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前我国企业欠税数额巨大,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损失,我们应认真探讨企业欠税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杜绝.造成企业欠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和税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因此,治理企业欠税应该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少企业纳税意识淡薄,见“利”忘“义”,偷漏逃欠税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从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出发,介绍税收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一、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3.
郑卫 《上海会计》1999,(8):45-46
当前,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明晰企业产权为突破口的企业改制工作正在各地进行得轰轰烈烈。但也出现了借改制之机逃避欠税的现象。因此加强对企业的欠税管理,防止和减少国家税收的流失,推动产权改制工作的健康发展,是税务部门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在改制过程中企业逃避欠税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1.变换名称,金蝉脱壳,逃避欠税。一些债务沉重、欠税严重、经营乏术的企业,借改革之机,重新注册,更换名称,抽走了老企业的资产,原有债务和欠税则仍由已成为空壳的老企业负担…  相似文献   

4.
欠税问题,一直是困扰税务机关的一大难题。欠税既影响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又损害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何搞好欠税的管理,是各级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我区企业欠税的基本情况出发,对此作一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警惕企业向国家打“白条”文白企业欠税,问题突出,给财政资金调度和财政收支平衡带来影响和压力,巨额欠税象是沉重的包袱压在财政身上,引起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的高度重视。企业欠税知多少企业欠税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出现的问题。1996年泰安市财政局组织人员对市级...  相似文献   

6.
动态     
《理财》2005,(1)
纳税人欠税行为将会被公开曝光 国家税务总局《欠税公告办法(试行)》自2005  年1 月1 日施行,违反国家税收法规、拖欠税款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将被公开曝光。 《欠税公告办法》规定,税务机关应该按期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告纳税人的欠缴税款情况,公告内容包括:欠税企业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经营地点等信息。企业或单位欠税的,每季度公告一次;个体商户和其他个人欠税的,每半年公告一次。同时,这个办法对走逃、失踪的纳税户也作出了规定:税务机关一…  相似文献   

7.
刘英团 《云南金融》2011,(11):52-52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2011年10月8日依法发布“重庆市2011年第2期的欠税公告”,该市共有159户欠税企业和14户走逃、失踪纳税户上榜。在这些欠税大户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及相关企业所占比例超过5成,其中欠税金额最大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各类欠税金额高达8450余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吴家俊 《天津财税》2001,(10):26-27
企业欠税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财税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一个老问题。近几年来,欠税问题仍然有增无减,企业拖欠税款居高汪上。这一问题的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和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干扰了正常的财税秩序,还制约着税收征管改革的发展,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如何遏止欠税问题的工最终解决这个难题?本拟就遏制企业欠税的治理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地方税务局2011年10月8日依法发布"重庆市2011年第2期的欠税公告",该市共有159户欠税企业和14户走逃、失踪纳税户上榜。在这些欠税大户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及相关企业所占比例超过5成,其中欠税金额最大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各类欠税金额高达8450余万元人民币。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期限,未  相似文献   

10.
欠税反映不实的问题成为税收会计改革的难点周扬炳,隋栋全面、准确、如实反映欠税是这次税收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目前,基层国税系统对企业1995年底欠税结转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地方欠税明细帐基本上未设置,欠税统计表与会计帐完全脱节,税收会计反映欠税仍沿用"大...  相似文献   

11.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人所欠税款"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受偿,但对欠税具体范围的认定陷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为防止税收优先权的不当扩张适用,维护普通债权人合理利益和私法交易秩序,应采取严格主义立场对欠税予以合理界定:欠税范围应包括企业年度欠税、涉税利息及补偿性滞纳金,而税收罚款、非补偿性滞纳金、须返还税收优惠等与欠税存在本质区别,不宜纳入税收优先权范围。欠税范围之总体界定可通过正面规定当然范围和反面列举排除情形来确定,未来修订《税收征管法》还可对税收优先期和税收优先度予以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2.
胡明  关儒 《税务研究》2022,(1):88-94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人所欠税款"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受偿,但对欠税具体范围的认定陷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为防止税收优先权的不当扩张适用,维护普通债权人合理利益和私法交易秩序,应采取严格主义立场对欠税予以合理界定:欠税范围应包括企业年度欠税、涉税利息及补偿性滞纳金,而税收罚款、非补偿性滞纳金、须返还税收优惠等与欠税存在本质区别,不宜纳入税收优先权范围。欠税范围之总体界定可通过正面规定当然范围和反面列举排除情形来确定,未来修订《税收征管法》还可对税收优先期和税收优先度予以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3.
荆全 《税务学习》2003,(6):27-28
税收是国家强制力实施的一种财政分配方式,依法纳税是每一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而当前企业的偷税、欠税大量存在,直接影响国家税收计划的完成和税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干扰和破坏国家税收秩序和经济秩序,现就企业偷税手段,偷税、欠税现象发生的原因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马丽 《草原税务》1998,(3):10-11
近年来,企业欠税的现象较为普遍,国务院厦有关部门曾多次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清理欠税,要努力做到“清理陈欠,避免新欠”,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企业灾缴国家税款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清理滚雪球式的新陈欠税已成为当前税收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难题。经过调查研究,企业大量欠税,税务部门清欠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进行欠税分类管理是实行税源监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按照构成和时间欠税可分为:呆帐税金、未到期应缴税金、缓征税款、往年陈欠、本年新欠五类。通过对欠缴税金的分类,建立欠税分类台帐,是对税源进行具体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下一步组织收入清缴欠税的基础。做好欠税的分类管理工作,掌握欠税形成的原因,摸清税源家底,有利于加强征管质量考核,制定压欠措施,把欠税压缩到最小程度,为实现应收尽收的良好税收秩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税款入库中的问题及建议曾少清据湖北省国库部门对税款入库情况进行的抽查,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企业欠税居高不下。去年10月,全省企业欠税总额高达10亿元以上。一方面是企业产品积压,经营困难,无钱纳税;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资金被往来单位拖欠、占用,不能按时、足...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欠税已成老大难问题。它不仅影响了税务机关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公平的税收环境。要真正有效控制欠税,非一招或几招就能解决问题。一、治理欠税难一个“难”字,可以准确地勾勒出当前治理欠税的现状。为了治理欠税,无论是税...  相似文献   

18.
清理欠税刻不容缓肖新兵当前,企业欠税,特别是欠缴中央税的问题较为突出。1995年前十个月,全国增值税、消费税虽然保持了较大增长幅度,但完成进度不够理想,仅完成全年计划的77.4%,慢于时间进度,而造成上述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拖欠税款。欠税是财税...  相似文献   

19.
苏北  苏萍 《时代金融》2005,(12):17-18
<正>2005年9月,中国有两件财税重大事件值得关 注:一件是在公布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 排行榜中,前300名内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名字 出现;一件是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福州等城市地 税部门公布的企业欠税名单显示,来自房地产企业 的欠税占了欠税总额的8成以上,南京高达9成以 上。把这两件绝非偶然的事件联系起来看,不难发 现,这与近几年房地产业市场火爆,平均利润率位居 国内各行业前茅的地位极不相称。这种不相称的背 后表明,房地产暴利下存在着巨大的税收黑洞。  相似文献   

20.
破产程序中企业留抵税额如何处理的问题存在诸多争议。破产企业因资不抵债等原因,通常不满足留抵退税的条件,而又因停止经营等情况,破产企业一般没有销项税额进行抵扣。实践中,在破产企业没有增值税欠税的情况下,部分管理人主张以留抵税额抵销破产企业其他税种的欠税,而有些税务机关认为增值税留抵税额只能抵销增值税的欠税,不能抵销其他税种的欠税。此处涉及到税收法律规则与民商事法律的衔接与适用问题,笔者将从一则司法案例出发,探讨破产程序中增值税留抵税额性质的界定,并进一步讨论抵销权在破产领域的适用问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