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5,(76):1-14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粳稻产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粳稻调出区。为确保我国粳稻供求基本平衡,国家应采取积极扶持东北地区发展稻谷生产的有效政策;改善稻谷品种,提高优良稻谷品种的比例,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支持和发展产销区协作关系,加大稻谷营销力度;研究、开发新型水稻深加工产品,提高稻谷加工技术和设备水平,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粮食生产,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搞好。然而,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却潜伏着巨大危机,这种局面如不尽快加以改变,后果将十  相似文献   

3.
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服务于粮食生产卢家宝,汪银玲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服务于生产,这是当前摆在粮食系统全体职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新传统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从国家到地方对加强粮食市场管理不但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宏观调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报告》2006,(10):1-14
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48400万吨,比上年增长约3.1%。由于2004年、2005年粮食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矛盾有所缓解。国内粮食产销缺口由2004年的2050万吨,缩小到2005年的1000万吨,但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2005年粮价稳中趋降,粮价下行压力增大。2006年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点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合理粮价。应采取有效调控措施,稳定粮食市场预期,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和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1,(Z1):42-43
2010年12月,就在中国粮食生产获得第7年连续增产之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农业部《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指导意见的通知》。这份文件提出,到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亿吨以上。这表明,国家对东北寄予厚望,东北地区"国家粮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同时还意味着,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东北粮食产量都不能低于2009年。  相似文献   

6.
俞仲达 《浙江经济》1999,(11):56-57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超过9800亿斤。这标志着粮食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粮食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生产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粮食销售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变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粮食流通由封闭的地域性市场为主转变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大市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7.
刘品 《乡镇经济》2001,(1):16-17
随着入世脚步的临近,粮食流通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分析了入世后我国粮食流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粮食生产产业化及粮食企业改革方面,提出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调整种植结构是中央根据新时期的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也是我国在世纪之交的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粮食革命。调整结构 ,势在必行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获得大丰收 ,粮食总量达5000多亿公斤 ,人均占有量约410公斤 ,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目前 ,我国粮食的生产、供应、消费等各环节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粮食生产由短缺转变为过剩 ,粮食经营由坐等销售转变为送货上门推销 ,粮食市场由卖方转变为买…  相似文献   

9.
东北作为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要促进其向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民收入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地区米谷长途贸易(1912—193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两代,已经形成了以长途贸易为基础的全国性市场,它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以粮食(尤其以米谷)为最重要的商品。据吴承明先生的研究,明代商品粮食的运销,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即九江以下的赣、皖、苏、浙、闽五省,粮食输出地区只有赣南、皖北,且多为本区域内部调剂,商品粮食总额年约1000万石,商品值达银850万两,占各类商品总值1110万两的76.58%。清代前期(1840年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食运销情况远较明代复杂:官商两项自江苏运米麦北上,年约600万石;奉天豆麦海运至上海,年约1000万石;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关键商品。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只有“大农业”特征,进而.建立长效的商业化融资机制,形成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供需矛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马明 《中国经贸》2006,(5):24-24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地,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700万,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世界著名的玉米带。山地及野生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吉林省共有各类口岸、通道30个,年货物流量达300万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有关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方 《江苏改革》2001,(4):40-40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市场经济发展快,市场化程度高。是 典型的粮食销区。2000年粮食总产量为240亿斤,而全省每年要消费粮食350亿斤,缺口约为110亿斤。自1998年以业,该省就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市场化取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李楠楠  车明诚 《乡镇经济》2009,25(12):74-76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持续稳定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特点,从成本和收入角度指出了主产区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余姚市在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强政策引导,创新体制机制,落实扶持措施,提高种粮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流通体制又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总结粮食流通改革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现行体制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深化改革,尽快建立既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流通新体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是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粮食安全是每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其中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深远。粮食的种植面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粮食的产量,评价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的效果主要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粮食种植面积的变化。利用2005-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粮食种植面积运行概念模型,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进行模拟,仿真小麦、稻米等不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粮食最低价格政策实施的重要性,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未来实施指出了可行的研究之道。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省,主产稻谷、玉米和薯类,目前全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14位,仅次于辽宁省,刚好处于国家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省之外。根据"十一五"期间的五年生产统计数据计算,云南省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平均为6210万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为4.8%;粮食单产平均为246公斤/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总产量平均为152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农产品优势地位受到冲击。以大豆的种植和深加工为代表的东北农产品影响最大,价格倒挂,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文章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深刻含义。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蔓延以来,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极端天气事件不断上演及自然灾害的频发,把粮食生产与保障提升为重要主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粮食总体现状,分析了粮食生产供应格局存在的问题,并在如何做好粮食供应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