
从房价收入比看城市住房供给体系的构建——以蚌埠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收入比过大是造成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在对城市不同收入阶层和住房消费能力进行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建立以市场配置为主、保障性供给为辅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是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权、促进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房价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确定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探究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对于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宁市为例,通过测算2006—2010年南宁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研究不同收入群体对各户型住宅的购房支付能力。研究表明,南宁市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呈梯级状分布,普通购房者面临购房困难、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因此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要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第三季度最新统计分析显示,京沪穗深四地房价,除上海回调外,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经过对"房价收入比"分析,今年四地的"房价收入比"均达到10以上,深圳名列第一,房价相当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76倍,第二位的是上海,为15.55倍,其次是北京,为13.55倍,最后是广州12.67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倍,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倍。也就是说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