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志宏 《经济师》2001,(9):199-199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汇总说明企业报告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会计报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不少西方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开始用现金流量表取代了以营运资本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我国也于 1998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正式以现金流量表取代了财务状况变动表 ,以下笔者拟就我国现金流量表准则的有关内容进行初步探讨。一、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 ,是会计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1、现金流量表增强了不同企业间的可比性。财务状况变动表具有多种编制基础 ,缺乏可比性。财务状况变…  相似文献   

2.
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载体,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是通过会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报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行为。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对外提供的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3月20日,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在要求我国境内所有企业于1998年起不再编报财务状况变动表,而改为编报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状况变动表有何不同?在有些特殊问题上如何表达?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缺陷现金流量表是以现…  相似文献   

3.
试论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兼与赵友良教授商榷范长缨一、编制难点《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都要求企业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其重要原因在于,资产负债表仅仅反映核算单位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损益表仅仅反映核算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两张报表之间...  相似文献   

4.
现金流量表及其编制的思考张晓岚1993年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发布了第7号国际会计标准《现金流量表》取代1977年发布的第7号国际会计标准《财务状况变动表》,自1994年1月1日及其以后的日期开始的财务报表生效。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已成为国际会...  相似文献   

5.
财务状况变动表编制方法与操作规范化刍议──学习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心得南通市建筑会计学会陆友龄根据新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报表体系中,增加了《财务状况变动表》,这张会计报表是过去四十多年从来未编过的,对大多数财会人员来说,都较...  相似文献   

6.
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刘学华,宋胜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均要求企业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而编制该表的关键是如何计算营业所得营运资金,其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从本年收入中减去用营运资金支付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用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在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及可解释性上,更能体现财务报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1998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企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为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无法提供的真实有用的财务信息,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透明。  相似文献   

9.
一、现金流量表的历史沿革最早的资金流量表出现在美国。通常,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以现金及约当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很长时间内,财务状况变动表一直是西方国家三张必报的外部报表之一,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重视。但是随着70年代中期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客观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许多公司经历了严重的现金紧缺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因此而破产。  相似文献   

10.
财务状况变动表基本内容分左右两方,左侧反映企业流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右侧反映企业流动资金内部各项目的变动,最后,左侧的流动资金增加净额等于右侧的流动资金增加净额。  相似文献   

11.
现金流量表在我国能源企业应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资金流反映及控制问题已成为现代能源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与地位也日益突出,它在能源企业现金流运作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地分析了现金流量表在我国能源企业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现金流量表在我国的应用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于静 《时代经贸》2012,(20):196-198
文章对徐州旅行社有限公司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了资产负债比较、经营效益比较、现金流量比较等三大方面的对比分析,并给出了综合业绩评价,得出了相应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论上市公司财务预测的审计鉴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尧明 《当代财经》2006,(10):105-110
财务预测是对未来经济事项的反映,是企业管理当局根据其计划及经营环境,对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作的最佳估计。财务预测信息的本质是其内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风险性。财务预测审计具有明显区别于以历史信息为主体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点,注册会计师一般只对涉及重大事件的财务预测信息及财务预测信息编制的基本假设、编制基础、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4.
The financial manager faces two basic problems: first, the firm’s investment or capital budgeting decision, and second, the financing decisio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decisions are typically analyzed independently. Capital budgeting criteria proceeds under the simplest possible assumption about financing, namely all-equity financing. The only link betwee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decisions is the cost of capital. The basic idea behind Modigliani and Miller’s famous proposition I is that in perfect markets, changes in capital structure do not affect value. As long as the total cash flow generated by the firm’s assets is unchanged by capital structure, value is independent of capital structure.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prove that leverage affects the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of the cash flow of financing, and that different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of financing cash flows may change the total cash flows generated by the firm or the project, thus altering the value of the firm even in perfect marke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validity of the separation rule through net present value (NPV) an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rules, as representatives of academic and business practice, and compare their results with simulations that will include the financial decision of the firm. A singular experiment proving that we can change the IRR or NPV of an investment modifying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cannot be used to affirm a universal statement, but it can be used to show that a theory is wrong.  相似文献   

15.
秦峰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09-110
为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卫生部、财政部于2010年12月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制度中新增的现金流量表进一步完善了医院财务报告体系。同时也使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体系接轨。阐述了医院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现实意义和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运用。  相似文献   

16.
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现金流量状况直接反映企业这一组织有机体的健康情况,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就是在现金流量有关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项目间的比较与分析,旨在明确现金流入、流出的构成及现金余额的形成情况,分析一定时期内影响现金额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企业管理者抓住现金流量管理重点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企业现金的最佳配置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分析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前者呈下降而后者呈上升趋势。结构分析表明企业部门与住户和政府部门的加权劳动收入份额的反向变化使资金流量表中劳动收入份额保持小幅上升。波动性分解表明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的同向变动使收入法GDP不稳定,而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的反向变动使资金流量表相对稳定。因此,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将产业结构与产业内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相互协调,使劳动收入份额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下的财务报告列报和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蕊 《当代财经》2005,(3):109-112
本文在分析西蒙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其经济意义:知识具有时间和主体的相对性;一般人们发现和选择的只能是满意的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有限理性经济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一般遵循的是程序理性穴Procedualrationality雪而非结果理性穴Rationalityofoutcome雪;无论是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说,还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其本质都是经济人假说,经济人的行为动机一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这一意义,提出了在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理论下,财务报告所列报的是根据财务报告目标要求,依据会计规则所产生的财务信息,这种财务信息必定存在“规则性失真”和信息的不完全性;此外,会计规则内容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动,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协调的改变,为此,财务报告的列报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一结论的现实意义是:人们使用财务报告时,首先,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其次,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允许有一定范围的“失真”;第三,对信息的不全面性和不完整性以及财务报告内容的变化要有充分的估计和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企业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现金流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本保证。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各类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的现金流出现断裂。因此,建立有效的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同趋势性以及经济性是构建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的5个重要原则。在上述原则下,本文将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所需指标分为5大类,即获现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财务弹性指标以及发展能力指标。随后,又将这5类指标分解为20个细化指标。为将上述指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文认为,德尔菲法等主观赋权法与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等客观赋权法在预警指标赋权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最后,本文讨论了有效构建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所需要注意的4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Using a Korean manufacturing firm-level data set covering a range of years from 2006 to 20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of firms, such as liquidity, leverage, and cash flow ratio, affects exit from export markets. It also analyses whether the financial status of foreig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subsidiaries differs from that of domestic firms with respect to the hazard of export market exit, especially during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empirical results confirm that, for domestic firms, the hazard of export market exit is affected by the firms’ financial condition only during a financial crisis. In other words, the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of domestic firms increases during the crisis, resulting in the hazard of export market exit. However, financial situations for foreign MNC subsidiaries do not affect exits from export markets, indicating a ‘finance-factor compara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