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攀 《魅力中国》2010,(26):192-192
书法在传统文化艺术中居有极为尊崇的地位。然而今天,越来越少的人重视、学习书法,书法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未占到应有的位置。本文结合高校书法公共课教学实践谈大学生书法教育之现状、大学生书法教育的意义和对大学生公共书法教育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书法趣话     
《发展》2013,(7):65-65
话说当年南齐太祖萧道成是位能文能武的君主,他对书法也有些造诣,平时也爱挥毫泼墨写上几笔。自己也有孤芳自赏之感,听说朝中有位书法名士,姓王名僧虔,在当朝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名仕。一日闲来无事太祖提议一定要与王僧虔比试,看看到底谁的书法是上乘。于是让人把王僧虔请进皇宫里来,二人来到大殿之上,早有人准备好纸张笔墨,二人说好都写楷书一幅.只见二人提气运神握笔劲书。不大的工夫二人写好了,大家上前观看。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渭南市的董老山先生是国家特级书法大师、书法写真曲发明人,他为温家宝总理、台湾连战先生创作的书法写真曲经媒体报道后,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前不久,董老山先生又创作完成了由中央电视台赵立凡副台长题写卷名的《雅典中华奥运冠军姓名藏头曲书法长卷》,该长卷共分为36组,每组由连环画、奥运对话、冠军曲三部分组成,这是董先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奉献的一份特殊礼物。  相似文献   

4.
我与么喜龙相识已有十几年之久,相识即相知之意,决不是泛泛之交。一是同从事文艺工作,二是在同一机关工作,确有多说几句的条件。   “文如其人”是对文章的要求;“书似其人”是对书法的要求。意思是文章也好、书法也好都要求以“人”作为根本,这个“人”字不是生理上的人,而是社会上的人,它后面要跟一个“品”字,乃人品之谓也,因文章和书法确是一个人道德质性的外在表露。古时取士,最后皇帝要过目。“庭试”的要点为四项目,即身、言、书、判。前三项上看考生的人品,只判一项才看实际能力。足见缺乏人品作基古绝对成不了“家…  相似文献   

5.
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有人认为它们应该是中规中矩的,把前人的东西一丝不苟的临摹下来;有些人却剑走偏锋,追求个性。而书法在焦健的眼里,则应该是好玩的。  相似文献   

6.
尹寿坤 《魅力中国》2014,(6):300-300
注重书法辅导的层次性,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可以提高书法辅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经济》2009,(7):47-47
如果不是亲临乌海,谁也不会把这座建市仅33年的工业城市与我国书法艺术联系起来;如果不是和乌海人近距离接触,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里的人们对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别有一番激情。在一个人口不足50万的工业城市,已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达21人,内蒙古书协会员120人,乌海市书协会员逾千人。有40多人次的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重大书法篆刻大展上入展、获奖。这些数字按人口平均,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内蒙古书界更是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8.
魏世中     
《发展》2013,(11):F0003-F0003
魏世中,甘肃榆中人,生于1963年。受父辈影响,自幼喜爱书法。初自唐楷入手,尤钟情于颜正卿、欧阳询,继习文徵明、祝枝山的行草,再习二王行草。近年来,师从于周有信、鲁克俊等学习书法。  相似文献   

9.
观书如观人,论言如论相,大凡欣赏书法艺术,人们总是把书法和人品连在一起。正如古人所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性情为本”。所以,书法至极至贵者,便是能移入“人情”。  相似文献   

10.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海市是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没有地方传统文化,没有文化名人的庇荫,没有人的文化投入的情况下,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书法事业日臻成熟,全民参与书法研习创作的热情令人惊叹,每年都有许多作品在伞国书法大展中夺魁折桂,形成颇具特色的“乌海文化现象”。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共乌海市委书记白向群,以期了解“乌海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什么     
正书法是笔法构成的汉字艺术。笔法是书法的生命,没有笔法也就没有书法,文字与书法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笔法。如同人有没有生命,就要看他能不能站立、行走、跑步,人没有了动感,生命也就停止了。文字是由笔画点、横、竖、撇、捺组成,文字的笔画是书法笔法的基础,笔法源于笔画又超越笔画。笔画的功能是构成汉字,它的作用是让人们识别事物、交流情感,创造功利价值;而笔法的功能是书写汉字艺术,即书法,它的作用是让人们感受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经济》2010,(9):65-65
书法家舒荣先,男,山东省博兴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为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毛泽东书法理论研究专家,毛体书法家。曾先后在毛泽东诞辰115周年,116周年及毛泽东书法文化高峰论坛专题演讲,出版有《毛体书法教学》等,总字数达三百多万。  相似文献   

13.
<正>我与德生是发小。德生谦虚、单纯,楷书、隶书好像人之"相貌",行书犹如人之"筋骨",草书恰似人之"气性"。德生正在这条书法道路上探索着、跋涉着。我与德生经常讨论、咀嚼书法之道,我们讨论过书法与自然之关系,运笔之中如何撷取大自然的线条、气象和韵味,书法之气韵等多来自自然万象之孕育,非自然则无以滋养;我们讨论过书法与心性之关  相似文献   

14.
《发展》2010,(1):I0004-I0004
薛晓贤,1977年生。甘肃酒泉人。自幼酷爱书艺。勤学苦练。从前人的碑帖墨宝中汲取养料。楷书学欧、颜。行效张旭、王羲之。1998年在兰州铝型材厂举行职中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1年在兰州铝型材厂职中书法比赛中再次夺魁。2005年2月加入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  相似文献   

15.
曾学斌四川资阳人。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江北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四川省第二届书法篆刻新人新作展,中国石油"书法艺术之花"20人展,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展,中国首届兰亭奖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荣获金奖),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京、津、沪、渝直辖市名家书画作品展,中国书协"千人千作"大展。  相似文献   

16.
名画家王正禄,以画马见长,被誉为“金陵画马人”。王正禄又名镇(马录),研究生学历,系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一级画师、京都书画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书法教研会会员、南京中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曾任江苏省中小学书法教材编委、主要执笔之一。他书法功底扎实、故画马线条洒脱、雄强、颇具魅力。他潜心研究了唐宋元明清及当代徐悲鸿等  相似文献   

17.
“喜欢书法,是茶余饭后的一种‘奔放’。工作之余,执笔写意,挥毫大自然的‘流光溢彩’,泼墨人生点、撇、捺的精致,以从中找寻做人的乐趣与境界……”这是庞启洪热爱书法进而对书法境界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经济》2008,(10):45-45
2008年9月11日,第二届黄河明珠乌海文化节开幕式暨万人书太阳神活动在乌海市人民广场隆重举行。我国著名榜书书法家王麒景挥动长3米,重40公斤的巨笔为太阳神活动开笔。随后,现场的学生、干部、群众共万人同书“太阳神”。这次活动还成功申报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最大规模书法活动”。同日,乌海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城”。  相似文献   

19.
刘雨 《走向世界》2014,(21):62-65
4月26日,"寸耕心迹-王镛书法近作展"开幕式在荣宝斋济南分店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52幅,是王镛近年来书法创作的集中展现。作为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王镛是一位对民间书法会心以远、旁搜远绍,建立起强烈个性语言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清代碑学的局限,对民间书法的兴味和视野具有极其广泛化的细致研究,举凡鼎铭、秦汉砖文、瓦当、金印、墓志、简帛、摩崖,无不涉猎。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译者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和艺术处理,将原作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获得艺术情感的体验。中国书法通过点画的变化,结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谐来体现其美感,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给人带来美的艺术享受。文章从文学翻译和书法的神韵、风格和审美三方面管窥两者的共通之处,为两者比较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