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机理上的相通及其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契合促进了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旧体制转轨使中国有了对新的经济制度变革理论的强烈需要。新制度经济学适应了这种需求,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有利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的衔接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契合,既有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大大加快。这种趋势,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加快进程。党政机关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深化机构改革;“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将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基于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深刻地揭露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主要目标,系统总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为中国当代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干部选拔任用关系到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状况,关系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因此,在进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时,需要不断完善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使得干部选拔任用在原则、尺度、方式、程序、监督、环境等方面都符合民主的要求,进而确保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思路——论邓小平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内容复杂、阻力较大、问题敏感的领域。因此,邓小平总是以十分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改革,并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政工干部素质研究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随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工干部素质必将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在中国改革开放、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化的层面更加深入地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广大党的干部的素质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决定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搞好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理论建设,就成了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化进程的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货币化就是“经济中货币进行交易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多”。中国自1978年以来正在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货币化进程正是这一伟大的制度变迁过程的一部分。从分析1978-1998年的货币供应、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三阶段的假说,即货币化进程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1985-1992年;1992-1998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民主政治、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推进市场化改革,夯实民主建设的基础;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处理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发展党内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从新的实践中吸取营养,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新的内容;重视理论武装的同时特别强调了知识武装,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注重科学性,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自改革以来有所改进,但因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及相关经济改革的缺位,非规范特征明显,相当程度上阻碍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有必要通过明确政府职能目标、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修正分税机制予以矫正和疏通。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体制改革至今步履艰难,因为人们很难指望传统政治体制的既得利益群体能主动改革以剥夺自己的特权,也许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真正深入将有待于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在此基础上新的利益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卫生健康系统干部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发展大局。无锡市高度重视卫生健康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改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特别是近期提到的新农村建设,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城市和乡镇的距离越来越近。农村同城市不同,保持着丰富的中国情结,深厚的传统文化命脉,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对文化景观加以保护,那么蕴含在广大农村的文化积淀就会随之而去,使城市越来越国际化、现代化,而就会越来越缺乏地域感、领域感。因此,对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最终关系到国家整体新农村规划战略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政治方面“两个结合”的集中体现。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一统”传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独特性;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下的“集中统一”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前提,也是中国特色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伴随缅甸民主化进程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中国在缅投资的经济政治化倾向有其必然性。中国投资项目成为缅甸国内民主化进程博弈的棋子,成为缅甸政府平衡国际关系与利益的重要砝码,成为部分西方非政府组织阻扰中国在缅投资的手段。这种交织了缅甸民主化进程、民族和解及缅甸对外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经济政治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缅甸国内外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对当前的中缅经济合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从长远看,在紧密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关系影响下,中缅经济合作必将会迎来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秀英 《经济师》2005,(7):38-39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全面展开。它改变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轨迹,找到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模式;立足国情,绘制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彻底更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认识到中国现代化既包括经济现代化,又包括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的改革来实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为我党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30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走向定型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摆在高校面前的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教育;培养一支学生干部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