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国藩"师夷制夷"思想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林则徐和魏源的影响以及个人思想认识的转变中形成的。后期他通过制造火器战舰、养兵练兵、广求贤才等措施使其思想付诸实践,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其难以脱离"中体西用"的桎梏,因此无法真正实现"制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序言中提出来的。他指出,所谓"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向西方学习,并非学习西方的一切,而是要学习西方的"长技",也就是西方比中国先进的东西;所谓"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战胜和制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从而使中华民族立于  相似文献   

3.
晚清之际,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的开明士大夫开始觉醒。他们一方面固守传统文化,一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试图在中西文明中找到契合点,以延续几千年来的传统社会秩序。从"经世致用"到"师夷长技以制夷",既是受外部环境刺激的结果,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本位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杨军 《东北之窗》2010,(3):76-77
西周末年,原居住在蒙古草原的貊系民族曾向东北迁徙,并与居住在东北东部地区的夷人的一支秽人杂居,最终使东北在胡、夷两系之外形成一个新的族系——秽貊族系。可能是在西汉初年,来自大兴安岭的夫余人进入松嫩平原,并征服当地的土著秽貊人,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汉代东北最重要的属国,夫余国。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不仅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民族问题专家,他所制定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对蜀汉政权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两国数学文化的交流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近代以来,中日共同面临西方列强的殖民与侵略,日本经历明治维新迅速富国强兵,而中国也进行洋务运动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两国的数学文化交流也与以往不同,极具时代特点,其历程与影响值得进一步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传承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命脉 战后台湾航空制造业的另一主要技术来源传承自海峡彼岸的中国大陆. 自中国近代以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提出向西方学习、"科学救国"的主张.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推行洋务运动,引进大量西方先进技术.甲午战争满清政府战败后,由光绪帝为领导,康有为、梁启超规划的新政里,也有一部分希望藉助西方科学思想与制度来改变旧制.五四运动时期,胡适等人倡导"民主"与"科学",希望实现民族独立、富国强民的远景等.这些历史经验显示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技文明的认同与渴望.  相似文献   

8.
僰人之谜     
历史的误会 僰人是否是已经消失的民族?其渊源何在?一直众说纷纭。 据史料记载:僰人是夏朝的遗民,商朝的战俘,属游牧民族。周武王伐纣时,征西南八夷参战,其中就有僰人,立下赫赫战功,在四川宜宾建僰侯国,从此,这个民族进入最强盛时期。汉张骞出使西域,在阿富汗、印度见到僰人对外销售的商品,这才知晓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通往东南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相较于欧美国家,其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觉醒较为缓慢。这其中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展的阻挠是显著外因,而中华民族自身则存在着诸多内障因素。如"牢不可破"专制政体的窒碍、"夷夏有别"思维观念的束缚、"以盗为师"情感价值的顾虑,"难堪境地"文明中心的边缘化等直接限制了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10.
"华夷之辨"是古代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之间关系而衍生出的思想。日本近世文人在"夷夏之争"的理论思辨上做出了种种努力,力图在中华思想的框架内,摒弃对于日本文化的自卑心理,树立日本也可为"中华"的独立意识。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无疑对日本国家主体意识的树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风子 《走向世界》2006,(7):33-35
这是一个异数。尤其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中国足球市场行情如陨石般下坠,以前红红火火的足球学校在一夜之间也随之消失了的情况下,鲁能足校的逆势上扬更是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2.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连续两天,雄壮震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奏响在青岛的夜空。雄浑的音调,磅礴的气势,深情地表演,铿锵的旋律,令人难忘。在青岛大剧院的舞台上,”军旗下的歌声”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在火红的背景下熠熠生辉,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唱团的形象定格在青岛观众的心中。  相似文献   

13.
14.
冷战后推动北约军事转型的主要因素有结构性因素、观念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北约军事转型主要包括安全观念更新、军事战略转变和军事体系改造三个方面,但北约军事转型仍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难题,由于成员扩展、目标膨胀增大了转型难度,军事实践—跨区域军事行动是北约军事转型成败的"试金石"。积极、稳妥地同北约开展交流与合作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DEA方法”评价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结构优化度,通过我国各军工产业结构优化效率之间的对比,探究我国军工产业结构现有的问题,进而提出新时期、新常态下,我国军工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最后,就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军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提出实践性指导。  相似文献   

16.
韩耀庆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62-65
军工科研单位是国家投资兴办的国防科技事业性质的单位,主要进行军事应用研究和生产经营,大多数军工科研单位承担项目繁多的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科研任务,成本对象复杂,项目之间可比性差.文章通过对军工科研成本的会计环境、理论起源和成本要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为相关会计研究和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峰 《上海经济》2006,(1):56-58
这位口风很紧,连表情都显得单调沉闷的央行行长,人们的评论总体上誉多于过。其实,像任何人甚至伟人一样,他有迁人之处,也有不足之处,有功,也有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
20.
张盈 《新财经》2013,(12):23-23
随着军工板块扩容,A股军工背景的上市公司己多达数十家。这些股票几乎同涨同跌,当有地区冲突、军备政策等外在因素推动时,做多。睛绪就会像瘟疫一样传染,军工题材成为投机者的乐园。2010年上半年是军工股投机的第一个高潮。目前A股和海外中航飞机、中航电子、中航动控等带中航字头的“多胞胎”多达近30家,多是在2010年完成扩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