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70每代后期,随着国际形势缓和局面的出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在此基础上,我国相应调整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投资重点由中西部转向东南沿海地区,同时给予该地区诸多优惠政策,因此该地区迅速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带状开放地带,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由于东部地区的发展远远快于中西部地区,致使东西部差距日趋扩大。有关数据显示:1980年,东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为80%,而到了1997年扩大为150%,1998年,西部10个省市区无一例外的处于全国“低收入组”或“最低收入组”。上海与贵州人均GDP分别为28236元和2318元。比率为12.1:1,已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为此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我国的东部还是西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实力普遍提高。但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西部明显地与东部的差距大拉大。 据初步测算,改革10余年间,西部地区与沿海省份的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呈双倍以上幅度扩大。1978年西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与东部地区只相差70元,到1992年差距扩大到960元;东部沿海许多地方已提前达到小康水平,而西部相当一部分地方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仅贵州省就有31%的人口还未摆脱贫困。1993年和1985年相比,中西部人均占有农村社会总产值与东部的差距扩大了一倍多。作为农村经  相似文献   

3.
(一)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改革开放20年,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比较,发展速度较慢,发展差距继续扩大。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1980年东部471元,西部323元,比东部低148元,为东部的682。到1995年,东部633O元,西部3430元,比东部低290O元,只有东部的54%。1994年西北和西南9个省区的总投资额仅相当东部广东一个省(1451亿元)的投资额。但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大。0二I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问题西部目前最有优势的资源是矿产、光热、水土。电力和旅游等资源,现已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能源,镍、铜、铅、…  相似文献   

4.
张琪 《中外企业家》2006,(11):88-90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1.区域发展不平衡 当前,地区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并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从经济总量的差距来看,1980年,东、中、西部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到2002年,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其中,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和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辽宁经济统计》2006,(4):39-39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网载李周的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重点在经济落后地区。文章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经济以单一的农业为主,各地的差异不大。而到2004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值为2.1:1.3:1。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明显扩大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也扩大了。在差异如此显著的农村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低的农村社区面临的困难肯定要比发展水平高的农村社区大得多。  相似文献   

6.
李雅芳 《经济界》2002,(3):22-24
目前,我国东西部差距之大,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东西部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1978年以前,我国GDP年增速东部是6.81%,西部是7.25%。1978年-1995年,情况发生了变化,GDP年平均增速东部为17.8%,西部为8.7%;1978年,东部GDP占全国的52.5%,西部是17.8%,东西部之比为2.95:1。2000年东部占62.3%,西部为18.6%,东西部之比为3.34:1。 人民生活水平。80年代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西部为1,东部是1.39。到2000年西部是1,…  相似文献   

7.
关于"十五"时期我国地区差距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五"以来我国省区间差距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十五"时期,我国地区差距连年扩大的态势开始得到遏制,出现缓和下降的趋势.2000年,我国省、区、市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和最低的贵州省分别为34547元和2662元,分别是当年全国人均GDP(7858元)的4.4倍和33.9%,两者差距相当于当年全国人均GDP的4.06倍.而到了2005年,这一数据缩小到3.32倍.  相似文献   

8.
数字     
《财务与会计》2006,(9):5-6
12% 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公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31个省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其中.23个省份增速在12%以上。同期.全国有7个省份投资增幅超过40%.其中有2个省份超过50%。上半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上年同期;16个省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全国31.3%的平均增幅;从区域来看.经济增长继续呈现东部快于西部、西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东北的态势,并且差距继续扩大。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4.4%、42.13%、41.47%和25.93%。  相似文献   

9.
全国乡镇企业统计年报汇总及财务决算资料显示,2001年度乡镇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明显,差距进一步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就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概况及影响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作出简要对比分析,并就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差距提出建议。一、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概况(一)东部地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1年,东部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8315亿元,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10.
睢国余 《经济界》2000,(2):65-67
台湾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1974-1997年,台湾人均GDP从9O3美元增至13032美元,年均增长12.3%。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1978-1998年,人均GDP从379元增至6392元,年均增长匕.2%。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似乎改革开放后的大陆比台湾速度还要快,但从人均GDP绝对值看,则大陆比台湾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997年,大陆人均GDP仅是台湾的5.6%。台湾和大陆同种族同文化,经济发展背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台湾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有不少值得大陆借鉴。国有定业台湾40年代末期的发展起点与大陆1978年改革开放时的…  相似文献   

11.
黄轶 《科技与企业》2012,(22):269-270
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是先假设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和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差异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然后同其他回归变量一同验证我国东西部的能源消费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估计。政府要鼓励和引导各地区充分利用能源禀赋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平衡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但东部与中西部各省区发展速度不同,近年来差距拉大了。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很关心如何解决地区差距问题,提出了很多的办法。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解决地区差距的政策,也是必要的。中国和美国都是大国,美国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一、美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一百多年前,美国最发达的地带是东北部的五大湖区,而南部和西部是落后的区域。经过美国人民艰苦的开发,美国东部与南部、西部的地区差距已不是很大了。尤其是在九十年代,美国四大地带的经济差距已经大为缩小,下面我们以人均GDP…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孝感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贯彻落实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要立足市情,抓好发展,致力建设经济强市,力争在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上多作贡献。孝感市的规划是,到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达到48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分别年均增长8.5%和7%;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4%。  相似文献   

14.
张伟 《重庆财会》2003,(7):9-1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优先发展的梯度发展战略,生产要素大量向东部地区流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程度差距拉大,特别是西部与东部沿海的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越来越明显。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政治、经济稳定的需要,要缩小差距,就要着力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有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积极开展东西合作示范工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从分地区情况看,东部地区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发展稳健;中部地区动力不足,增速趋缓;西部地区发展迅猛,吸纳劳动力能力增强,但东中西地区乡镇企业差距进一步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6.
王凌芳 《活力》2006,(5):40-40
一、郑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1.近年来,郑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扩大趋势。据统计,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比2004年增长16.4%,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5年市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750元,比2004年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5元,比2004年增长12%。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扩大趋势。2000年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21:1。而到了2005年两者之比为3.23:1,比差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几年间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速为9.7%,农民收入的增速为7.5%。城镇居民高出农村居民2.2个百分点,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12,(9):20-20
2012年1—7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4,480ff,元,同比名义增长25.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7.7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部地区33.796亿元,增长27.4%;西部地区22.963亿元,增长30.8%。  相似文献   

18.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地区差距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成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开放度提高,表现为外贸规模迅速扩大和外商直接投资大量增加、二是经济高速增长,22年间达到年均9.6%的增长速度;三是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相对差距不断扩大。那么,这些特点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特别是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扩大有何影响,自然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一份最新统计报告指出,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运行呈现中部崛起特征。——中部工业产出增长速度快于东部。2007年,各区域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在18%以上。中、西部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4%和22.9%,分别比东部的18.3%快4.1和4.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出增长速度超过东部是这两年出现的新现象,这种状况将会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趋于缩小。中部工业产出增长速度的走势最强。2007年东部的增长速度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显著特点是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中西部的发展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特征更加明显。东部地区经济份额不断扩大,人均GDP提高较快,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区域经济份额不断缩小,人均GDP提高相对较慢,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这种二元结构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