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2,(9):78-81
请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请减轻孩子们的负担这些年,各地都出台了很多"减负令",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重的现象。"减负"为何困难重重?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减负"难题?在错综复杂的格局下,政府、学校和家庭各需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于霏 《中国西部》2012,(9):79-81
"减负"是一道年年都在做却年年都无法彻底解决的"中国教育难题"。这道题究竟难在哪里?为何减负年年喊,中小学课业却年年加重?让我们走进两会代表、委员,看看问题的症结所在。据统计,我国小学书包平均重3.5公斤,初中生书包平均重5.5公斤。按照学生负重不应超过体重的二十分之三,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生书包重量远远超出了孩子们所应负担的。超重的书包,其实仅是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中的一环。在那个依然沉重的书包背后,还有一系列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3.
王家成 《中国西部》2013,(12):108-108
怎么才能为中小学生减负?北师大副校长葛剑平委员今年写了一份提案,试着给这种"社会病"开药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科学施教,综合治理。""减负,减负,负担越减越重。"怎么才能为中小学生减负?北师大副校长葛剑平委员今年写了一份提案,试着给这种"社会病"开药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科学施教,综合治理。"作为一名基层中小  相似文献   

4.
白洪寿 《魅力中国》2009,(17):81-82
课程改革正在进程中,减负提质的精神却有所淡忘,许多地方为了"保质"、"提质","减负"反而"增负"了。而新课程实施所出现的新问题,让许多教师深感困惑。如何在新课程的环境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真正得到减负提质呢?笔者在多年教学,尤其是近两年的专题研究实践中,对学生课后的学习布置、落实及阶段评价等方面做了些尝试,发现对学生学习数学极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刘胡权 《中国西部》2013,(27):18-21
从2013年8月22日起,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两次公开征询意见,提倡了多年的减负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9%的受访者支持为小学生减负,但52.3%受访者直言不看好.为何社会公众不看好小学生减负?如何科学评价我国基础教育的减负政策?如何让减负切实落地、发挥效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4,(3):102-102
<正>关键词:减负狗血指数:★★★☆坑爹指数:★★★★小编评语:只闻其声,未见其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减负,你究竟在哪里?事件阅读:"《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2013年8月21日征求意见稿)自8月22日至29日面向社会公征求意见后,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积极建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工作建议。我们在对这些意见建议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对减负十条规定进行了修改。为体现尊重群众、尊重基层、尊重规律的精神,现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2013年9月4日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征求意见,希望社会各界继续踊跃提出宝贵意见,并于9月18日前反馈。"  相似文献   

7.
1993年是我国大步迈向市场经济的第一年,也是近年来减轻农民负担声势最为浩大的一年。一年中,中央、国务院"减负"动作和措施频频出台。各地雷厉风行,动真碰硬。终使"减负"走出了"减而增"的怪圈。"减负"后的广大农民群众,欢欣鼓舞,拍手称快,由衷地欢呼:"党的政策又回来了"。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顽"疾"由来已久。"减负"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向农民伸手的根子还没有完全斩断,农民心中的忧虑没有完全消除,实际工作中还有种种障碍,"减负"回潮的可能性依然  相似文献   

8.
开篇语:"社区好比一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近年来,社区这个筐,装的东西越来越多,为社区减负的呼声,也越喊越响,可十几年下来,成效甚微。难道社区之负真如顽石不可摧吗?今年3月,海曙区开展区内社区工作调研,深入摸底,认真研究,率先实行"准入制",出台社区"减负"指导目录。6月28日,市政府纠风办与市民政局公布了《关于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印章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藉此,宁波的社区减负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近日,本刊记者深入走访多个部门社区,着重以海曙社区为例,就此项工作开展数月以来的进展、取得的成效以及遇到的阻滞作了深层挖掘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减负",这个提了数年的口号在3月再次火了起来,随着"减负万里行"通知的下发,国内再次掀起了关于"减负"的高潮。然而,就在"五一"小长假后上班上学的第一天,南京两中学生不堪作业压力自杀。事件正是发生在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  相似文献   

10.
暑假结束了,重庆的孩子们这个暑假到了哪些地方去玩呢?扮演了什么角色?8月中旬,由重庆市外事培训中心、重庆晨报联手打造的"晨报小记者伦敦奥运行"活动圆满结束。在行程中,孩子们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文化底蕴浓厚的绅士之都—伦敦。小记者们不仅亲临现场观看了奥运比赛,还游览了唐宁街、议会大厦、大本钟、海德公园、大英博物馆等著名建筑。  相似文献   

11.
正建一个足球场需要些什么?资金、人工、场地、时间缺一不可。那么在偏远的山区,为孩子们建一个足球场又需要些什么呢?还需要一份心意——"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重"。2017年8月,公益活动"传球计划"正式发起。贵州六盘水果布嘎乡的高石小学迎来了18名支教志愿者,他们带来了为期一周的特色足球支教。更让孩子们高兴的是,志愿者在海拔近2500米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2,(18):80
青春期本就以"躁动"和"不安分"著名,然而,我们不得不面临孩子踏入他们的青春期。在这"不安分"的日子里,我们是应该让孩子们拾回纯美的心灵,还是应该净化我们的环境?或者,应该让我们把这事件看得更通透,还给孩子们一个宽容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3.
书中事     
《发展》2012,(2):49
不要为卑微的东西祈祷四岁的小克莱门斯上学了。教书的霍尔太太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每次上课之前,她都要领着孩子们进行祈祷。有一天,霍尔太太给孩子们讲到"祈祷,就会获得一切"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忍不住问道:"如果我祈祷上帝呢?他会给我想要的东西吗?""是的,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生作业的布置,争议颇多。尤其是减负的提出,家庭作业改革的浪潮在全国掀起,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大量的空闲时间让学生如无头苍蝇,生活失去重心。孩子们频繁地出入游戏厅、网吧,家长对这种一放了之的做法提出抗议。减负之风刮过之后,旧的作业模式又东山再起,抄抄写写、读读背背的形式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异常枯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针对社区居委会机构多、牌子多、负担重等问题,出台了《关于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意见》,采取八项措施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并对社区居委会工作进行大减负。几乎与此同时,武汉、郑州、南京等城市也都相继制定了各种规定和办法,为社区减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为社区减负“运动”?社区过量的负担又从何而来?如何才能有效地为社区减负?本文就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些介绍和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仓学斌 《中国西部》2013,(27):15-15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意想不到地引发了不少学生家长的担忧.事实上,社会大环境并不怎么看好"减负十条".(9月7日《广西新闻网》) 说句真心话,大家稍稍品味一下"十条",就不难发现这些只不过是对以往各项"减负令"中的措施又一次做了申明而已. 这些条条框框的"老办法"能否取得实在的效果,关键看"十条规定"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以往的减负措施"雷声大,雨点小",走过场,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导致"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实实在在".只要落实不到位,再翔实、再严密的规定也只是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减负的情况和有关方面的反映,最近,宁夏、河北、湖南、银川、徐州、珠海等省、市城调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减负工作落实快,得到了广大家长和老师的拥护与支持。但是,书包减轻了,学生解放了,家长又担忧了,老师又着急了。因此"减负"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一、减负政策得到普遍拥护和支持1.学生课业负担减轻。目前,各地学校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大幅度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们课余活动时  相似文献   

18.
秦玉芝 《魅力中国》2014,(4):181-181
构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减负增效”的需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的一点拙见。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否则,你讲得天花乱坠,孩子们也不会买你的帐。事实证明,有爱心、爱微笑、宽容和关心孩子的老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减负问题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减负刻不容缓.尽管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一系列教育"减负"政策,但成效甚少.本文基于博弈理论的视角,对教育减负失效现象进行分析.从博弈相关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博弈结果说明这一教育减负过程.针对教育减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图从政策设计和执行、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自主减负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加以解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和身心上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是为了更好、更充分地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提升担当作为的能力。为基层松绑减负,其实是对基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负"减的不是工作标准、减的不是工作作风。为基层减负,应倡导干部沉到群众中去主动开展工作,积极为基层决策谋划,广泛听取意见,合理设置考评办法,多为基层解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