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宇奇 《活力》2012,(16):104-104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进程,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作为经营战略指向、防范经营风险、精确绩效考核的一项有力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基于目前国内资金市场的现状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方法及作用,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资金成本的高低及资金运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业绩。在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实行资金转移计价机制是促使各部门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收益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通过释析国外商业银行资金内部计价方  相似文献   

3.
正确制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就是要解决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资金转移的定价问题,正确评价银行内部各部门(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划清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使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与考核能建立在客观而可比的基础上,并为银行经营决策层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4.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外定价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内部管理及软硬件支持等多项因素。同时,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确定之后,银行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定价管理机制和收益率曲线,优化管理部门职能,确保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充分发挥应有效用。  相似文献   

5.
梁斌 《当代会计》2021,(8):120-122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各行各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商业银行亦如此.相较于以往,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运营压力及资本需求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想更好地实现规模的扩张,就需要从价值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和经济资本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推动银行的长远发展.本文针对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经济资本管理与价值管理展开分析和研究,讨论了相关的概念,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银行运营提供借鉴与参考,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谈到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时,少数人往往片面地理解为费用性支出的控制与管理,而忽视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全面成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金成本,即利息支出和内部资金转移支出;二是运营成本,包括折旧和费用;三是风险成本,是由于资产预期损失风险而产生的成本;四是资本成本,即由于占用资本而须支付的最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吴静 《企业研究》2007,(8):52-53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其他金融方式如上市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以及基金融资等所占比例较小。银行一直以来都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大约70%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这样一种结构决定了房地产贷款在金融机构中的地位和影响。在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新增贷款在我国商业银行新增贷款规模中的比重将快速上升,会对银行产生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冯巧根 《财会通讯》2004,(10):23-24
资金控制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一是统收统支方式,即企业的一切资金收支活动都集中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各分部或分支机构无直接的收、付款权限;二是拨付备用金方式,即企业对其分部或分支机构预先设定一定限额下的付款权限,收款权限可有可无;三是结算中心方式,通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通过结算功能的集中,实现集团资金的集中;四是内部银行方式,即将商业银行的基本运作方式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  相似文献   

9.
影子价格法在制订内部转让价格时的应用上海财经大学刘卫静一、内部转让价格的制订原则内部转让价格是指同一经济组织内部不同利润中心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转移时所选用的价格。转让价格对转出方代表着销售商品收入,对转入方则代表着购入商品成本。内部转让价格的制订虽然...  相似文献   

10.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Funds Transfer Pricing system.以下简称FTP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被美洲银行首次运用于银行经营管理以来,经过20多年的演进和发展.现已成为国际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工具,在评价绩效、资源配置、产品定价、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基础平台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4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已经建立了自己的FTP体系.管理技术和手段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资本的有效配置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使得内部资本的有效配置成为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所谓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指资源能够配用到收益最高的企业或项目中去。企业集团通过内部金融机构聚集和分配资源,这些金融机构包括内部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集团都有自己内部的金融中介,它的存在有助于资金在不同的分部、项目之间转移,从而可能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隋书才 《企业研究》2012,(4):123-124
集团资金统一管理是集团企业有效利用资金的模式,企业内部银行是集团资金统一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单位将内部银行仅仅理解成内部结算的工具,认为内部银行就是办理内部结算、借贷、资金往来划拨,忽视了内部银行在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控制的功能。应辩证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结算中体现资金控制,在资金的控制中加速资金结算和周转,始终把资金管理贯穿在整个内部银行的结算等日常工作之中。本文主要从加强集团资金统一管理角度与企业内部银行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宁  王梅 《河北企业》2006,(12):8-9
近年来,国内外银行业因行为操作风险导致重大资金损失的案件很多,严重威胁着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从风险管理角度看.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操作风险失控。据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估计,在银行业所有风险中,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仅次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如果能有效规避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几乎很难转化为实质性损失。所以,操作风险管理是当前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银行是在预售资金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体。资金监管活动是保障项目顺利建设的核心环节,无论是行政主管部门、银保监部门、商业银行都应该各司其职,配合协作,以保交房为目的,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现金集合库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本芳 《财会通讯》2008,(11):57-59
一、传统资金管理模式缺陷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大致经历了集权——分权——再集权的过程,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也经历了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等五种模式。总体而言,这些模式的演进过程是伴随着企业分权和集权的不同选择以及科技手段的发展而形成的,对当时资金管理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对资金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融通资金来获取收益,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说贷款业务就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有效的贷款定价方法成功获得了较高的贷款收益率。在我国,随着进入WTO后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将逐步扩大,贷款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对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认识比较并吸取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和方法也成为我们确定贷款价格从而更好赢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及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一般采用三种模式,即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文章分析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三种模式的各自功能和特点,对三种模式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集团选择合适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进入市场经济.信贷资金已经转化为商品.商业银行同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转化为对资金商品的交易活动。当然.这里说的资金交易是指对资金使用权的交易。使用资金可以为企业增加利润,因此,获得资金使用权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利息就是一定时间内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即商业银行使用存款资金和企业使用贷款资金必须付出的代价。具体来说.在存款业务活动中.存款人是存款使用权的出售者,商业银行是存款资金使用权的购买者相反,在给企业的贷款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作为企业“血液”的企业资金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正不同程度地经受资金紧张的严重考验。要真正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笔者以为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形成有效的资金使用约束机制目前许多企业都采用了内部银行或资金结算中心来加强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实现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两条线”双轨制管理,对资金采取有偿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体现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为企业的效益服务。设立企业内部银行作为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机构,对企业资金…  相似文献   

20.
李家森 《铁道财会》2003,(12):36-37,34
结算中心是由企业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各成员之间资金往来结算、资金调拨、运筹,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它将银行的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注重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闲置的货币资本化,生息的资本社会化。加强对结算中心的职能分析及研究,对其发展、壮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