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1人力资源属于广义的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属于广义的无形资产。它虽不在现行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统计报表上直观地体现其价值量和消耗总量,但在人力资源中,掌握现代知识并具有创新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入,具有一定的智力,从而形成智力资源即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无形资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景林  吴敬 《现代财经》2003,23(12):39-42
本文从国际比较角度,利用统计方法和实际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无形资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美国、德国和日本无形资产的形成轨迹和作用上大不相同。无形资产受各国文化制度、政策和经济增长方式阶段的影响,可以借鉴日本制造业和德国整个行业无形资产培育保护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重要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翌 《经济管理》2003,(18):26-30
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实现其持续竞争优势十分重要。但是无形资产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分析企业高层是如何判断不同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探讨不同无形资产对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从而建立无形资产对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贡献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的概念与定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无形资产,无论是在企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偏颇甚至谬误。考察分析无形资产的概念和定义,有助于辨清正误、提高认识,进一步确立和发挥无形资产在现代企业经营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作了比较规范的定义,并指出开辟无形资产研究的新视野和新方法,已成为颇具现实意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无形资产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即按取得无形资产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有着不同的入账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为什么要对无形资产进行开发利用 大多数企业无形资产开发利用局限于传统定义的无形资产。对于一些可见的能确实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但是对于一些不确切的无法评估计量的无形资产不重视或置之不理。由于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经营状况也就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因此,我们要端正观念,全面开发利用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7.
q目前,由于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认为无形资产过于“无形”,使无形资产“居高临下”,缺少与实物产品的亲和度,或将精良的无形资产运用在粗放的产品制造上,也会使无形资产望“形”兴叹,重而导致无形资产大量流失,笔者对无形资产流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仍缺乏应有的重视。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对当前我国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介绍分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契约理论解释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照阳 《经济师》2009,(1):130-13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数量、种类与日俱增,在为高职院校创造效益的过程中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提升高职院校价值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无形资产管理地位、作用和目的、管理内容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等新交易形式的出现,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生产、营销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企业集团内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制定过程也日益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双重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的无形资产准则从2007年度开始实施,通过对新旧准则的对比,我们发现,新准则在无形资产残值的确定有了新变化。根据旧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的残值假定为零。新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残值虽然也假定为零,但同时又规定了无形资产残值不为零的情况:(一)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二)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2.
无形资产计量及其信息披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孝芳 《时代经贸》2007,(6Z):133-133
1新“准则”中有关无形资产的部分变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关于无形资产的部分作出了大幅改动,对于改进无形资产的计量将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利红  李红 《时代经贸》2007,5(11Z):56-57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新产品的开发,无形资产研发支出不断增加,对于研发费用如何进行恰当的确认和处理也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关于企业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处理上进行了深入改革,较旧准则要更完备、更规范。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主要针对新准则中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的利弊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理念的不断被提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无形资产的价值逐步被重视起来,很多企业无形资产占据了企业的核心地位,而这一地位的捍卫是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所以,企业在自创无形资产的时候一定要充分重视,要进行准确的计量和确认,在后期计量的时候也要不算追踪。尤其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计量要靠评估,评估又存在很大的主管性,所以计量的时候会增大难度,计量风险不管是主观上的还是客观上也都比较容易发生,因此,做好自创无形资产的核算、计量与确认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此就针对无形资产确认计量时会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对会计和审计行业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它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约束性的影响。中国“入世”首先要解决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对于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无形资产的具体准则里存在着几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本文从无形资产的含义入手,提出笔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一、现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缺乏合理性。对于《准则》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产,其计量标准亦缺乏合理陆。对于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仅将其开发成功后为取得专利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注册费和律师费等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而对于其主要的研究开发费用则作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使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成本不能得到全部确认,同时也不符合收益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大多数无形资产在尚未开发成功的会计期间里可能不产生任何收益,却要负担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费用,而开发成功以后的受益会计期间仅摊销少量的申请、注册费用,这显然很不合理。  相似文献   

17.
无形资产管理实质上是无形资产所有权人对无形资产实施的财产所有权管理,包括无形资产的占有支配、收益和处置等项权益的管理.随着军队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军队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提高军队的竞争能力和现代化水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可达 《经济前沿》2005,(11):41-44
文章根据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客观要求,在分析加强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从强化无形资产观念,建立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无形资产战略,优化无形资产管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国有无形资产科学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无形资产的确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准则中将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外购商誉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报告,将无形资产的范围销定在上述六项内容,有其不合理的地方。第一,外购形成的商誉不能千篇一律均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报告,否则不符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建议:外购形成的商誉应有选择的确认为无形资产。第二,外购商誉作为无形资产,而自创商誉不作为无形资产,这一做法不符合会计的一致性原则,建议将自创商誉作为无形资产对待。第三,人力资源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理应归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 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采用“直线法”,即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这一作法不能反映企业消耗无形资产的状况,笔者建议:第一,应将多种摊销方法结合使用,除“直线法”外,还可采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对商誉不摊销等方法。筇二,精确摊销年限,应在每年末重新审查无形资产的有用寿命,确定与原摊销年限的差别,进而确定每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无形资产价值运动的角度出发,把无形资产分成两类,动态无形资产和静态无形资产,并动态无形资产的内容,评估方法和价值披露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其管理上有不同的要求,关于动态无形资产的阐述有助于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