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人口转移和人口流动概念与内涵的界定,认为当前人口问题研究的缺陷在于将人口移动问题简单化为劳动力流动问题.人口移动并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还包括智力、技术、消费能力、需求等方面的变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的转移而不是流动,我国单向模式的人口流动必须发展为城乡双向人口移动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口问题是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口增长量大,数量众多,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质量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但是中低水平生育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率将有助于经济发展,但是在我国的人口红利空间不断缩小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今天,低人口增长率将对经济产生哪方面影响?本文将探讨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人口问题尤其突出。人口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性问题,本文单从人口的角度对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再认识。 一、人口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人口的发展状况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人口大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口已达5.4亿。此后经过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增长高峰,人口数量又有大幅度增长。70年代初期,人口过多的矛盾就严重暴露出来了。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  相似文献   

4.
孙静宜 《数据》2012,(4):52-53
为准确、及时地掌握北京市和各区县人口变动以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从2011年起,北京市每年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摸底工作作为整个人口抽样调查的基础环节,不仅是此项调查登记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对于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也至关重要.通过对人口抽样调查各阶段工作的参与,笔者发现摸底工作几乎是整个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中难度最大的环节,而《户主姓名底册》(以下简称底册)的填写又是摸底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从"人口空间"解读城市:武汉的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口空间"上系统解读一个城市为理解中国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人文地理学格局与过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工具,以武汉作为实证时象,系统分析了城市人口迁移和分布的空间特征.试图从"人口空间"的视角解读武汉.研究发现:武汉人口的省外联系特征逐渐突出.人口的辐射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主兼及四川...  相似文献   

6.
关于北京市人口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是北京市需要着力解决的一大难题.未来一个时期,北京市的人口仍将处于一个较大规模增长的态势,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严加控制不是解决北京市人口问题的有效办法,应该随经济社会发展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逐步化解人口难题.  相似文献   

7.
人口空间集聚格局变化反应人口空间发展变化趋势,是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研究结果可为引导人口的合理流动、制定区域人口政策等提供依据.基于分县数据,分析河北省人口空间分布地域格局,主要利用四普、五普与六普的普查数据来分析人口分布与变化情况,同时根据河北省经济年鉴2000年和201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计算这十年间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通过河北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提出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人口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企业职工息息相关.本文针对如何做好企业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人口是决定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开始着手分析,引出了人口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认为人口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并且分析了目前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最后从三个方面时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影响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人口、产业结构、制度等都是重要的因素.本文论述影响环境的种种因素,并对其进行模型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与人口增长率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并由此得出结论:工业以及人口的盲目增长会对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构建福建省经济增长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线性回归模型,以验证两者的关系.结果显示,总抚养系数变动与福建省经济增长负相关,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为充分利用人口年龄结构优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大就业促进力度,最大化利用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口增长情况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两方面分析近代潍县(1840-1937)人口城市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人口变化与地区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人口加速、过快集聚,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大城市是城镇化的客观必然,尽管特大城市容易滋生大城市病,但是如果规划和管控得好,特大城市不仅可享受更高的城镇化质量,而且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特大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的调控和人口再分布,因此从特大城市入手更容易发现人口调控的内在规律.在世界上众多特大城市中,东京的特大城镇化战略无疑是目前世界比较具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特大城镇化案例.本文将深入剖析东京特大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调控经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迁移面临的问题 (一)迁移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本地转化相当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迁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全国迁移人口数量已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5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迁移人口出现新的问题,即流动人口常住化问题日益突出.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我国外来人口在外滞留时间日趋延长.上海市的外来人口中,49%滞留已超过半年.  相似文献   

15.
从土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和经济规模三个视角计算了人口集中指数。结果发现,土地面积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最高,为50%左右,建设用地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为25%左右,前者是后者的2倍。与这两个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相比,经济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变动较明显,且低于前两个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认为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动力,协调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促进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院当下,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这一时代,对数据的统一、规范、标准化存储及深入挖掘、有效分析利用上升到重要位置,量化分析与依靠数据决策也成为政府各部门、社会各单位提升服务水平、工作效率与效益的重要路径.然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信息资源,但是在人口信息资源的管理方面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漏报与缺失现象严重,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致使人口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要充分利用云计算中心,建立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集约化和网络化的人口信息管理,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相关的人口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为全面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通过人口预测为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文分析和总结了首尔人口限制和疏解的策略,认为北京在人口发展过程中要细化地带功能并保证严格实施,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机构外迁,发展轨道交通提高卫星城市通勤效率,加强区域联合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8.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好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所谓和谐人口的建设就是指人口在数量上的增减或人口素质的提高要与未来资源的利用、社会环境的需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互和谐、相互依存.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之首,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不加强和谐人口建设,那么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众多的人口问题将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促进和谐人口建设,正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伟大战略.  相似文献   

19.
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将我国人口结构分解为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教育结构和空间结构四个维度,发现我国人口结构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但这种分布格局并不稳定.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上优势明显,而欠发达地区则在自然结构维度上优势明显.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对区域人口结构特征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优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明显;区域人口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显著,且对产业发展影响最全面;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特征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差异所导致的人口结构分布差异基本吻合.基于此,各区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侧重地优化区域人口结构的不同维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北京市人口规模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庞大的人口规模是造成北京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提出对人口规模的研究 ,不能仅停留于人口规模问题本身 ,而应该从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入手。基于这一基本思路 ,从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等方面出发 ,提出了北京人口规模调整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