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过渡时期。其间的经济增长及其波动,就是在这种双轨制经济中发生的。现实经济生活表明,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1986、1988、1993年三次较大的波动,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以来第四次循环波动的收缩阶段。这次循环波动与以往不同,波动的收缩阶段较为平坦,没有表现出大起大落特征。考虑到未来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情况下,抑制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扬。据此,采取与体制变迁相适应的宏  相似文献   

2.
《上海改革》1998,(8):46-47
在经济学看来,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这一理论的合理性,须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完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平衡等因素条件之上。如果这些条件欠缺,所谓利润最大化往往异化为某种暴利现象。比如。在价格双轨制时。“计划内”产品会令人们趋之若鹜。在某些商品短缺而流通体制不畅时,谁有本事去”倒卖”该商品,谁就能大捞一笔。  相似文献   

3.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僵化体制中涌动出生产力解放的潮流,这一时期尚没有品牌的意识,更谈不上品牌战略,当时的企业是“第一毛纺”、“第二毛纺”、“第三百货”、“第四百货”,计划格局下的编号成了品牌,加上市场短缺、供不应求,竞争在层面较低的简单价格竞争层次上,甚至价格都是计划性的、统一的。直至个体私营作为“补充”才冲破了计划定价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成瑛 《中亚信息》2000,(12):4-6
哈萨克斯坦与其它独联体国家一样,是在生产被破坏、经济趋于崩溃的条件下开始改革进程的。80年代末期危机现象便已表现出来,这与世界燃料资源市场行情的变化有关,因为燃料资源是获取外汇资金的主要来源;危机还与军工生产的转换有关。如果说80年代中期经济惯性还能保证国内生产总值的小幅增长,那么从1990年起大部分国家(独联体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便开始下降。哈萨克斯坦进行的经济改革主要是从中央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共和国来说,这一转变过程不仅仅是整个生产关系体制的根本变革过程,还是为了完成与世界经济关系体制接轨的任务,保证国家完整和经济独立。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策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程看,这种改革在中国是非常成功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主要领导人并未深入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能有幸合法地成为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的人,主要是通过以下6个途径迅速致富的:1、谋求贷款、集资、兴办企业,向市场提供严重短缺的商品,赚取厚利乃至暴利;2、利用价格双轨制,拿到批文,进而将较低的计划价格的商品以较高的市场价格出售,获利丰厚;3、承包企业经营项目,强化管理、压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占有利润;4、通过各种关系、手段,以较低利率得到银行贷款,再以较高利率放贷给他人,得到很高的利率差额;5、通过各种关系、手段,以较低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再以较高价格转让给他人,炒卖土地使用权,牟得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战,其成败足以左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其意义足以影响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究竟如何突破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旧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近几年来,经济理论界和特区企业体制改革试点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自80年代起,为了打破“大锅饭”旧体制,提出“放权让利”,实行以经济责任承包制为特点的改革;但是,承包者的短期行为,成了企业体制改革一个重要障碍,这是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了克服企业承包者的短期行为,以及为了开辟集资新渠道,  相似文献   

8.
80年代我国地区政策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效应王一鸣以70年代末提出和着手实行改革开放方针为开端,我国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战略在80年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1)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并存,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80年代中期,几位国外的经济学家在中国考察了数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后,竞得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中国没有企业!细细想来,这种看法有它的道理。因为在西方人的眼中,办企业就意味着承担风险,没有风险的企业就不能称其为企业,而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需要考虑风险问题。计划经济使风险转移到国家身上,由国家承担了一切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贯彻执行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和1997年香港回归的背景和机遇,各省市都在加强相互合作,以期通过区域分工协作带来的“社会生产力”来提高要素总产出水平.正在兴起的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与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的类似合作不同,是在市场经济指向下以自愿结合、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为原则的.为了使地区经济合作更有成效,需要正确处理合作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特提出来供讨论.政府合作和企业合作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基础在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这并不是不需要地方政府的参与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80年代形成过的上海经济合作区等成效不理想,并不在于各地政府参与其事,而是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众所周知,企业独立自主经营,市场配置资源,虽然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率,但也有“市场失灵”.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更有“市场不足”和“市场扭曲”现象.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合作去补充,以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生活·悦读     
《上海国资》2010,(3):85-85
本书是老书新出,新书的一个重要增补,是加强了对“双轨制”及其经济和社会——政治影响的分析,并据此对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措施和可能前景作出了估量。经济转型虽然是通过若干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的,但它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从计划制度到市场制度的变革。本书对中国何以走上计划经济体制,何以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的苏南模式肇始以来,经过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的外向型经济浪潮和90 年代初的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苏南模式在所有制机构上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由集体经济为主的结构,变为外资、民资和股份制企业竞相发展、充满活力的结构。苏南模式30 年来的创新演进,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的三个方面:一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三是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火炬计划的实施和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是抓住了时代发展的重要转机。20世纪80年代,高新技术注入经济,使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推动了一个个国家的新经挤发展,大量和迅速吸纳高新技术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关键。90年代,中国处于体制转轨和机制创新的历史关键期,特别需要在经济转型中对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和突破,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正是政策探索、推进改革和实施开放结合的结果,抓住了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些关键性环  相似文献   

14.
转型经济的绩效、成因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前苏联,东欧各国纷纷抛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步入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进程,在经济转型之初各国普遍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到沉重打击;随着转型的深入推进,各国在市场体制构建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客观地对经济转型作出评价和分析对于正确理解转型进程并将经济转型深入推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谢尧 《辽宁经济》1999,(6):18-18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路投资理论与实践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性质的铁路运输企业,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其它行业更为严重。计划经济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反映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国家作为投资主体,铁路的投资决...  相似文献   

16.
常修泽 《浙江经济》2003,(21):12-13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21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任务。这里的“完善”,不仅包括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且要使这种新体制更加趋于成熟、完整和定型化。如能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将是中国对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从中国肩负的这项战略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研究,笔者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视角下的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明 《特区经济》2005,(6):282-284
在党的政策统领下,中国国企改革法制建设经历风风雨雨至今已二十余载。与之相对应,政府与国企关系也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体现在历次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上。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摸索阶段,在此期间政府改革国有企业主要是围绕扩大企业自主权、健全企业经营责任制进行的。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时期,企业改革的重心开始从放权让利逐步向两权分离发展。这一时期的政府立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企业不良债务必须采取逐步消化的办法,这是经济转轨过程要解决的重要任务。逐步消化不良债务的根本前提是经济自由化即给企业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形成,它使企业获得了正确的市场信号和全面的经营自主权,硬化财务约束。同时,国家在逐步消化不良债务上要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国有企业总体上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党和国家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使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非公有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国有经济发展的范围和规模相对缩小。按工业总产值算,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企业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  相似文献   

20.
张岩 《中国报道》2013,(2):24-25
关键词粮票超市温饱洋快餐喇叭裤三大件20世纪80年代:一个温饱消费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依然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市场也没有完全开放,即使有钱也买不上东西的现实使中国的消费水平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粮票可谓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具中国特色的购买凭证之一。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除此之外,人们的日常消费活动中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