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就业》2009,(4):42-43
农民工进城务工有三怕:一怕进城找不着活儿干,二怕有了活儿干又上当受骗,三怕干来干去拿不着工钱白干——“三怕”成为当下进城农民工的最大心患。太仓市劳动保障部门精心编织“三张网”,保证农民工“三不怕”。  相似文献   

2.
“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服务,开辟农民工培训市场”。这是2005年和今后几年大西南职校的工作重点。为了开拓农民工培训市场。今年大西南职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大招收农民工学员的工作力度。目前,大西南职校已经展开秋季招生工作,梁进鸿校长说:“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在全国积极发展招生代理商,吸引更多农民工前来就读,把学校办成专门解决农民工务工培训问题的品牌学校,迅速把农民工培训市场做专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3.
陈文森 《企业文化》2009,(10):12-14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民工明确划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农民工这个提法也逐渐从官方媒体上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外来务工者”甚至“新市民”的称呼,农民工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与“外来务工”这个名词一同改变的,是整个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4.
张立伟 《中国就业》2009,(10):33-35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民工潮”和“返乡创业潮”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景观。据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国累计有1.2亿农民工外出务工;2007年,有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5.
背景:“家常事”遇到新“瓶颈” 几乎是从改革开放拉开中国经济发展大闸门的那一刻起,农民工外出务工问题慢慢变成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件“家常事”: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开春进城,收冬返乡,或结伴而行,或单独跋涉,为城市建设,为农村致富,为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6.
尹有江 《乡镇论坛》2009,(29):36-36
昌世雪是重庆市忠县双桂镇政府的一名普通农民律师.同时也是忠县在外务工农民称道的“维权专家”,被誉为“咱农民工维权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和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然而农民工就业难、维权难、发展难的“三难”问题却始终是横亘在农民工进城道路上的障碍。关爱农民工,维护和保障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逐步打破农民进城务工道路上的层层壁垒,改善进城农民工务工环境已成当务之急。还农民工国民待遇“我们流浪,从80年代到又一个世纪,我们看见这个城市日新月异,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属于我们。”这充满酸楚的诗句折射出农民工作为城市边缘人的真实心态。“打工五六年,每天加班到两点,年底只剩车费钱,买件衣服没了钱。”这一句在民工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真实再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下半年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我国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的1.3亿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多万人失去工作而返乡。依此测算,失业返乡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量的15.3%。据调查,截至2008年底,在辽宁务工的农民工有294万人,其中辽宁籍农民工162万人,外省籍农民工132万人。辽宁省到外省务工的农民工约41万人,加上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辽宁籍的农民工总数约200万人左右。另据了解,到去年底辽宁省约有50万农民工返回家乡,且1/3是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提前返乡的,其务工地点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相似文献   

9.
依据新疆605份维族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文章从经济立足、社会接纳、文化交汇三个方面对影响维族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融入对于维族农民工并不乐观,表现在经济立足上虽然找工作不难但收入盈余不乐观,并且无稳定住所保障;社会接纳上又因民族身份而受到排斥,存在工资低或被拖欠现象;尽管外出务工就业弱化了宗教的影响,但是汉语水平低、饮食不便仍然不利于维族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为突破“城乡隔阂”和“民族差异”带来的城市融入障碍,输入地政府应以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为基础从社会管理角度向维吾尔族农民工提供务工机会;将少数民族农民工按工作区纳入社区管理,就地解决维族农民工稳定就业与子女上学问题;维族农民工也应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提高务工技能和接受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人,省内务工人数首次超过跨省外出人数.中西部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增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农民工“无限供给”状况改变;收入同比增长超两成,东中西部收入差距缩小;居住和权益保障情况继续改善。但超时劳动、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1.
蔡江涛 《中国就业》2012,(11):26-27
“短工化”是指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周期短、频繁换工的一种现象。从调查来看,超过60%的农民工因为对用工单位条件不满意而选择主动辞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一比例显著高。从企业层面来看,现实当中用工单位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占取劳动者黄金年龄段,偏好具有弹性的短期雇佣,是导致农民工“短工化”的重要原因。“短工化”意味着农民工的工作极不稳定、处于快速变动的状态,这对于个人、企业或者社会整体而言均带来十分不利的后果。在当前招工难、寻工难等社会问题十分突出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邵阳市地处湘中偏西南。这个总人口760万、农村劳动力370万、外出务工劳动力144万的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1月返乡农民工一度达到89.6万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62.2%。面对大量滞留家乡的返乡农民工,邵阳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维护就业局势稳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迅速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各种资源,“六措”并举,力促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为返乡农民工送去了冬日暖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made in china”的商标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农民工已锤炼成一支新产业大军,并正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爱农民工,善待农民工,着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解决农民工就业难、维权难,发展难的“三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农民工进城之路正逐步变为坦途。  相似文献   

14.
为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增收,湖北省武当山特区“五管齐下”,全力为农民工创业就业夯实基础。 一是以推进企业发展促就业。一方面立足武当山工业园区,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和返乡农民工相互对接,实施双向选择。另一方面借助专场招聘会,人才交流会平台,大力开拓新务工企业,向沿海大中城市转移310多人。  相似文献   

15.
<正>新年伊始,广西贺州市人社部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上级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部署,统筹谋划“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创新开展“九个一”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引导更多农民工返乡留乡就业。截至2月7日,全市发出“点对点”专车157车次,输送5960名农民工(其中脱贫劳动力1099人)赴广东各地务工;同时,输送29车次1094名农民工到市内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看企择岗”,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安阳县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20余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有6.5万外出务工农民提前返回家乡,大量已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回到了农村,农民增收受到了冲击。该县采取“免费‘夜宵’提技能、岗位进村助民工、创业路上送一程”等措施,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恰如春风细雨,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办公厅通知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管理和服务,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就有关问题通知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1.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2.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3.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4.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5.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6.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7.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国家计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外债管理暂…  相似文献   

18.
李志远 《中国就业》2007,(10):43-45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农民工用他们辛勤的劳动,一方面在外靠打工收入改变了家庭的生活和基本面貌,另一方面每年往老家汇回大量的“劳务收入”,给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外打工的过程中,一部分头脑灵活、眼光敏锐的农民工嗅到了商机,抓住了机遇,用他们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所学到的新技术、新理念和科学先进的管理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菏泽市鄄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全县80万人口,每年外出务工这20万人。该县积极实施“农民工就业三通”工程,力促就业服务“提速”、“增效”。人力资源“一点通”。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普查,逐村逐户逐人登记造册,摸清每个人的就业状态、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愿望等基本情况,录入微机,建立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吉林省辽源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重要部署,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以“引导返乡创业、促进就近就业”为主体思路,以开展“千人创业带动万人务工”为重要载体,坚持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转移、以创业促增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