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环境经济》2014,(4):54-56
正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环境事故多发频发,大规模环境侵权对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造成了严重损害,应当将环境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环境侵权责任法提供的私法救济手段解决相应问题。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环境事故高发时期。伴随着这些环境事故,是大量环境侵权现象的发生,不仅对环境系统造成损害,也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司法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以大规模环境侵权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司法救济的现状、问题及立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2015,(Z1):45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者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概念,有别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便于企业和环保部门的执行和管理。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如何定位?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重点是现场处置预案,侧重明确现场处置时的工作任务和程序,  相似文献   

3.
正即将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第15条中规定:"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制定依据。而人体健康效应是制定环境基准的基础之一。新《环境保护法》提出开展环境基准研究,表明我国今后相关的环境标准修订制定过程中会更多地考虑保障公众健康的需要。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明确提出,我国将健全以人体健康为目标的环境基准和标准。他指出,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持续上升,环境风险比较突出。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迫切需要开展环境基准和风险评估研究,对污染态势、生态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保护和应急事故处置作出准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那么,什么是环境基准?为何要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环境基准对保障人体健康起着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丹 《环境经济》2015,(5):16-17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损害评估法律制度在制定和实施中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既有地方政府对评估工作心存顾虑的原因,也有缺少可操作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规范的原因,还有评估机构、技术人员和软硬件基础能力不强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制约了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损害评估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缪凌 《江南论坛》2013,(5):30-32
一、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不以违法行为为构成要件1.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特殊要件的法理分析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环境,但对环境的利用又导致了与人、物或生活环境相关的损害,通常被称之为"公害",为预防和治理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人的人身和财产等权利,世界各  相似文献   

6.
确定船舶污染损害赔偿范围的核心在于正确理解国际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公约中对于“污染损害”的定义.从国际公约及相关法律文件的演变,可以得出船舶“污染损害”的定义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船舶污染所造成的“污染损害”可予赔偿的范围除了传统的财产损害,还包括清污及预防措施费用、间接损失、纯经济损失、环境恢复措施费用以及聘请索赔代理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王斐  朱昊 《经济问题》2023,(9):19-2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由国家政策由上而下强力推动产生,而非司法实践倒逼的结果。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创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实施八年,但其适用范围仍然没有被学界和实务界厘清。实践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名无实”,规范手段和立法目的之间有矛盾。作为主要制度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生态系统功能损失或自然生物因素的不利改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这一民事赔偿诉讼只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有关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地运用该制度的有限功能,充分发挥该制度保护权利人财产权益、维护司法秩序的设计功能。该类诉讼制度的赔偿范围仅限于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人身损害或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相关的财产利益损害。  相似文献   

8.
蒋琳 《时代经贸》2013,(10):207-207
确定船舶污染损害赔偿范围的核心在于正确理解国际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公约中对于“污染损害”的定义。从国际公约及相关法律文件的演变,可以得出船舶“污染损害”的定义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船舶污染所造成的“污染损害”可予赔偿的范围除了传统的财产损害,还包括清污及预防措施费用、间接损失、纯经济损失、环境恢复措施费用以及聘请索赔代理的费用。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的总体目标是:流域与地方应急职责明确,信息报告渠道畅通,应急监测(调查)迅速,决策处置高效.但我国发性水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水资源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水资源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确定是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性环节。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限定于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精神损害,从而难以对于潜在的环境损害及生态环境自身的损害实行有效补救,也难以实现保护公民环境权益及公共环境利益的目标。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与损害赔偿社会化理论为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在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等自身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通过相关制度构建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当事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明显增加,在审判实践中,不少当事人就其某种权利或某个事件发生纠纷时,认为对方行为给自己造成精神损害,以便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如财产损害案件,劳动争议案件中均有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但对于什么是精神损害?  相似文献   

12.
创新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突发期,创新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分期理论及政府应急管理的规律,应切实加强预案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善后修复机制和长效环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一些地区污染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突发环境事件高发。2005年以来,环境保护部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共927起,其中重特火事件72起。未来一个时期,突发环境事件还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创新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秀芹 《经济师》2009,(8):51-52
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的多发期,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按照突发事件的发展周期和政府应急管理的规律。构建科学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切实加强预案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善后修复机制和长效环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最近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07,(4):I0022-I0033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核应急预案》,我局对《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方案》进行了修订,划分为《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现将《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同时突发性环境事件也成上升趋势,由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发生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处置的复杂性而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环境应急监  相似文献   

18.
加强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应急机制,应该包括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防范机制和处置机制三部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实际情况看,以下几项工作是非常紧迫的。1.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尽快制定《突发金融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从法律上保障突发金融事件应急机制的可操作性,以法律、法规形式应对突发性金融风险的指导思想、总体原则、组织领导、处置程序和法律责任及信息披露等主要问  相似文献   

19.
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是实施全过程应急管理的必备环节。目前,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工作有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积累了一些研究和实践经验,但仍有待加强完善,使其在全过程应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的法律基础、方法框架以及行政实践中的操作步骤等重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期,成为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突发性、蔓延性、严重危害性三个突出特征。由此决定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过程中政府主动公开的法定义务,公开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完整,具有统一性以及政府问责机制的及时启动性。通过中国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立法现状,中国应从宪法中赋予公民环境知情权、制定《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办法》、完善信息公开协调管理机制、健全行政问责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