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日两国间贸易往来的迅速增加和日本企业大量对华投资,中日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成了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中的新伙伴。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的10多年发展与日本经济结成了密切联系,成为日本经济运行中的“中国因素”。21世纪初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在日本2002年脱出经济衰退过程中起到了“中国特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秀文 《魅力中国》2010,(33):259-259
2010年是中日建交38周年,38年来中日两国贸易合作关系作为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可喜成果。日本曾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在2006年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但中日贸易结构仍较落后。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与日本双边贸易关系不断的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中日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7,(20):31-32
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正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4.
任涛 《特区经济》2011,(8):66-69
日本是中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核泄漏对日本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日本地震灾区同时也是日本重要的农业、渔业以及电子工业区。通过对中日贸易的基本状况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此次灾害对中日贸易可能造成的显性和隐性影响,从而为我国对日贸易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11月29日】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日本的地位正在日益下降,在中国贸易舞台上的作用已经从主角变成了配角。2003年以前,日本始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去年日本的对华贸易总额相继被欧盟和美国所赶超,名次已经滑落至第三位,并且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虽然近期日中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政冷经热”来形容,但政治关系的恶化仍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预计日本在中国贸易舞台上的地位还有可能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6.
中日经济关系是中日关系的基础,中日合作主要是中日经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历经战后长时间民间奋斗的艰苦曲折过程,70年代初期以后才得到正常而迅速的发展。 从贸易方面来看,1993年,中日两国贸易关系创造了三个“第一”:一是中日贸易创历史纪录,达390亿美元,日本首次超过香港地区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首次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二是日本对中国的技术出口贸易占中国技术进口贸易的28%,居第一位;三是日本企业界对中国投资的资金到位率也居第一位。日本政府对华提供开发援助贷款,在其对亚洲国家的全部开发援助中占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日贸易发展迅速。据我国海关统计,1978年双边贸易额为50亿美元,而到1996年,已达600.6亿美元,是1978年的12倍,中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0.5%,日本已连续几年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从两国的经济实力来看,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  相似文献   

8.
自中日两国邦交正常以来,两国的关系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巨大发展。1972至1997年间,中日贸易额增加约58倍,1998年两国间的贸易额达569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1998年度,日本对华投资累计达17602件,实际利用金额达到219亿美元。从1972年至1997年日中人员往秋增加了140倍,来中国最多的外国人是日本人,1997年达158万人。同时在中国学习的日本留学生有1.5万人,而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2.3万人。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和中国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不断扩大,日中友好县省、友好城市已有193对,中国地方政府对外友好往来中与日本的合作关系为数最多;而日本自治体的对外交往中,中国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日本从1979年12月份开始对华进行经济援助。中国是日本的最大受援国,中国接受的双边援助中有50%以上来自日本,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授国,中国接受的双边援助中有50%以上来自日本,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提供国。在中日两国交往的各领域,对华经济援助因其特殊在两国关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构成了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最近,类似于日企撤离中国、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的消息,充斥媒体。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1个月,日本对华投资下降了26.6%,美国下降了8.25%,德国下降了63.7%,荷兰下降了30,6%。就连韩国,也传来消息说韩企对华投资正在快速下降,韩国企业开始纷纷撤离中国。要知道,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欧盟与中国已成为 重要的贸易伙伴 在2002年,中国成为位于美国、瑞士之后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成为位于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2年欧盟-中国贸易量增加8.7%,2003年1-3季度欧盟从中国进口增加15.9%,向中国出口增加31.9%。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将会持续,并成为对外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对彼此来说都非常重要,双方贸易互补性极强.但是从2004年年底开始,一直进展顺利的中日贸易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音调.文章分析了影响中日关系的原因,并提出要正确对待中日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本对华援助的历史状况及问题自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的关系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巨大发展。1972至1997年间,日中贸易额增加约58倍,1998年两国间的贸易额达569亿美元。①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1998年度,日本对华投资累计达17602件,实际利用金额达到219亿美元。②从1972至1997年日中人员往来增加了140倍,来中国最多的外国人是日本人,1997年达158万人。③同时在中国学习的日本留学生有1.5万人,④而在日本学习的中…  相似文献   

13.
观察·数据     
《中国报道》2008,(2):90-90
第1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财务省1月24日公布的贸易统计快报显示,2007年日本外贸顺差同比增长37%,达到10825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6日元),为3年来的首次增长。其中,2007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287万亿日元,日本对美出口下降0.2%,为4年来首次下降,贸易顺差缩小5.1%。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5,(6):46-47
中国去年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体现中国对正在艰难复苏的日本经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已无悬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可望得到恢复,非制造业投资将持续增加。若温家宝总理此次访日的“融冰之旅”能启动一些大项目,中日经贸关系更将出现突破性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已经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高达11.4%,创下了13年来的最高记录。中国外贸和外汇储备的增长也很强劲,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原先预估的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最终没有超过德国,但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提到了两个“非常了不起”。这两个“非常了不起”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一、中日经济关系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日经济关系大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日;较的对华贸易与投资快速增长,到90年代末,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5,(9):26-27
【埃菲社2月8日】作为巴拿马运河主要用户和科隆自由贸易区主要贸易伙伴的中国,已经加强了它与巴拿马和中美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尽管它尚未与任何一个中美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贸合作是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同巴西开展经贸合作。近年来,在中巴两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相互投资不断扩大,工程承包领域合作卓有成效。目前,巴西已经成为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巴西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9,(7):20-20
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前三大贸易伙伴的贸易表现均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其中欧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487.8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