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家里有一个算盘,不知多少个年头了,听父亲说,这还是爷爷留下来的。爷爷是个“老算盘”,加减乘除自不必说,乘方、开方什么的也都会。因为爷爷算盘打得好,潜移默化中,父亲也学会了用算盘,再加上爷爷的点拨,父亲年轻时就成了打算盘的好手。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忠诚?这个疑问曾经是我年少的记忆。我的爷爷是位老红军,每当我听父亲讲起爷爷参军时候的故事,在感慨甚至震惊红军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战斗和生活的时候,我总是满怀好奇地问父亲,“是什么在支撑着爷爷他们呢?”这时父亲总是表情凝重地告诉我“是一种信仰,是对自己选择事业的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3.
父亲不累     
那天,父亲从地里挑回一担山芋,倒到地上,正要挑起空筐走,我跑过去一屁股坐进一只筐里,要他挑我到地里。父亲捏捏我的小胖脸蛋,从门口搬来两块土坯,  相似文献   

4.
《乡镇论坛》2010,(10):41-41
河北省雄县某村民问:我父亲1993年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年幼的我改嫁,但仍然与我爷爷那边常来常往,爷爷也经常把我接去住一段时间。现在我已长大成人,爷爷于去年底去世,我的叔叔为了独吞遗产,说我改了姓,翻脸不认我这个侄子,也不让我进家门。请问,我能否继承爷爷的遗产?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爷爷世居本市郊区,我爷爷去世前曾立下公证赠与一砖瓦木平房给我父亲,房屋所有证已转了我父亲的名字,但土地使用证已经申报了很久都未有落实,据国土局方面说,办理土地使用证需要缴纳1000元的量地费,而且赠与的产权与继承的产权不同,还需要缴纳每平方100~200元的地产税,请问这样收费合理吗?是否有这方面的法规明文规定?请您为我解答,为盼!读者:阿达阿达读者:你好,现对你的问题进行以下回答:你爷爷把房屋赠与给你父亲,并办理了过户手续,该房屋的所有权就由你父亲掌握。一般来说,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变更,其使用范围的土地使用权也…  相似文献   

6.
刘强东 《新电子》2014,(7):61-61
我的祖籍是湖南,太爷爷、爷爷都在湖南出生,在太爷爷那一代,家庭非常富有。之后国家搞公私合营,家庭财产没了,然后我们举家迫迁到江苏宿迁,不得不另谋生路。我就出生在江苏宿迁骆马湖边上的一个农村里,因为父亲会开船,就到了船厂工作,变成了工人。  相似文献   

7.
如花 《中外企业文化》2011,(1):I0037-I0039
离开家整整一个冬天了,父亲打过两次电话。一次我正挤在公交车上,时间焦灼地从我的脑海中晃过,父亲说,阳台上我种的茉莉花不经意的枯萎了。父亲说完后,就静静地等着。我没有生气,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是分身乏术的。一次我正坐在办公室里看华灯初上,父亲说,他又买了一盆,白色的,枝叶茂盛极了,等我回去的时候就该开放了。父亲一口气说完,依然是静静地。我能分辨出父亲第一次打电话时的紧张不安和这一次的欣喜自豪。  相似文献   

8.
王艳 《人力资源》2016,(4):78-79
人间四月清明日,我怀念父亲.在这个时节里,时间只有两段: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和与父亲分离的时间.“人生必奉一职,走心才能乐业”,父亲当年所言牵出丝丝缕缕的动感记忆,那是上一代人老而弥纯的职业情怀. 所谓“天职”,就是上天安排你结缘的职业 12岁,应该是读书的时候,可父亲家穷,爷爷是拉黄包车的,供不起我父亲读书.父亲只好去养犬户给人家喂犬.当时大连被日寇占领,父亲不得不自己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就这样,父亲开始了“狗窝”生涯.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爷爷在世时曾存有5斤大烟土,放在一进家门的第二块方砖下。我爷爷1987年去世后,我父亲几次想卖掉,但因害怕犯法没有卖掉,一直保存至今。1991年2月4日,我家被盗,公安机关在勘查现场时发现了烟土,遂将我父亲刑事拘留,接着转为逮捕。请问,我爷爷留下的烟土,与我父亲有什么关系?是否家里存有大烟土就是犯罪呢? 长治市赫学荣赫学荣同志: 你的来信收到,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初一 《乡镇论坛》2013,(33):39-39
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特别喜欢唱京剧。从我汜事起,总是听到好多人在我们家里唱戏。有唱大花脸的,有唱老生的,还有唱青衣的,我虽然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戏,可是长期的耳濡目染,我偶尔也会哼上几句。  相似文献   

11.
叶春华 《乡镇论坛》2008,(15):10-10
跟着父母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和奶奶,一路上蝉声喧闹。 老家的大门上刷的枣红漆有点剥落,在门上用粉笔写着歪歪扭扭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我母亲扛着拐杖下车,因为她在年轻时得了毛病,腿就瘸了。我搀扶着她一进家门,听到急匆匆走在前头的父亲连声高喊:“娘,娘!”一声高过一声。连喊几声不见有动静,就听到父亲叉喊:“爹,爹,家里没有人啊?”  相似文献   

12.
到农村采访,见到较多的家庭情况是,爷爷奶奶守着空旷的、或新或旧的家;父亲一代或外出打工,或已回家务农;再下一代则绝大多数在外务工,曾经的爷爷、父亲和孙子三代人同居一个村落、同耕一块土地的情景已基本绝迹。  相似文献   

13.
爹娘     
朱令芬 《乡镇论坛》2009,(24):M0002-M0002
有一种农民。是土生土长土葬的农民像我爷爷他们;有一种农民,像我父亲他们,背井离乡,抛老弃子,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市里,从事最卓微的体力劳动,领受最低廉的工资,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是喧嚣的人群中的一道永远沉默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我的童年,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伴我成长的房子建于20世纪初,1958年父亲花费31500美元买下了它。房子是很普通的独栋小屋,没有围墙,从厨房的后门出去,就到了别人家。我们养了两只猫,还有一条叫汉密尔顿的狗。父亲至今还生活在那栋小屋里,80岁,每天高兴地开着用了20年的车去上班。他说自己幸运,不是因为有了巨大的财富,而是开心他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我读小学时父亲处于失业状态,一家7口全靠在袜厂做工的母亲微薄的工资养活,生活之拮据可想而知,为筹措我们姐弟4人的学费已经愁煞了父母,买课外书那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所幸的是,在我们家的马路对面,墙旮旯里摆着一个小人书摊,那成了儿时的我的精神圣殿。  相似文献   

16.
父亲问自己的儿子:“要是你遇见狼,应该怎么做?”儿子回答:“我就逃跑”。父亲很不满意,训斥他道:“胡说,你应用用猎刀对付它。”儿子接着问:“那么两只狼呢?”“那么就用猎枪打它们。”“要是有十条狼呢?”父亲这回也没办法了,无奈地说:“那你还是跑吧,已经别无选择了。”  相似文献   

17.
打借条     
星期天,我和妻子一起下乡看望父母,我们一踏进家门,就被家中不和的气氛所感染,父亲坐在桌子旁默默地抽着烟,母亲唉声叹气地抹着泪。我和妻子赶紧询问是咋回事,母亲用没来得及洗的泥手擦干眼泪说:"都怪你爸爸不听我说.要把咱的钱借给别人,现在家里要用钱,钱又要不回来。"原来,3年前我的一位远房表站因家中砌房子,还差6000元钱,表姑找我爷爷说情,让我父亲借6000元给她,并许诺一年后归还。父亲碍于情面,急人所急,不听母亲的阻挡,从银行取出钱借给表姑。因为是亲戚关系,父亲没好意思要表姑打借条。谁知第二年,表姑因身患绝…  相似文献   

18.
手艺与守道     
孙群杰 《乡镇论坛》2011,(18):M0002-M0002
我是从豫南一个小村庄走出来的男人,在我们村有一门祖传的手艺,那就是做风箱。从我记事那天起,父亲就在做风箱,我们家弟兄三人.我和二哥都在上学,能继承这门手艺的只有我大哥一个。父亲是做木工活的好手,不仅会做风箱.箱子、柜子、椅子……但凡农村能够见到的家具.他都会做,包括制作难度很高的棺材。  相似文献   

19.
而立之年已过,我从事会计工作快七年了,但我和会计结下的缘分已有二十多年.说到此处,不免有人要问,二十多年前你还是个在小学课堂读书写字、在河沟野坡玩耍的小屁孩呢,怎么会与会计这个一般人都不是很了解的事情产生联系呢?在此,我对我与会计的缘分进行了梳理,用些许笔墨,做一个简短而美好的回忆. 缘分之一:会计之家 可以说,我们家是会计之家,因为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都从事过会计工作.正是他们让我很早接触到了会计.  相似文献   

20.
父亲一生为人正直刚强,就是脾气有些暴躁,我们兄妹四人,没有不惧怕他的。在我的记忆之中,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父亲与母亲只吵过一回架。在我上初中时,因家乡发水,我家被迫迁移好几次,东迁西搬,母亲终因积劳成疾,过早地撇下了我们而谢世了。此后,就一直是父亲一人撑着这个家,硬是咬紧牙关抚养着我们兄妹四人,并让我和弟弟先后读完了大学。一人挑起家庭重担,里里外外一把手,这可能也是父亲性情暴躁的原因之一。父亲一直为生活而奔波着,就是后来有我们四个子女的赡养,在经济上有基本保障的情况下,他老人家也仍不改勤劳的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