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方方 《新金融》2009,(9):34-39
20世纪以来货币金融危机成为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破灭通过金融危机的传导影响实体经济,导致经济衰退.但是,在经济和金融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述影响的反映不同,目前理论界对于这种影响的传导过程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因而,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危机的政策往往显得较为滞后,而政策的实施往往又会成为形成新的资产泡沫的诱因.本文将结合对金融结构演进过程中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的分析,从理论上系统阐述金融结构演进过程中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传导过程,并结合中国金融结构情况,提出对中国金融制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孙稳存 《新金融》2007,(11):34-36
货币升值会导致资产价格重估,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状况是决定资产价格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货币升值如果导致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资产泡沫就可能产生;反之,在紧缩的货币政策条件下,货币升值不会伴随全面的资产泡沫。如果货币升值削弱了本国产业的竞争力,那么货币升值可能仅仅导致不可持续的资产泡沫;如果货币升值促使本国实现了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潜力得到改善,那么货币升值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长期可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3.
在控通胀与保增长之间,若一味维持经济增长而放纵通胀,势必会挤压民众的生存空间9月CPI同比涨幅为3.6%,创下近两年以来新高。10月19日,央行突然宣布加息,显示出对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史无前例的货币扩张,太多的流动性和太低的资金成本,使资产价格迅速提高到与实体经济极不相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刘煜辉 《中国金融》2007,(21):48-49
中国通胀输入型特征明显通胀本质是货币过多导致的货币贬值,源头在于美元本位制下美元的滥发。自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就在不断地转移经济调整的成本,格林斯潘的一系列降息,把大量流动性源源不断地注入世界经济体,过去五年全球官方储备增  相似文献   

5.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业现状分析 出口泡沫破灭冲击实体经济,银行呆坏账难以避免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之一,2001~2007年间,中国GDP中出口份额从20%跃至36%,几乎涨了一倍,美国长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达18.2%的美国消费增速被突然拉低后,中国的出口主导增长模式也陷入困境.随着美国经济泡沫破灭,消费者去杠杆,中国产品的国际买方市场环境剧变,出口遭受严重下滑.出口泡沫破灭冲击实体经济,传导至企业、大宗商品、就业等微观环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一个包含价格与工资双重黏性的动态新凯恩斯框架中引入内生资产泡沫和劳动力市场摩擦。本文研究发现,资产泡沫能够通过金融成本渠道缓解企业信贷约束,进而对通胀形成向下的压力。因此在经济过热、资产价格上涨的条件下,通胀依旧可能是温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短期内资产价格的上涨反而可能压低通胀。在此情形下,通胀指标可能会失真,传统货币政策规则虽然能够稳定通胀,却可能无法有效稳定经济,货币政策有理由针对资产泡沫实行逆风干预。本文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降低资产泡沫的规模,在货币政策目标中考虑资产泡沫或资产价格将有助于稳定经济,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在模型中引入宏观审慎政策之后,逆风货币政策依然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这说明盯住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在理论上是有效的,对于完善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治理资产泡沫的根本途径仍在于消除金融市场摩擦,增加安全资产的供给以及建立健全安全、透明和高效的融资体系。这不仅能挤出资产泡沫,还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英国曾经经历的经济过热和泡沫破灭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导致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无外乎过度宽松的货币供应所刺激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迅速扩张。当这一过程延续的时间过长,通胀就会来临。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但是,我国的货币供给高位和资产价格爬升也已经显露无遗,股市和楼市泡沫明显,通胀阴影笼罩不散。央行在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作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态: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相似文献   

9.
<正>各经济体采取的扩张政策可能导致资产泡沫风险形成,后者可能比传统意义上的通胀更具破坏性,因为它在表明上看会是一种很健康的发展:更高的资产价格将提振实体经济,反过来又会把泡沫吹得更大。  相似文献   

10.
方友林  陈茉 《新金融》2009,(9):31-33
资产泡沫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将资产价格更多地纳入货币政策的视野,符合现代全球经济变化的趋势,对促进金融经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复苏根基未稳的情况下,针对房地产和股市的双泡沫,货币政策微调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在维持一定程度资产泡沫的同时打消市场对资产价格单边上涨的心理预期,逐步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来维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英国曾经经历的经济过热和泡沫破灭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导致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无外乎过度宽松的货币供应所刺激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迅速扩张。当这一过程延续的时间过长,通胀就会来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会不会陷入日本式后泡沫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一般依赖于资产升值与信用扩张之间的循环。但是,如果这一循环演变成全面而巨大的资产和信用泡沫,泡沫破灭后经济就会面临大调整。在信用货币制和货币扩张政策下,调整会采取经济持续停滞的慢性形式。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以房产市场接替了股市泡沫,最终形成了巨大房产泡沫。美日泡沫在性质上都具有全面性,都涉及房产市场、股票市场与信用市场;在规模上都特别巨大,远超历史记录;基本原因在于金融自由化和货币扩张政策。因此,美国可能将陷入持续停滞或缓慢增长的日本式后泡沫困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一般依赖于资产升值与信用扩张之间的循环。但是,如果这一循环演变成全面而巨大的资产和信用泡沫,泡沫破灭后经济就会面临大调整。在信用货币制和货币扩张政策下,调整会采取经济持续停滞的慢性形式。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以房产市场接替了股市泡沫,最终形成了巨大房产泡沫。美日泡沫在性质上都具有全面性,都涉及房产市场、股票市场与信用市场;在规模上都特别巨大,远超历史记录;基本原因在于金融自由化和货币扩张政策。因此,美国可能将陷入持续停滞或缓慢增长的日本式后泡沫困境。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通胀某种程度上是由几年前过多的货币数量带来的,目前对货币数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将有一定的政策时滞,通胀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央行应考虑将利率提高到正的水平上。从长期看,为了避免未来通胀再次产生,央行应将更加重视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避免因资产价格泡沫产生通胀。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日本两国在低通货膨胀时期由于忽视同期金融资产的大幅非理性上升,最终招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同样经历了和日英相似的资产价格的急速膨胀过程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络泡沫破灭,经济出现衰退.上述情况促使经济学界开始对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以及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博览》2011,(1):14-15
"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防控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2011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防控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通常,政府在评估经济形势的时候,习惯把经济下行的风险估计得大一点,而把经济上行的风险估计得少一点,这种传统思维本身就是风险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全球化视角,构建了一个通胀形成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对产出缺口、流动性等通胀形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菲利普斯曲线,构建A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出仍是重要因素,不能因产能过剩而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货币并不必然造成通胀,但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货币充分进入实体领域则将化为现实通胀;资产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显著并蕴含着巨大风险,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强化,并使得通胀具有自我形成机制,合理引导通胀预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通货膨胀的逻辑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紧货币并不直接作用于物价,而是针对资产泡沫,资产价格一旦下行,通胀、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都会自然消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沿着虚拟经济部门对货币供求关系产生结构性影响的思路,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吸收大量现金资产、从而对实体经济中通货膨胀压力起到了吸收或分流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提出,在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前提下.资本市场规模扩张速度与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相差不大时,最有利于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认为,宽松货币条件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微弱的,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挤压泡沫的成效则更加微弱。事实上,泡沫破裂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见得大于急剧收缩银根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拥有监管良好的金融系统,那么该国受泡沫膨胀和破裂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小。从某种意义上讲,泡沫破裂后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