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外资与上海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利用外资推动上海传统工业改造、利用外资加速上海高科技产业展、利用外资促进上海工业企业制度变革三个层面实证分析了利用外资对上海工业竞争力提升的积极效应。其隐含的政策涵义就是,要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必须要利用外资,尤其是要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来营造上海产业发展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6月21日,聚焦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再次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行,这次的主题是“迈向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为何要提升产业能级?哪些产业适合上海未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城市规划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人口结构、就业分布和城市空间的变化?与会专家围绕这些话题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3.
目前,文化产业是国际大都市产业转型的一大重点领域,也是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贡献度也偏低,其根源在于上海文化产业原创力不足。原创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提升原创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上海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文章先从产业内容、产业结构、文化消费市场、产业增长等角度分析上海文化产业原创力不足的现状;再从原创人才、文化管理体制和城市文化氛围角度探究其原因;最后从文化资源、营造宽松包容文化氛围、文化产业原创人才、区域合作和世界胸怀的角度提出了提升上海文化产业原创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提升上海船舶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船舶出口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蓓 《上海经济研究》2007,47(12):95-99
船舶产业是上海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本文从国内与国际比较角度分析了上海船舶产业面临的形势,从构成“钻石体系”理论所涉及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等4个要素分析了上海船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上海船舶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并提出了提升上海船舶产业竞争力和扩大船舶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上海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发展都市型产业和提升都市型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上海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上海都市型产业结构和特点出发,分析了影响上海都市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都市型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旅游产业簇群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历近十几年的发展,上海旅游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组织,在上海经济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上海旅游企业仍未摆脱"小、散、弱、差"和"大而全"的境况。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上海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关系到上海旅游业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簇群是繁荣产业经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将从产业簇群的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上海出口加工区面临着投资成本高、产业和产品提升制约、产品的加工程度低、加工贸易利益有限等挑战和问题。上海出口加工区未来发展的基本取向是遵循WTO规则,以产业为中心,依托现有资源,形成产业出口基地,推进高等要素建设,形成原创性产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主要涉及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政府治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税收制度等领域,这些改革措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一旦实施成熟,将在国内其他城市相继推广。作为紧邻上海的港口型城市,常熟必将受到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虹吸效应”影响,其部分高级人力资源、资本、企业等资源可能会向上海转移。但从长远来看,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将给常熟带来更多的辐射效应,有利于常熟承接新一波产业转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升级港口经济、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等。据此提出常熟做好与上海自贸区部门有效对接、提升常熟经济配套服务上海自贸区产业能力,做好高端项目引资准备,提升常熟港开放度及综合服务能力、大胆尝试开放性经济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上海临港新城的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好临港新城,对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布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上海临港新城产业发展的现状、产业发展的条件出发来研究上海临港新城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型旅游综合体,上海迪士尼乐园对浦东新区、上海市乃至长三角的区域经济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参照世界上已经开业运营的迪士尼度假地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参照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世界所在地——奥兰多地区发展与迪士尼主题公园配套产业与互补产业的经验,针对浦东新区的区位、资源、市场、功能定位特点,对浦东新区利用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的机遇,提升现有的相关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发展互补型新产业与差异竞争性产业的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是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在空间上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上海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挥上海制造业优势,推进专业化分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尝试,也是上海在产业规划引领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要求进行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2.
杜建耀  李芊蕾 《特区经济》2006,210(7):28-29
当前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给上海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上海制造业应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以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产业集聚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而以发展跨国投资带动制造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南京、北京、上海、西安等地部分高新园区为样本,研究高度城市化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路径。都市型高新区面临三大共性问题是工业生产极度压缩、土地空间极度紧张、科技投入产出极度不平衡。文章对都市型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出3点建议,一是提升发展质量、优化考核评价;二是提升发展空间、淡化物理边界;三是提升硬产业、做优软产业。  相似文献   

14.
海水淡化产业已逐步成为充满投资机遇的战略性产业,上海能否把该产业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亮点”,作为营造区域优势的“蓝海战略”,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而对海水淡化产业价值系统和价值链进行深入分析,能准确评估海水淡化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以及进行发展战略的选择。文章基于对上海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SWOT、相关产业联动效果以及上海区域竞争力的“钻石体系”分析,提出了上海海水淡化产业模块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王彩虹 《改革与开放》2016,(12):121-121
2014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12%,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和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探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找出制约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的因素,寻求相关对策路径,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在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功能建设过程中,探索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功能建设,不仅能够展现上海现代商务的新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发展功能和产业属性,而且能在教育服务贸易方面提升上海新世纪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上海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是上海市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国家战略的最新举措。它将对上海产业资源整合、产业重点聚焦、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能级提升、产业布局再造产生重大作用。浦东扩区后势将引发浦东新区和上海市房地产迈入全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蒋宏 《东方经济》2004,(11):50-52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上海设计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影响的不断扩散和辐射,可以带动整个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形成以设计创意、时尚化为特色的,覆盖上海广大区域的商业和化区域乃至各种产业,并能提升经济附加值,为上海的物质明和精神明带来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仁天 《上海国资》2004,(6):41-41,22
上海高科技产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应注意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推进科技与资本结合的力度,二是营造 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企业的运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克逸 《上海国资》2012,(11):74-76
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海外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投资平台、金融服务及法律保障体系,目前上海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海外投资中心的基础条件,其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是提升金融中心国际化程度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