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兴旺  李娟  张丽 《魅力中国》2014,(19):225-225
粱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教育救国”的思想,其主张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变革旧的教育方式。本文主要四个方面揭示其教育思想.而这几个方面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晶 《魅力中国》2014,(8):262-262
康有为、谭嗣同、粱启超、严复他们是中国近代哲学有名的四君子。对他们四人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正确把握他们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反观他们哲学思想本身也有深远影响,本文拟就对中国哲学史上此四君子的哲学思想进行简要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提到重庆北碚的抗战文化遗址,梁实秋先生的“雅舍”是一大亮点。有人说,雅舍是每一个喜欢中国散文的读者都要去寻访的地方,它的存在,远远超过了一个地名、一栋建筑,甚至一件文物的意义。这幢风雨中的小屋,成就了梁实秋的散文品格和大众风范。  相似文献   

4.
荣成成山头     
吴锦 《走向世界》2010,(10):60-61
荣成市的成山头是中国海上日出最早的地方,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经参观了很多地方.现在我们决定选择贵高新区作为上好佳集团西北地区的生产基地。”这是2005年10月的一天.经过多次考察后上好佳(中国)集团董事长菲律宾籍华人施恭旗先生对乌鲁木齐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徐彬及招商局局长唐志伟所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6.
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到日本,在那里他学到了很多在中国接触不到的新思想,“脑质为之易变”。1902到1906年期间连续发表了十万多字的《新民说》来阐发他的新民思想,希望从改造国民,提高国民素质这一角度探索出一条拯救国家,壮大中国的道路。“新民”萌发于梁启超在1901年写的《中国积弱溯源论》,他在文章中谈到中国长期积弱的原因首先是中国人爱国心薄弱,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中国人的奴性意识,第三是长期以来的专制制度和近二百年来清王朝统治政策的失误。于是他得出结论:要想拯救中国就必须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提倡新民。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面临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展开了轰轰烈烈地节能竞赛。继北京2004年在全国率先开始强制实行节能65%之后,又有天津、河南等地也开始了节能65%的要求,还有一些省市地区也提出要在最近一到两年在实行50%的基础上尽快实行节能65%的强制标准。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一批以低能耗,超低能耗,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地理标志:尚待挖掘的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样是香梨、茶叶等农产品,但如果有了地理标志商标这把“保护伞”.就马上身价不菲.并受到法律保护。我国地大物博,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种类很多.如何充分利用地理标志商标手段,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地方.迈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何亚斌 《产权导刊》2009,(11):61-63
何亚斌先生《不信东风唤不来——我与湖北产权市场十一年》一书出版后,业内反响强烈,业界同仁多有函电致贺,并给编辑部来电,认为该书“自序”无论内容还是文笔均有极高价值,建议刊登,以供学习。遵读者嘱,本刊将该书“自序”和部分读者函电刊出、这篇“自序”可以说是整个中国产权市场风雨历程的缩写。  相似文献   

10.
由财政压力引发的农民超负担:一个解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熊彼特-希克斯-诺思命题”揭示了“凡有重大的改革,者有财政压力的背景”,“财政压力决定改革的起因和路径”。寻着这一思路,笔者考察了农民超负担形成的历史背景并从财政压力的角度分析了中央、地方、基层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对农民超负担现象给出一个综合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心有千千结     
杨蕊 《民营视界》2010,(2):84-84
知堂老人周作人这样说:“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事。”在天津采访沧州老乡、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书法硕士生导师田蕴章时,他的书房蟠逸斋也是封闭的,不欢迎人进入。可见,学问人的心事不容易窥探得到。  相似文献   

12.
《天津经济》2014,(6):1-1
天津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以来,通过“四清一绿”行动,集中开展一批重点治理工程,加大整治力度,使本市镇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镇区吸引力日益增强.本地和外来人口继续向镇区转移。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本市镇区总人口达到114.92万人,比上年增长3.6%;其中外来人口18.23万人,比上年增长4.0%;本市迁入镇区人口近10万人,比上年增长2.6%。  相似文献   

13.
张力兵 《首都经济》2005,(11):76-78
由于我国还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尽完善.使得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方面仍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政府投资项目“超投资.超工期、超标准”的“三超”现象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4.
开发滨海新区,是“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上一届政府将天津定义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而现在天津的目标是“北方经济中心”。两字之差,凸现了天津地位的提升。在强大政策带动及滨海新区自身优势的吸引下.目前已经有摩托罗拉、三星、丰田等2000多家外资企业进驻。日本企业在抢抓“火热”的滨海战略商机的同时.日本媒体也对其进行了大势报道。文章就日本媒体对滨海新区各个方面的报道进行了相关梳理。并分析了滨海新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明代花鸟画家徐渭,一生坎坷多变,从出生一直到他生老病死,命运都在不停地捉弄他,一生之状如他诗中所言:“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开写意花鸟画一代新风,是大写意体派的真正确立者。徐渭的花鸟绘画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存,“不拘物象,而重生韵”,笔墨的巧妙运用是徐渭绘画的特点。徐渭的存在使得明代画坛生出了耀眼的光彩,由于徐渭的存在,中国的水、墨花鸟大写意体派得以真正的确立,他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家张爱玲有一篇很精 短的散文《爱》说的是,有 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 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 但都没有说成.也没留下什 么印象。姑娘只记得一个春 日的夜晚.她立在后门口, 手扶着桃树.对门住的年青 人走过来.站定了,轻轻地 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吗?”然后各自散去.后来 这个女孩被人拐卖了。又转 卖了好几个地方,经历了无 数风雨命运很惨,到老了. 那个春夜的一切便成为她内 心唯一的爱情记忆. 这故事听来有些凄凉. 可近来观看纪念深圳等经济 特区成立20周年特别节目. 望着电视屏幕上那些熟悉的 面孔和久违了…  相似文献   

17.
《天津经济》2008,(7):1-1
没有谁会忘记,曾经的天津是何等响亮,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发展,都有着响当当的名头.远的不说,单是解放后的三十年时间内,作为全国顶梁柱的三大直辖市里天津赫然在册.与北京、上海并驾齐驱;即便是改革开放初期,天津雄风依然未减.就拿刚刚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精英毕业分配意向来说.普遍流传的顺口溜是.“天(天津)南(南京)海(上海)北(北京)都愿去,其他地方不考虑”,由此可见曾经的天津在全国的地位和凝聚力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科研成果,大都有着同样的结局——在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科研人员历经风雨终于见彩虹之后,却从此可能成为“后宫佳人”.再也难见“圣颜”一次.更别说走向市场了。  相似文献   

19.
金菊 《当代陕西》2011,(12):9-9
一遍遍搜寻翻看侯伯宇先生的事迹,一次次难禁热泪长流,难抑心魄震颤。 侯老一生的选择,绝对遵从于自己孜孜追求的理想、信念与价值。没有被世俗所沾染左右。他历经坎坷,但在教学科研上,一生都走的是最直、最近的“纯学者”路,他培养的学生形成重量级的“西北军团”,他的“侯氏理论”被称作“中国的骄傲”。  相似文献   

20.
盛宣怀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实业家,清末洋务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曾创建了无数个中国第一:第一家招商局、第一所大学、第一座煤矿、第一条铁路……等等;也曾担任天津兵备道、天津海关道、邮传部尚书等要职。但就是这样一位被誉为“实业家之父”的工商业巨子.在近代史的史书上不仅没留下任何记载,反而被扣上“汉奸”的帽子,直至死后80周年的1976年,百年冤屈才得以平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