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省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矛盾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会导致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耕地减少与耕地保护之间有较大的矛盾;介绍广东省2000年以来城镇化发展和耕地减少情况,分析了二者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提出协调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贵州耕地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问题更为重要。 贵州省的耕地状况十分严峻,人均仅有0.8亩,低于全国人均1.5亩的水平,更低于世界人均4.7亩的水平。从耕地质量上来看更是让人担忧。根据贵州师大地理研究所近年来承担完成的全省地表自然形态面积量测分析研究资料显示:全省平均海拔1100米,800米以下的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4%;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92.5%,山间平坝面积仅占7.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省喀斯特出露面 相似文献
3.
保护耕地资源刻不容缓:安顺地区耕地利用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耕地资源不同于阳光、空气、雨水、温热等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也不同于森林、牧草以及各种动物等可更新、再生的资源,它是自然界中数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保护耕地不仅是今天我们顺利进行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也是将来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于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山区来讲,断不可为了一时的短、平、快而采取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资源方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不可弥补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建设也日趋城镇化。但由于有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做好耕地资源的保护,使我国在农业经济建设中面临着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耕地面积有限,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面积水平,仅占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32.4%,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乱批乱占耕地,浪 相似文献
5.
泰兴市耕地资源的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泰兴市耕地资源面临的态势,提出了泰兴市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包括科学编制规划,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体系;大力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等。 相似文献
6.
7.
8.
一、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位于贵州省中部的安顺地区土地总面积9268.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26%。在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60.62%,丘陵占27.3%,耕地仅占12.08%。据统计,1996年初安顺地区实有耕地面积1748576亩,年内增加耕地面积2033亩(其中开荒面积1577亩),当年减少耕地面积1493亩,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749116亩。耕 相似文献
9.
10.
一、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耕地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维持并稳步提高其为人类服务的基本能力 ,这种基本能力具体表现出耕地资源在被人类利用过程中所具有的经济和环境产出能力。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耕地资源又是土地资源中最精华的部分 ,仅耕地就能提供人类生命活动 80 %以上的热量和 75 %以上的蛋白质 ,人类 80 %的食物来自耕地。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其数量和质量是国家…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耕地资源的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对耕地的非农业性占用以及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加之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本来就很在限的耕地资源又以惊人的速度锐减,针对河北省耕地资源面临的态势及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积极宣传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力求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稳步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极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26日至27日,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京对东部地区12省(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进行了验收。广东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了验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浙江省德县四个镇十个村十年来耕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分析了耕地锐减现象及其原因,探讨了耕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耕地的现状和危机1、人均耕地少。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144亿亩,现有耕地约20亿亩,而人均耕地只有1.66亩,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17亩),更低于加拿大(26亩)、美国(11.43亩),甚至低于印度(2.97亩),而且,我国已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其中有463个县低于0.5亩,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更为严重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据统计1986—199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899万亩,年均减少耕地…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浙江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依法加强耕地管理,保持耕地动态平衡;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耕地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广东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广东近期内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力和利用方向,并从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及经验优势几个方面对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肥市15年来的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由此得出合肥市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合肥市保护耕地资源的具体对策,即要完善耕地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严格耕地资源资产化管理、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加大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积极推进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耕地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面临的各种危机:即耕地减少与需求扩大的矛盾。耕地质量下降与提高单产的矛盾,耕地发布与需求的矛盾等;提出了摆脱目前耕地危机的途径,并就解决耕地危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保护耕地资源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理应首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特征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 相似文献
20.
陈百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5):1-4
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1996~2003年全国净减耕地数量为670.4万hm^2,年均净减少95.77万hm^2。为此,应探讨耕地保护的调控模式和机制,确定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改善目标以及耕地生态建设目标;并对不同时期的目标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各地方、各层次主体的实际行动目标。通过重建耕地价格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精华,是耕地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为此,要特殊保护一级基本农田,要改进基本农田损失补偿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保护的技术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