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我国的货物和资产都显得相对廉价。外部世界不仅从我国大量进口可移动的贸易品,还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大量“进口”中国的土地和房地产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房地产商品的价格上涨。所以,研究我国的房地产问题,必须从对外贸易角度来分析。实际上我国这几年来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纳到货币政策和汇率问题。房价上涨的部分原因在于外部输入的货币量过多,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偏低,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保值升值,使这一稀缺资源充满了投机性。 相似文献
2.
<正> 2003年是中国房地产业自1988年以来投资增幅最快的一年,进入2004年,全国房地产的发展仍相当快。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10月份,全国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0557.47亿元,而前年同期只有8196.79亿元,增长28.8%;商品房施工面积120484.91万平方米,比前年同期增长22.7%;新开工面积44987.66万平方米,比前年同期增长11.8%;竣工面积19849.59,比前年同期增长10.3%。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外汇储备的逐年增加,人民币升值步伐有越来越快的趋势.自2005年7月,我国宣布结束维持十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政策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0%.人民币升值导致了我国资产价格的波动,特别是我国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起伏波动.如何应对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国内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波动,成为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与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相似文献
5.
6.
7.
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和经济增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以来,虽然调整已持续四年多,但无论从供给面、需求面还是房地产价格等指标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没有走出低谷。和以往相比,本轮房地产市场复苏明显滞后于经济复苏,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国经济反弹的强度和力度。房地产市场疲弱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展望2011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将在底部震荡中维持微弱复苏,难以构成经济复苏的明显动力。进入2012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将会全面企稳,从而推动GDP增幅上升。 相似文献
8.
9.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现状出发,针对当前的“泡沫争议”来讨论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可能性,并对所谓的泡沫现象作出理论解释,从而得出本文的结论:由投资热所引发的房地产价格泡沫迹象已经出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交叉化,是形成当前房地产泡沫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因此防范房地产泡沫的膨胀首先要杜绝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11.
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的悖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出发,采用2005年汇改以来的月度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实证建模计量分析,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物价上涨与人民币升值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由于我国的外汇机制和汇率的预期等原因而导致了我国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并存的结论,并提出了改善该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公地悲剧模型,结合博弈论,证明我国部分行业出口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改善这种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中,注重“财产性收入”的理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指出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使超过正常消费需求的财产转化为资本,使国民财富的积累不断地转化到“财产性收入”上来,是国民抵御“通货膨胀”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战争时期土地价格和银行贷款的关系,主要是以这一时期不动产担保抵押贷款作为两者联系的纽带.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日本不动产金融问题越加明显,土地价格下跌对银行贷款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显示土地价格变化方向和普通银行及储蓄银行贷款增减变化方向几乎相同.41个道府县的普通银行、储蓄银行贷款增长率与农耕土地价格增长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由于战争时期土地价格的下跌,抑制了银行贷款.这一时期,随着借款者拥有的不动产之担保价值下降,使银行资产遭受损失,导致银行防范风险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形势下,正确分析当前国资领域中的知识产权状况,把知识产权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资知识产权管理,已成为国资监管机构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农地可持续利用与经营模式的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经营模式、产权创新与政府职能的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农地可持续利用的产权支持和监督考核体系等三个子块出发,为农村经营模式、农地产权和农地可持续利用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研究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应重新认识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存在条件和必要性,"三农"问题最后的落脚点仍在于经营主体基于产权创新的市场主动和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同时,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老龄基数增大,高龄老人比例高,老龄化程度加剧。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给农民家庭带来负担,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可能引起社会治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文章在分析农村已有的养老模式和国家对土地改革,支持土地流转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以“土地养老”为经济基础,以“家庭养老”提供居住环境,以“社区养老”提供看护照料三者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