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于1月31日发布。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合金量很高的强农惠农政策。其中,不但“农民工”三个字眼出现了12次之多,而且提出了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概念。传递出党和政府对大约2.4亿农民工和占农民工总数超过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本期特邀业内专家撰文,对诸如迫在眉睫的民工荒,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企望及如何融入城市以及农民工的权利贫困等问题进行阐释和剖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10,(7):1-1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首次将年龄18岁到25岁的“80后”、“90后”群体定名为——“新生代农民工”,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群体,开始出现分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但是由于受政策、体制及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和难题。对此,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农民工的高离职率易对企业、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逐渐替代第一代农民工在劳动力供给市场中的地位。所以如何留住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和心,使他们忠诚于企业,是目前企业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寻求新生代农民工低忠诚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展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比如,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职业发展意识,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挣钱不要命”;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是重新回到农村,等等.因而,应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问题,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捕风捉影     
《人力资源》2010,(4):54-54
近半“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定居城市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目前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有41.4%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自己更愿意定居在“目前工作的城市”,61.2%的农民工愿意定居在“家乡附近中小城市”,29.7%的农民工愿意回农村,愿意定居“乡镇”的占23.3%。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工从以前的概念逐渐引申,即称现在的年轻的农民工为“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快速建设中,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劳动力的主力军,但社会偏见以及农民工自身的条件和素质问题,众多企业在用人上存在着对农民工比较严重的歧视。本文通过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已成当务之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利的边缘化、受教育权利边缘化、社会保障权利边缘化、政治权利的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边缘化的原因在于落后传统思想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现行法制的缺陷、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新生代农民工权利保护的对策在于树立现代意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主力军,对新生代农民工技术与管理技能进行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河北省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农民工市民化》课题组调查,数量过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有7%的人愿意以后回乡。这就意味着让父辈当“末代农民”,顶不济也要让自己当“末代农民”成了93%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梦想。尽管他们在极为高度现代化的城市里,过着极为低度现代化的生活,但他们怀揣甩掉“农民帽”的梦想,奋力拼搏,试图把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变为现实。老一代农民工以物质追求为核心的理念已经被新生代农民工所颠覆,他们正以理想追求为目标去谋划人生,设计未来。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家出身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生代大学生村官”构成了从传统的农民中逐步分离出来的“新三农”群体。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切。但目前城市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文章针对新生代农民的特点,从政府能否顺应电子政务发展、利用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对农民工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东 《中国就业》2011,(7):56-57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打工一族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期望值更高,物质和精神追求也更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是农民,但对农村生活有着普遍疏离感,是典型的“农盲”,在融入城市生活中又面临很多困境,产生很多困惑。怎样才能找准他们的人生方位,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预计,全国范围内,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相似文献   

15.
41号技师     
袁茵 《中国企业家》2010,(5):116-116
“新生代农民工”的印记,让小李的“城市梦”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主体,但其身份、社会地位仍处于边缘地带。基于此,文章从组织和员工双赢的视角,以浙江省189名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组织支持对农民工职业发展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控制社会-人口和人力资本特征,组织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各个维度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已经形成,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这一群体在城市社会的融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社会融入中表现最为积极,但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郑州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以期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他们由城市"边缘人"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蔡江涛 《中国就业》2012,(11):26-27
“短工化”是指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周期短、频繁换工的一种现象。从调查来看,超过60%的农民工因为对用工单位条件不满意而选择主动辞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一比例显著高。从企业层面来看,现实当中用工单位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占取劳动者黄金年龄段,偏好具有弹性的短期雇佣,是导致农民工“短工化”的重要原因。“短工化”意味着农民工的工作极不稳定、处于快速变动的状态,这对于个人、企业或者社会整体而言均带来十分不利的后果。在当前招工难、寻工难等社会问题十分突出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有明显不同,其更加注重维护自身权益。尽管如此,新生代农民工在权利层面仍存在权利贫困及现有制度框架下的权利实现问题。从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视角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维护意识、规范其权利维护行为和促进其权利维护能力是消除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贫困,实现其合法权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个伴随着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其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三个层面的适应与融入。当前,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之城镇居民而言明显偏低,他们尚未能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来,对自己的定位依然偏向于"过客"、"外来者"等,在心理上对自己社会身份归属的判断也依然是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外的"农民工"。为此,我们应当改革户籍制度,疏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渠道,并设立专门机构,使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化。此外,还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