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动节水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技术进步是实现农业用水节约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较少探讨技术进步下农业用水回弹效应及其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为更准确地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用水的影响,选取2009—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分解法进行测算与分析,进而研究技术进步引致的农业用水回弹效应。结果表明:(1)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效率不断提高;(2)技术进步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因素;(3)农业用水存在回弹效应,提高用水效率所节约的水资源量被技术进步带来的农业用水增加量部分抵消,技术进步提升的农业用水效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取1998~2012年面板数据,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分析评价,采用各地区农业劳动投入、农业灌溉用水、土地耕种面积、农业灌溉设施投入、农业中间投入作为投入指标,各地区农业总产出作为产出指标。通过DEA效率和Malmquist指数评价分析,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并且各地区用水效率差异较大,其中西南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最高,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疆节水农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体上看,农业用水效率仍然较低。为确保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工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出口以及供水结构中地下水所占比例与农业用水效率均呈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水资源量与用水效率呈负向关系,表明丰水地区需加强节水措施;在灌溉费与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关系上,全国、东部和中部模型结果与西部模型结果表现不一,但灌溉费与每亩灌溉水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灌溉费的节水效应是显著的,也意味着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将促进节约水量流向用水效益更高的用水户,进而提高整体的农业用水效益。  相似文献   

5.
农业节水技术被认为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的关键途径。然而,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一定会减少区域农业用水总量么?通过构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模型,利用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农业技术进步增长率,进而估算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京津冀三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北京市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最低,天津市次之,河北省最高。(2)三个地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年际波动较为明显,大体呈现出下降趋势。(3)农业灌溉面积、耗水作物面积、农业用水管理是影响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关键因素。据此,政府应从加大节水宣传、完善农业水权水价市场、发展基层农业用水组织等方面降低农业用水反弹效应。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必要性 农业用水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仅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取决于水利这个命脉,保持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已在全社会达到共识。  相似文献   

7.
运用SBM模型测算全国及30个省份农业用水效率,并计算技术落差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构造静态和动态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技术落差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业用水效率整体提升明显,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业用水的技术落差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农业现代化水平、人口结构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技术落差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第一产业结构只影响技术落差率和管理无效率,用水结构对技术无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但这些生产要素几乎没有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因此,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时,既要考虑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又要关注实现农业生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约型用水社会,对我区缺水性地区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提升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农业水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项影响,2011—2019年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均值为0.583 2,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GDP和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加可以促进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人均水资源量增加会降低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经历上升—下降—上升三个主要阶段,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基本同步。最后提出了洞庭湖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水价改革的基础参照: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水价改革应该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就基准水价来说,应该是边际供水成本;从农业利益角度考虑,应该是农业用水的边际收益;从实际操作来看,还可以采用差别定价法.鉴于我国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农业水价改革应该注重节水效率,适当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11.
王克强  邓光耀  刘红梅 《财经研究》2015,41(3):40-52,144
文章基于多区域CGE模型,利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模拟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和水资源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并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对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税的政策也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但是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节约生产用水量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来看,与水资源税政策相比,农业用水效率政策的效果更好.另外,模拟结果还发现:同一种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方向也可能不一样;对生产用水需求来说,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对东北、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区域的影响较大,而对长江中下游、东南、华南和西南区域的影响较小;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税的政策则对东北、西北、华南和西南区域的影响较大,而对华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区域的影响较小.因此,中国在实施同一种农业水资源政策时,应该考虑到这一政策对各区域带来的不同影响,各区域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农业水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12.
阿克苏市地表水资源丰富,在实行总量控制、限额用水制度以来,供需矛盾突出。文章介绍了阿克苏市农业节水改造建设的各项制度及措施,提出只有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节省水资源,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定义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用水是中国水资源利用的最主要方面,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水资源向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转移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可用水资源的日趋减少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是解决现阶段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有效途径,主要对其定义和内涵进行考察,并提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促进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极其重要。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和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整体趋于上升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技术进步变化是导致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变化的主要动因;除农作物种植结构外,经济发展水平、节水农业发展水平、供水结构等因素均对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有着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农业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升级、充分发挥节水潜力提高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水平和完善水价水权市场机制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京津冀整体经济进一步增长.同时,京津冀对水资源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而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相对稀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的差异较大.如何改善和协调京津冀各区域各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京津冀投入产出表的线性规划模型,测算京津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发现:整体而言,京津冀水资源使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从地区上看,河北服务业与工业用水效率较高,而北京和天津的服务业用水效率相对较低.据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和协调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京津冀经济的协同发展和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未来十年中国水资源需求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发展研究》2013,(11):12-18
先行国家用水总量基本都经历了“库兹涅茨曲线”式的增长路径,达到用水峰值时,人均GDP基本处于15000~20000国际元的区间,第一产业的比重降到5%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30%~ 40%的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普遍上升并达到60%以上.用水效率总体呈现先低后高的特征,不同国家间的用水效率与水资源禀赋密切相关.根据国际典型事实推断,未来十年,中国水资源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在2022年最高将可能达到6800亿立方米左右,但仍未达到峰值.分用途看,十年间,工业用水将会达到峰值后相对稳定,此后呈缓慢下降态势;农业用水总量将会随着用水效率的提升而逐步下降;生活用水将会稳步上升,成为推动未来用水量增加的重要力量;生态用水将会随着生态建设的加强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丘陵区降水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利设施与管理手段落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尤其是农业用水效益低.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丘陵区农业用水现状、降水资源化和综合评价体系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四川盆地丘陵区优化配置农业用水.四川盆地丘陵区可采用集水节灌综合措施,主要是通过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就地拦蓄降水,提高区域蓄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实现降水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整合.农业用水综合评价体系为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保障,使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曹东勃 《财经科学》2010,(3):95-102
东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和调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标志着东北地区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增量因素。然而,东北地区水资源占有量又与其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需要极不相称,以占全国9%的农业用水创造了全国16%的粮食产出。靠天吃饭、干旱缺水已成为东北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应当通过促进农艺抗旱节水措施的应用、加强农业用水服务管理的效率、不失时机地推进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渠道,突破水资源瓶颈,发展现代高水效农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使农村的供水与用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上城市和工业对水的需求日益扩大,农业水权的转让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农业水权转让的过程中,农民用水权益的保护成为了亟须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业水权转让制度不健全,使农业水权在向其他领域转让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农民用水权益的现象。因而,分析农业水权在转让过程中对农民用水权益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保护对策,为完善农民用水权益保障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节水农业就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用水管理综合措施,充分提高农业水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既是由我省面临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所决定,又是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迫切要求.节水农业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成为在新形势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