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鑫  董青 《北方经贸》2010,(11):115-116
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其特殊的旅游活动类型,乡村旅游的社会整合效应也具有特殊性。乡村旅游对城乡统筹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乡村旅游社会整合效应具有社会接触面广泛,季节性弱,发生频率高,社会交往深度深,旅客文化层次高,经济效益惠及面广等特殊性。加强乡村旅游社会整合效应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应促进长效城乡社会文化交流,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提高广大农民对城乡统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一种有效模式。研究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对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格局的有益补充,也是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开发,可以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弥补以往乡村旅游开发中着重强调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和直接旅游经济收益等方面的不足。在城乡统筹下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多层次结构的形成,以农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内涵拓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在介绍和概述了城乡统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内涵和作用意义的基础上,重点采用SWOT分析法对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环境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城乡统筹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即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相关职能营销良好环境和搭建相关平台,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和发挥城乡结合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鼓励乡村文化的发展以充实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以及要发挥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等.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其次,从加强乡村旅游工作管理;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新思路;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板块等方面就城乡统筹视角下如何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乡村意象的保护与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和重庆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城乡统筹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改革新热点。本文通过对国家城乡统筹政策的解读,分析了在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趋势下,乡村意象的保护与再造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推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必由之路,而农业旅游就是发展农业服务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时期,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服务业,能够与城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形成良好互动,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产业融合趋势,探讨了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农业与旅游业实现融合的条件、农业旅游的形成过程及存在意义,在此基础上,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乡村旅游加强质量建设、提升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城乡统筹背景的南京乡村旅游养老产业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的不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城市与乡村在旅游活动要素与旅游经济要素方面具有较强关联性与互补性,应该进行城乡旅游统筹发展。本文结合南京市的具体特点,阐述了南京养老问题的迫切性,分析了乡村旅游度假式养老在满足老年人心理、生理需求以及加强乡村建设、城乡交流与有利于社会保障统筹等方面具有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建设养老小区、混和公寓、养老院、乡村宅院租售等灵活多样的乡村旅游养老业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红芳 《北方经贸》2014,(8):223-224
从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和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概念入手,同时总结了许昌城乡旅游发展中的资源互补优势、交通互补、客源互补优势以及经济优势,从而提出许昌要实现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必须树立先进的思想意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保证许昌城乡旅游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业已成为共识。以乡村旅游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显得切实可行。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乡村旅游的桥梁;构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建设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保障体系是实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城乡商旅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少和  桂拉旦 《商业研究》2006,(15):153-156
商旅互动指商业与旅游业、乃至范围更广的休闲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构成区域经济纵深发展的表现与战略之一。城市与乡村,以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商旅互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休闲业、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构筑产业生态,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循环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对解决国内"城乡二元结构"及"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综合国内学者关于城乡旅游统筹发展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内涵,归纳了影响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动力系统和驱动因子,并构建了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坚 《商业时代》2007,(22):97-98
城乡是否能得到统筹发展关键在于乡村发展,而乡村旅游因为具有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PEST矩阵分析和发展对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区域内两种不同的旅游形式,两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利用互补优势,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论文在分析城乡旅游互补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旅游互动的概念,然后分析目前城乡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区域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对策,以期解决城乡旅游发展相对隔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乡互动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城乡互动机制的构建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河北唐山市城乡发展现状,并对国内外城乡互动机制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建立城乡规划的互动机制、建立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的互动机制、构建城乡金融互动机制等角度,提出了适合河北省唐山市自身实际的城乡互动机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现代农业在客观上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作用。本论文在阐释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涵义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整合发展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越来越受人青睐。我国乡村旅游虽然起步较晚,发展却非常迅速,近年来更是处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做好做大乡村旅游这项事业,乡村旅游市场营销非常重要又存在许多不足,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增强乡村旅游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而乡村旅游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和特色化发展原则,并选择适合当地民俗和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才能"又好又快"的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成都乡村旅游促进田园城市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6年多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成都正式确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不仅是现代化大型城市,同时,也是符合田园城市理想、统筹城乡发展的田园城市。在这个背景之下,本文提出乡村旅游是一种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旅游形式。并且详细说明了乡村旅游是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来促进田园城市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效应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最好的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是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然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形成产业互动效应,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