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长青  靳英龙 《活力》2011,(5):233-233
撰稿、摄像完成之后的编辑工作。也称之为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完成电视新闻作品的必要步骤,它不仅是保证制作质量的技术处理过程,也是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过程。电视字幕不仅是一种对节目装饰和说明的手段,而且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王丹 《活力》2013,(13):50-50
后期制作是完成电视新闻作品的必要步骤,它不仅是保证制作质量的技术处理过程.也是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图文字幕是观众从电视画面的捕捉消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电视画面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是一种对节目装饰和说明的手段。而且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是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题材来表现主题的,随着人们对电视这一传播媒体认识的不断深化,对电视新闻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受众心理、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拍活作鲜电视新闻,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视觉和听觉系统,造成更强烈的心理冲击,从而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创新意识在电视新闻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以及观念上都要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4.
刘春艳 《活力》2011,(6):263-263
当前.电视媒体已经成为最为大众化.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型式。从好莱坞电影所创造的幻想世界,到电视新闻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到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数字合成技术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合成技术的原理和在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节目制作任务.同时也对节目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曲乘砾  尚莹 《活力》2011,(5):215-215
电视新闻是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题材来表现主题的,随着人们对电视这一传播媒体认识的不断深化,对电视新闻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受众心理、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拍活作鲜电视新闻,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视觉和听觉系统,造成更强烈的心理冲击,从而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创新意识在电视新闻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以及观念上都要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6.
一、电视的一些特性对"新"和"深"两个方面都有所制约 其一,现场感与新闻角度的选择.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往往需要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相结合;场内叙述和场外配音相结合:现场观察和案头思考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周博 《活力》2010,(8):348-348
配乐在电视新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专题类报道中,合理地加入音乐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中,音乐就是人们陶冶情操、舒缓压力的手段,而对于如今对电视新闻节目要求日益提高的观众们来说.音乐的加入也增加了新闻的可看性和观众的兴趣。在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片头、片尾及片花中会加入固定的音乐体现节目的统一性,而在这里,主要就电视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适当的音乐与主题、内容及结构相吻合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下人们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新闻竞争加剧,特别是电视新闻的竞争。这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要求电视新闻必须要进行创新,否则不仅会失去大批的受众,而且难以承担宣传作用。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实力,获得更广大的受众。而电视新闻的创新重担势必压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肩上。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但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在创新上还有诸多差距.当今,主题报道不仅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最基本的内容.主题报道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到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李霞 《活力》2009,(18)
电视新闻往往被人们看做是视觉新闻,因此往往不在其可"读"性上下工夫,这也是很多电视新闻工作者所容易忽略的.电视新闻同样要求有可读性,它的可"读"性大致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电视新闻画面的可"读"性,二是电视新闻语言的可"读"性,三是电视新闻整体内容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一、节目的选题要与受众有贴近性 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新闻价值.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新闻选题对电视新闻创新至关重要.贴近性也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的后期制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提高了广播电视发射监控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对现代广播发射之中的视频监控和监管工作的完成加以设计。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创优是改革开放以来常挂在电视人嘴边的一句口号,在这个口号之下,电视界投身改革、反映改革、开拓创新,也确实涌现出不少电视新闻的精品力作,但在欣赏和自豪于这种繁荣的同时,作为从业者,我们也时时可以感受到,还有一些制约因素在顽固地存在着,限定着电视新闻创优,阻碍着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这些因素当中,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程式化、模式化当居其首.对此,笔者想作一些分析和探讨,并与同行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4.
国艳娟 《活力》2014,(2):120-120
电视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我国电视新闻已经经过了近30多年的发展,电视新闻深入报道的样式也逐步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此外,所依托的技术也都不断地创造和进步。但在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电视新闻深入报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电视新闻向更深层次的报道发展。通过我们在电视新闻工作中的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适合于电视新闻深入报道的手段和技巧,便于我们走入电视新闻深入报道的误区。因此,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的双重角度对电视新闻深入报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借用这句话,我们把标题比作电视新闻的眼睛.可见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在此,笔者将从"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电视新闻标题应注意的问题"和"电视新闻标题的表现方式"三个方面对电视新闻标题进行浮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文化需求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增长,传统技术产出的电视节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传统电视节目在进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磁带的顺序对相关的修改设计进行开展,不仅浪费时间,在相关的制作工艺上也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因此,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对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引用,成为了当前情况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编排是一个再创作过程,新闻编排是门学问,电视新闻的编排工作作为电视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至今,仍有一些人认为编排电视新闻是"排稿子、串片子,不用动脑子".其实,电视新闻的价值固然取决于内容,但绝不能忽视编排工作,对新闻编排要"刮目相看".在整个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电视新闻编排处于核心地位,编辑工作的水平影响和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闻事业的改革,受众已成为了电视新闻生命的本源.同时,随着媒体的日益市场化,电视新闻这一特殊产品也必然要面向市场,即满足受众的需要.尽管我国的电视新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但也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受众有了很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国永君 《活力》2014,(10):98-98
在电视新闻市场竞争中,新闻改革创新成为赢得竞争的主要手段,处于竞争优势的媒体,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保住市场份额并有所扩大。而处在竞争弱势的媒体,透过新闻改革创新的探索,谋求新的竞争优势,因此电视新闻媒体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新闻改革创新,不仅加剧了新闻竞争的程度,也使电视新闻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包括多个层面,除画面选择、截取、切换外,语言编辑也是电视新闻编辑基本功之一,好的语言,是彰显电视特色和增强画面表现力的主要载体和重要补充.优美、鲜明的电视语言,不但会给广大电视受众带来美的体验,同时,也会引发受众深层的思索和无尽的想象,会给受众以画面之外的无限、有特指的空间,是其他各种媒体无法取代的,也是电视新闻语言和声讯新闻语言、平面新闻语言编辑要求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