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狄文琦 《金融博览》2021,(22):85-87
汉字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书写方式也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即我们所熟知的书法.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最初的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了东汉、魏、晋时期,又衍生了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可以说,书法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2003年之前,我对书法一窍不通。这年三四月间,我开始学习书法。我的学习之路有点特别:一是跳过楷书,直接从草书起步;二是先学写大字,最近两年才开始学写小字。我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我们管毛笔字课叫大字课,写毛笔字叫写大字。  相似文献   

3.
名人题词作为一种特定政治内容的特殊表达方式,在新中国60多年来所发行的邮品中已多次出现,成了国家名片。印有"名人题词"的邮品,现已成为集邮爱好者喜闻乐见的收藏品。于今年4月面世的《中国古代书法——草书》邮票,是继"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之后"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的第五套。在此背景下,名人题词题材邮票再次成为关注  相似文献   

4.
丁嘉耕 《金融博览》2007,(12):78-79
丁永康,江苏淮阴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擅长楷、行、草、隶多种书体,其楷书以欧体见长,行书以王羲之、赵孟(頫)书体为师,草书从《十七帖》、《书谱》入手,经过多年的临摹,已达到一定水平,高雅轻灵,飘逸潇洒,极富书卷气息,于舒卷自如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相似文献   

5.
纵 观会计报表上的印章,可 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有篆书、钟鼎文、隶书、魏碑,有行书、楷书、仿宋,诸体皆备,堪称艺图中之奇葩。一般以朱文印为主,也兼有白文印,还有朱、白相间同在一印的。形制有正方形矩形的,也有圆形的,偶有无边章戳。印文三字居多,姓名为三字的,亦有加“印”、“章”等成四字的,姓名为两字的,亦有加“之印”、“之章”而成四字的,可以说,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我认为,会计人员印章不同于书画用印。虽无规定,但应规范。宜采用隶书、魏碑或楷书字体,以让人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姓名后边不用“之印”类添加字,免生歧义;银行…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10,(2)
作者简介:邓智毅,1965年8月生,湖南人,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银监会山西银监局局长。研习书法二十余年,精于行书和草书,书法曾多次获奖。分别在湖南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一青、亲爱的春岫:你们好!你们分别发给我的标题为"检讨"的邮件收到了。来而无往非礼也,本来应该分别回复给你们的,但如何回复呢?实在是难倒我了,说真话怕你们受不了,说假话怕我自己受不了。对外投稿一试,或不录用,只当石头沉大海;或录用,权当一个职场老  相似文献   

8.
执着     
人生有许多的经历: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苦涩也有欢乐;有平凡也有伟大。正是由这许许多多的经历构成了每个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能够成为永恒记忆的,必定是不平凡的经历。在我平凡的税收工作中有一件小事至今很清晰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9.
领导的高明     
临近“五一”,我开始筹划着利用这个假期出去玩一趟。虽然现在国家规定的休息日子不多,但有了这三天,也足够到小景区溜达一趟了。今年真的能成行吗?去年的一件亨令我至今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0.
《理财》2011,(2):68-69
李宗翰名庆刚,字宗翰,斋号至善堂。生于196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自幼习书法,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师从著名书法家张海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本世纪初创办了"兰亭书学院",潜心于书法教学与研究,著有《古城安阳雅集》。其楷书宗欧阳询,行书宗赵孟頫、董其昌,尤擅长隶书。  相似文献   

11.
去年旺季,我们出纳股抽了三个人搞党的中心工作,由于人员减少,由过去三人收款变为我一人收款。我每天提心吊胆,怕完不成任务,怕发生差错,畏难情绪很大。我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文章中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我想,毛主席这句话不正是对我说的吗?自己遇到工  相似文献   

12.
走进冬天     
小时候,我是不喜欢过冬天的。由于我体质差,母亲总要我穿厚厚的衣服,不要到外面乱跑.怕我到街上玩雪冻坏了手.十自我去滑冰掉进河里。幸亏父亲一有空.就陪我下棋。使我不会胡思乱想,也忘记了寒冷。  相似文献   

13.
新春伊始,开口不道“万福”,先发一通“牢骚”,未免有些不识时务。殊不知一年之季在于春,这正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时刻。回首往事,基层行处有“四怕”:一怕会海淹;二怕文成山;三怕报表多;四怕检查“连”。毋庸讳言,这“四害”(我们姑且称之为“害”)确实成了基层行处的莫大负担,程度不同地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四害”何以屡精不简,一再泛滥为害?追根溯源,不能不联想到一些领导部门与领导同志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上级开了会,精神需贯彻,我不开会将如何?一项新工作,省里发了文、我不发文岂非  相似文献   

14.
从2月12日下午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我所工作的小城,让人们感受“瑞雪兆丰年”喜悦的同时,也让我这个社保人经历了“出行难”的考验,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5.
沉雁 《理财》2012,(6):58-59
如何才能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一位80后MM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你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别人的投保教训,不正好可以成为你我投保的参考吗?我是1984年出生的MM,受理财意识较早的影响,2004年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购买商业保险了,只是至今我都认为我所买的保险于我而言没有什么作用。对于保险,我也一直处在困惑之中:到底如何才能花最少的钱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居然买了储蓄分红保险2004年的时候,做保险的小姑为了让家里人都支持她的工作,动员了家里所有的亲戚买她所在公司的商业保险,而刚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教过我的老师中,我至今记得有一位很“怪”的老师王天相。王老师是天津人,教的是电学。他的课我们既喜欢又害怕,喜欢他上课生动有趣,但又怕他一上课就提问。他上课喜欢举一些很生动的例子,如:二根高压线正好掉在你脚边,应该如何逃生?我们都不知道,他诙谐地解答:“你当时就不是人了,是麻雀;要像麻雀那样两腿并拢蹦着走,  相似文献   

17.
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必须相应改革,这基本上是大家所共认的——虽然也有少数不赞成改革的.在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就遇到了种种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讲,大体上有两怕:一怕影响了金融企业的性质,改成了资本主义的银行;二怕“改乱”了,主张以不变应万变.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主要根据是所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此,我想讲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本文作者在2006年夏参加了由香港李韶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经济社会考察项目(以下简称"李韶计划"),在与来自美国,中国,和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同学及导师的交流后有感而发所创作的一篇关于女性主义题材的文章. 中国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而在李韶计划中,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在演讲中告诉我们,现代社会中的女性,不仅怕"嫁错郎",而且怕"入错行".曾经担心自己一旦成为所谓的"高知女性"或"女强人"就嫁不出去了,李韶计划结束后,我感到自己的这个担心已转化为希望!  相似文献   

19.
我年已四旬,两哥一姐。记得12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村干部领着几位农信社的同志来到我家。那时家里很挤,一个房间放了两张床,我睡在外面床上.大人们说的话我听得清清楚楚。农信社同志让我父亲到村农信站工作。我母亲不同意,说是家里子女多又在上学,做了这份工作怕是要耽误家里的农活,再说做了也没几个钱,人家都不愿意做啊……  相似文献   

20.
答问     
《科学投资》2007,(4):10-11
《科学投资》编辑部: 你们好!我从去年年中开始订阅贵刊,至今看了共8期的《科学投资》,我认为你们的专业队伍很有水平也很有诚意,现有一创业问题,相信你们能为我提出专业到位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