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一直是各国面临的难题,它腐蚀机关、败坏风气、阻碍公平,所以腐败问题必须解决.世界各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防范和治理腐败行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腐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尽管反腐倡廉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腐败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腐败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并且腐败金额数量巨大.同时腐败行为具有精心策划、隐蔽性强、风险成本较低等特点,管理者并不能很好的发现治理腐败行为.实践表明单纯的依靠立法制度来打击和制裁腐败行为,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忽视了行贿者本身的"经济人"特性,制定的管理制度过于简单并且相对于腐败行为的收益其处罚过轻.所以开始出现了用成本收益来和博弈论来分析腐败行为,根据腐败的原理,进而找到抑制腐败行为的机制,并且结合当前的相关政策,提出具有实效性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与经济后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3.
4.
闵连春  薛春香 《时代经贸》2007,(5Z):121-122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经济主体的迅速增多,会计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日益加强,而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的,正是因为这一属性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成为各个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博弈的对象。本文从经济后果说起,分析了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经济后果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以及从中得到的一些准则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纵观古今中外,一般将腐败行为界定为:为谋取私利而侵犯公众利益,腐蚀、破坏某种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从范围上讲,腐败现象存在于思想道德、经济和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一般人们认为为人民服务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但是,如果我们透过腐败现象去看它的本质,即腐败者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利贪污、贿赂、敲诈勒索、搞权钱交易,谋取一已之私利,则可以这样说,腐败决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而同腐败者的一种经济本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任何腐败现象,无不都是以经济作基础,并与经济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拟从经济的角度去剖析腐败现象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的成因、后果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转轨经济国家,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特征。集中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层与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伴随而来的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利益。2006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刮起了一场“清欠”风暴。在清欠过程中,边清边欠,年中占用,年末偿还等现象说明,一场清欠风暴并没从根本上制止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仍是我国公司治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婷 《经济导刊》2010,(1):88-89
我国自进入转型期以来,腐败状况在不断恶化,不仅造成了巨额经济财产损失,也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道德文化污染,使得腐败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病,成为中国民众最为关  相似文献   

8.
基于历史数据的传统会计信息对未来预期的不足使得管理层盈余预测成为市场的必然需求。然而,由于其自身的不确定性和易操纵性等特点,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监管层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从管理层盈余预测的动机和经济后果两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我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都较为基础,与国外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我国既有的研究缺乏足够的系统性与全面性。但是,作为新兴发展的资本市场,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与制度背景为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契机。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腐败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证了经济建设时期腐败案件的成因,并针对客观形势、主观心理、教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今后解决腐败案件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卢梅  毛雨 《时代经贸》2010,(14):10-1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腐败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证了经济建设时期腐败案件的成因,并针对客观形势、主观心理、教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今后解决腐败案件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投资等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对于会计信息的定义较多,大体上说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集中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流动状况.  相似文献   

12.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盈余管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因而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中出现了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要遏制盈余管理,就要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尽可能地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与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3.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属性,同一会计准则对不同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为实现会计准则目标,必须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和有效执行。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准则实施主体分层面、分层次来探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主体对会计准则选择实施所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宏观与微观经济后果。宏观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的实施对社会成本和社会福利产生的直接影响;微观经济后果则是通过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价值产生的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不公平性,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特殊性,加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将有利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3,(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自引入以来,关于公允价值采用带来的基本问题、经济后果、采用对策等问题的探讨思考始终是会计领域研究的重点。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引入,提出公允价值的概念、层级,并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财务比率的影响和对盈余管理三方面分析公允价值运用的经济后果,指出公允价值执行采用中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经济学理论和实证考察,分析了腐败的经济后果及其原因,并对中国的腐败现象作了一些考察。可以发现,缺乏有效而独立的权力监督体制是腐败的根源,处于转轨中的中国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市场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应当改变腐败的风险性、收益和成本等关系,并且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加以改革,完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李英建  古学辉 《经济师》2002,(1):256-257
文章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入手 ,剖析了造成企业腐败现象的种种原因 ,提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企业腐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红红 《经济师》1999,(3):13-14
资本外逃是相对于正常的资本流动而言,是指居民出于安全动机、投机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将财富转移到海外的行为,一般是指未经政府批准的资本外流。从资本外逃的方式看,可大致分为无资金流动的外逃方式(如在进出口贸易中高进低出;境内交货;境外付款;截留资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